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抗生素,具有抗感染作用,可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适应证
适用于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及扁桃体炎。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
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及口腔脓肿。
适用于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炎。
适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药理作用
本品对诱导型耐药菌株、
脑膜炎奈瑟菌、
百日咳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丙酸杆菌及真杆菌等厌氧菌具一定的抗菌作用。
胞内病原体如支原体属、衣原体属、军团菌亦对本品敏感。
本品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的抗菌作用较红霉素略差。
起效时间
口服本品后,平均2.19小时达到血浆峰浓度,在此之前药物已经起效。
维持时间
该药物维持时间尚不明确,其半衰期为1.75小时,每日用药3~4次,遵医嘱用药即可。
药物联用
目前该药物的药物联用尚无权威资料,如果在使用该药物期间需要应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听从其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药方法。
禁用情况
对本品、红霉素或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
克拉霉素等)过敏者禁用。
慎用情况
过敏体质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
未进行该项试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尚不明确,应遵医嘱用药。
哺乳期女性
未进行该项试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尚不明确,应遵医嘱用药。
儿童
儿童需要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老人
未进行该项试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尚不明确,应遵医嘱用药。
不良相互作用
本品与含
麦角胺类药物的制剂(如麦角胺咖啡因片)合用,能增强后者药效,或减量使用麦角胺类药物。
本品与青霉素类合用时可能干扰后者的杀菌活性,应谨慎联用。
剂型规格
颗粒剂:0.1g/袋。
具体用法
用法
每袋加热水3ml搅拌悬浊状液体后口服。
用量
成人:推荐每日0.8~1.28g,分3~4次口服,病情较重者可增至每日1.6g。
儿童:按体重一日30mg/kg,分3~4次服用,也可根据年龄适当增减或遵医嘱,具体参考剂量如下。
2~4kg的新生儿可0.5~1袋/天,
4~7kg的6个月儿童可1~2袋/天,
7~10kg的1岁左右儿童可2~3袋/天,
10~14kg的1~3岁左右儿童可4袋/天,
14~18kg的3~5岁左右儿童可4~5袋/天,
20kg以上的6岁以上儿童可6袋/天。
特殊人群:
肝病患者和严重肾功能损害者的剂量应适当减少。
药物漏用
本品每日用药多次,如果漏服药物时间较短,请尽快补服,但如果快到下一次服药时间(超过两次正常用药间隔时间的一半),请跳过此次漏服的剂量,直接于下一次服药时间服药。切记不可一次服用两倍剂量,以免引起毒性反应。
无需补服:本应在当天6时、14时、22时分别服用药物,患者6时服用一次,14时忘记服用,18时后想起忘记服用药物,则无需补服,于22时正常服用药物即可。
需要补服:本应在当天6时、14时、22时分别服用药物,患者6时服用一次,14时忘记服用,18时前想起忘记服用药物,则需补服,并于22时正常服用药物即可。
如果您有不能确定的情况,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
目前未无本品过量使用的研究资料,请遵医嘱服用,如不慎过量,请立即就医,由医生进行处理。
药物停用
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消失,经医生评估不必继续使用后即可停用。
不良反应的表现
胃肠道反应:腹泻、恶心、呕吐、中上腹痛、口舌疼痛、胃纳减退等,发生率与剂量有关。本品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红霉素。
肝毒性:乏力、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及
肝功能异常等,但少见,偶见
黄疸等。
大剂量服用本品,可能引起听力减退,停药后大多可恢复。
偶见过敏反应,表现为
药物热、
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偶有心律失常、口腔或阴道念珠菌感染。
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时,可清淡饮食,如果症状不能缓解,或出现加重,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对症治疗,并调整用药。
出现肝毒性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调整用药并进行对症治疗等。
出现其他不良反应时,如症状轻微,一般停药后可自行缓解,则无需处理;若症状严重或无法耐受,需立即停止使用本品,及时到医院就诊。
药物贮存
遮光,密封、干燥保存。
存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儿童误服。
其他
患者对大环内酯类中一种药物(如红霉素)过敏或不能耐受时,对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如本品)也可过敏或不能耐受。
肾功能减退患者一般无需减少用量。
服用本品期间,应遵医嘱定期检查肝功能。
肝病患者和严重肾功能损害者的剂量应适当减少。
因不同细菌对本品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用药前应作药敏测定。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