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及其周围组织出现化脓性细菌感染及甲板下的感染化脓
甲沟局部皮肤红、肿、热、痛,侵入指甲下方时可有积脓、流脓
拔倒刺、刺伤、修甲时损伤、指尖部挤压损伤等造成的继发感染
无脓肿形成时以保守治疗为主,有脓肿形成时需要手术治疗
定义
甲沟炎是皮肤沿指/趾甲两侧形成的甲沟及其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细菌感染。当感染向甲下蔓延则形成
甲下脓肿。
甲沟炎多是由于甲板和周围皮肤损伤导致的继发感染。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甲沟炎的主要症状是甲沟及周围局部皮肤的红肿、疼痛。严重时可出现表皮下积脓和甲下脓肿。
若甲沟炎未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慢性甲沟炎或指头炎。
致病原因
甲沟及周围皮肤损伤,继发感染并蔓延是甲沟炎和甲下脓肿发生的主要原因。
甲沟及周围皮肤损伤
可由拔倒刺、微小刺伤、甲部
挤压伤、
嵌甲、咬指甲、吮指头、剪指甲过深等引起甲沟及周围皮肤组织破损,导致细菌入侵,引起
甲沟炎。
继发感染并蔓延
甲沟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形成甲沟炎。感染向下蔓延,可形成
甲下脓肿。
易患因素
有以下危险因素的人群易患甲沟炎和甲下脓肿。
全身危险因素
反复接触致敏物的人。
糖尿病患者。
免疫力异常低下者,如患有全身性慢性疾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局部危险因素
手指甲沟炎风险因素
甲周外伤,如划破、针刺等。
手指有嵌甲(甲内生)。
指甲修剪过度,不当美甲。
经常咬甲、吮指,有撕、咬手指甲倒刺习惯。
双手长期浸泡在水中,或经常接触化学物质。
从事农业生产、机械维修、建筑等手指甲周容易受损伤的职业。
足趾甲沟炎风险因素
长期穿过紧的鞋子,趾骨结构异常、过多使用趾甲协助发力的运动,如跳芭蕾舞、打篮球等,导致脚趾长期受压。
趾甲修剪过度。
足部易出汗,并长期处于闷热潮湿环境,足部卫生不良。
足部患有嵌甲。
主要症状
炎症表现
甲沟炎主要表现为一侧甲沟皮下出现红、肿、热、痛,通常局限于远端指/趾节。
一般在创伤后2~5天内发生,病情进展迅速,数小时或1~2日后可有脓肿形成。
皮下积脓
严重时,甲周皮肤可进展为皮下脓肿。
表皮下积脓形成时可以看到甲沟皮下出现白色脓点,有波动感,但是脓液不易破溃。
对患指/趾掌侧施加轻微压力,可见甲周部分区域发白,脓肿会形成明显的分界。
甲下积脓、溢脓
严重时脓肿可能扩散到甲下,在甲板下可见点状积脓扩大成片状。
有时从指尖处溢脓,脓液多时甚至可使甲漂起来。
并发症
脓性指头炎
甲沟炎脓肿或
甲下脓肿继续往深处蔓延,可以形成手指末节掌面皮下化脓性感染。
初始有针刺样疼痛,轻度肿胀,继而指头肿胀加重、剧烈跳痛,可伴有发热、全身不适等。
若感染继续加重,神经末梢麻痹疼痛反而减轻,若皮色由红转白,则提示局部组织趋于坏死。
慢性甲沟炎
甲沟炎反复发作或者迁延不愈,可以形成慢性甲沟炎。
表现为甲沟红肿不会像急性甲沟炎那么明显,但有少量脓性物,并且局部甲旁会变硬、形成肉芽组织。这类情况最常见于𧿹趾
嵌甲。
就医科室
皮肤科
出现甲沟皮肤红、肿、热、痛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到皮肤科就诊。
普外科
出现甲周皮下积脓或甲下积脓、流脓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到普外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若
甲沟炎发生在足趾,可穿宽松的鞋子,或穿着拖鞋就诊,避免挤压患处。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指甲/趾甲周围感觉痛吗?有逐渐加重吗?有疼痛突然缓解吗?
甲周皮肤红肿几天了?有逐渐加重吗?按下去有波动的感觉吗?
指甲/趾甲周围有脓点吗?甲下有积脓吗?有的话呈点状还是片状?甲有漂起来吗?
病史清单
最近有拔倒刺、剪指甲外伤、甲周针刺伤、甲部
挤压伤等损伤吗?
有没有咬指甲、吮指头、撕咬手指甲倒刺的习惯?
是否从事农业生产、机械维修、建筑等手指甲周容易受损伤的职业?
是否双手长期浸泡在水中,或经常接触化学物质?
是否长期穿过紧的鞋子、趾骨结构异常、跳芭蕾舞、打篮球等,导致脚趾长期受压?
是否足部卫生不良,易出汗,长期处于闷热潮湿环境?
