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粉刺痣

更多功能

黑头粉刺痣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黑头粉刺痣在1895年首先被报道并描述,根据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又被命名为痤疮样痣、毛囊角化痣。
本病多于幼年开始发病,临床表现为黑头粉刺样丘疹,呈带状排列,多单侧分布。好发于颜面、颈、上臂、胸前和腹部,皮肤表面皮脂腺毛囊口发生角化,形成黑色角质栓。这种角质栓又粗又大,局限在皮居常部位,为散在黑头粉刺,故称黑头粉刺痣。由于毛囊皮脂腺单元发育异常,常发生皮下囊肿、皮下脓肿,经常破溃流脓,反反复复发生,令患者不能忍受而皮损表面呈橘皮状,局部皮肤外形也很难看。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