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型超敏反应实验诊断是通过
抗肾小球基膜抗体检测(AGBMA)等实验室检查明确II型超敏反应的诊断。II型超敏反应也称细胞毒型或溶细胞型
变态反应,常见疾病有新生儿溶血症、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输血性溶血等。
嘱患者清淡饮食;通常采静脉血检测;若有长期用药史,有明确手术、外伤、输血史等,需向医生说明情况。
肾小球基膜(GBM)主要由胶原及非胶原两种成分构成。由于某种化学毒剂或病毒感染,使肾小球基膜中的非胶原成分暴露其抗原性,产生
自身抗体,引起自身免疫病,即抗基膜型
肾炎。目前临床用以检验抗GBM抗体的方法主要有四种: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间接血凝试验,放射免疫试验,酶联
免疫吸附测定(ELISA)。
肾小球上基膜出现明亮线条状荧光带为阳性(荧光试验)。
II型超敏反应主要是通过体外检测的方法明确诊断。血(或肾洗脱液)中检测到抗GBM抗体是诊断原发(如急进性肾炎I型)及继发(如Goodspasture综合征)抗GBM抗体肾炎的有力依据。此外,通过动态观察血中抗GBM抗体的消长,还能帮助寻找患者停药或接受
肾移植的最佳时机。但血清抗GBM抗体滴度高低并不与肾炎病变轻重相平行。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