是否有糖尿病、免疫力低下、反复接触致敏物?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C反应蛋白、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血糖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消毒剂(外用):碘伏等。
诊断依据
甲沟炎和甲下脓肿一般依据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就可进行诊断,无需进行影像学及其他检验检查。
若病情加重可有疼痛加剧和发热等全身症状,此时可建议行血常规、
C反应蛋白(CRP)等检验。
病史
近期可能有甲沟及周围皮肤外伤史:如拔倒刺、微小刺伤、剪指甲损伤、甲部
挤压伤。
可能喜欢啃咬指甲、撕咬手指甲倒刺或有吮指癖。
从事手指甲周容易受损伤的职业,双手长期浸泡在水中或经常接触化学物质。
长期穿过紧的鞋子、趾骨结构异常、跳芭蕾舞、打篮球等,导致脚趾长期受压。
足部易出汗,长期处于闷热潮湿环境,卫生不良。
有糖尿病、免疫力低下、反复接触致敏物。
临床表现
皮下脓肿:表现为甲沟皮下白色脓点,按压有波动感,按压时可见明显的分界。
甲下脓肿:甲下可见脓液呈点状或片状积聚,脓液较多时甲可漂起。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
若有发热等全身性反应,建议检查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可发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C反应蛋白升高的情况。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感染严重时,需从病变处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可明确细菌种类并指导选择敏感性抗菌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血糖
怀疑或合并糖尿病者,需要行血糖检测。
鉴别诊断
脓性指头炎
相似点:均有红肿、疼痛等症状。
不同点
脓性指头炎为手指末节掌面的皮下化脓性感染。因为指腹膜外组织纤密,纤维分隔较多,感染后张力大,疼痛剧烈,压痛更为明显。
压力较高的脓腔压迫指端滋养血管,引起指骨缺血、坏死;若脓液直接浸润骨质,则造成末节指骨骨髓炎。
一般结合病史、症状即可确诊。
指端表皮下脓肿
相似点:均有红肿、疼痛等症状。
不同点
指端表皮下脓肿有指端表皮隆起,表皮下可见脓液。
周围皮肤稍微红肿,范围较小,压痛也较甲沟炎轻,不影响手指活动,也没有全身症状。一般结合病史、症状即可确诊。
嵌甲
相似点:均有红肿、疼痛等症状。
不同点
嵌甲一般为慢性病程,指甲板侧缘长入甲廓深处,嵌入甲沟,导致局部红肿、疼痛、糜烂。
反复刺激可导致甲廓肉芽组织形成。严重时出现甲沟炎。
一般结合病史、症状即可确诊。
治疗目的:尽早控制病情进展,防止加重,防止发展为慢性甲沟炎及指头炎。
治疗原则:脓肿形成之前多为保守治疗,通常使用药物治疗;脓肿形成后一般需要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局部治疗
在脓肿形成之前,可用理疗(紫外线治疗)、热敷、外敷药物(
鱼石脂软膏、化毒膏等)。
外用抗菌药有
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乳膏等抗生素。
口服药物治疗
抗菌药:可口服
头孢克洛、
头孢拉定、
克林霉素或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钾等,对造成
甲沟炎感染的大多数细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
彻底根治甲沟炎和甲下脓肿。
引流脓肿。
适应证
手术治疗一般适用于明确脓肿形成者。
手术方式
脓肿引流术
甲沟旁脓肿形成时,应沿甲沟旁纵行切开引流,完成首次切开引流后应放置纱布条使能够持续引流。
拔甲术
当脓肿扩展至甲板下形成
甲下脓肿时,则应拔甲或部分拔甲。
学龄儿童前端甲下脓肿时,可剪去指甲前端部分,使呈三角形缺口,以利于引流。
术后护理
术后尽量抬高患肢24小时,可减轻局部疼痛、血肿。
每隔48小时左右换药一次,所用敷料不能太过干燥,一般建议使用凡士林纱布,减轻换药时对创面再次造成的损伤与疼痛。
术后注意保持伤口局部清洁、干燥,避免伤口污染或沾水,避免触碰或刺激伤口,防止感染。
创面恢复前尽量减少使用患指/趾,防止磕碰导致的创面再次出血。
治愈情况
若脓肿已经形成,但脓肿引流不完全、或清创不彻底,则会导致甲沟炎的反复或持续发作。
患者存在基础疾病等全身因素,甲沟炎可能会季节性或反复发作。
危害性
甲沟炎和甲下脓肿造成的局部红、肿、热、痛,可影响患指的正常活动,尤其
嵌甲型甲沟炎反复发作,可能影响穿鞋,甚至正常行走。
甲沟炎和甲下脓肿若未正确治疗或治疗不当,可能发展为慢性甲沟炎或反复发作;若拔甲时损伤甲床,可导致新生甲外观异常。
日常管理
甲沟炎及
甲下脓肿患者主要是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掌握正确的卫生常识。
饮食管理
饮食上没有禁忌,建议合理饮食。
可多食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愈合。
治疗期间,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
生活管理
日常注意保持手脚清洁,冬季常涂护手霜防止皮肤干燥,勤洗手,勿吮吸手指,定期修剪指甲不要过短,倒刺应该齐根剪除,穿宽松鞋袜。
患指应该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再受刺激。
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局部及全身症状,如果出现剧烈肿痛,伴有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如果疼痛突然减轻,皮肤颜色由红色转为白色,提示指/趾骨坏死,也需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应的诊治。
随诊复查
如用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或病情加重,需及时门诊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若病情加重,如出现脓肿时,需及时于医院就诊,因为此时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拔甲术后一周、一个月、三个月时应当复查,由医生判断伤口恢复情况及趾甲生长情况。
复诊的检查项目:血常规、
C反应蛋白。糖尿病者还需检查血糖等。
预防
避免咬指甲、撕指甲和吸吮指甲等习惯。
指甲/趾甲外伤后,及时消毒清洁,保持受伤部位的清洁和干燥。
如确为嵌甲,应及时就诊避免甲沟炎及甲下积肿的发生。
穿着宽松的鞋袜,并且注意保持鞋内的清洁及干燥。鞋袜若因出汗或浸水而潮湿,应及时更换。
尽量少穿高跟鞋、尖头皮鞋。
发现脚趾相互挤压时,应当注意趾甲是否生长受影响,若考虑可能受影响,可选择在泡脚后在甲床下塞棉花等方式,干预趾甲的生长。
糖尿病患者积极控制血糖。
保持足部清洁,洗净后充分晾干或擦干后再穿鞋袜。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