小儿肺炎

更多功能

小儿肺炎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各种病原体或其他原因(羊水吸入、变态反应等)引起的小儿肺部炎症
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增快、呼吸困难等
最常见的病因为细菌、病毒感染
以抗感染治疗为主,辅以一般治疗、对症治疗等
定义
小儿肺炎是由各种病原体或其他原因(羊水吸入、变态反应等)引起的小儿肺部炎症。
分类
根据病理形态分类
大叶性肺炎
以肺泡炎症为主,一般多限于一个肺叶或其他部分,偶可同时发生于几个肺叶。
右上叶或左下叶最为多见。
支气管肺炎
即小叶性肺炎,是小儿肺炎最常见的类型。
以肺组织充血、水肿、炎症细泡浸润为主。
可累及多个肺小叶或更为广泛。
间质性肺炎
主要病变为支气管壁、细支气管壁及肺泡壁的充血、水肿与炎症细胞浸润。
毛细支气管炎
感染常累及直径75~300μm的细支气管。
根据病原体分类
细菌性肺炎
常见的细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
肺炎链球菌是小儿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并可导致重症肺炎
病毒性肺炎
病毒是小儿肺炎的常见病原体。
最常见的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其次为腺病毒(ADV)3、7型,流感病毒(A型、B型)和副流感病毒(Ⅰ型、Ⅱ型、Ⅲ型)。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是儿童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
支原体不仅是学龄期和学龄前期小儿肺炎的常见病原体,在1~3岁婴幼儿也较常见。
衣原体肺炎
可由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引起,前两者多见。
可见于学龄期和青少年。
原虫性肺炎
常见于肺包虫病肺弓形虫病肺血吸虫病、肺线虫病等。
真菌性肺炎
由白念珠菌、曲霉菌、组织胞质菌、隐球菌、肺孢子菌等引起。
多见于患有免疫缺陷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抗菌药物的患儿。
非感染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吸入羊水、食物、异物等)、坠积性肺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过敏性肺炎)等。
根据病程分类
急性肺炎
在发病后1个月以内者称为急性肺炎。
大部分小儿肺炎为急性肺炎。
迁延性肺炎
病程1~3个月者称为迁延性肺炎
多见于有营养不良、佝偻病及免疫缺陷的患儿。
慢性肺炎
病程超过3个月者称为慢性肺炎。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类
轻症肺炎
除呼吸系统外,其他系统受累轻微,无全身中毒症状。
重症肺炎
除呼吸系统出现呼吸衰竭外,其他系统也严重受累,可有酸碱平衡失调,水、电解质紊乱,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甚至危及生命。
根据临床表现分类
典型肺炎
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一般为典型肺炎。
常见典型肺炎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肺炎。
非典型肺炎
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嗜肺军团菌、某些病毒(如汉坦病毒)等引起的肺炎。
根据感染地点分类
社区获得性肺炎
指原本健康的儿童在医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
包括感染了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
又称医院内肺炎。
指患儿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入院48小时及以后发生的感染性肺炎。
包括在医院感染而于出院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发病情况
肺炎好发于冬春季,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尤其多见于婴幼儿。
小儿肺炎是我国住院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也是目前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列为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2016年肺炎造成92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