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性痒疹又称夏令痒疹,是一种发生于光暴露部位的以慢性、瘙痒性
丘疹及结节为特征的疾病。女性多见,一般儿童期发病,到青春期多可自发缓解。好发于美洲混血人种。
患者病情往往于春夏季加重,提示本病主要是日光照射引起。研究发现,大多数患者皮肤对紫外线存在异常反应。有研究发现本病与遗传有关。
本病一般从儿童期4~5岁开始发病,病程慢性,女性多见。皮损主要累及面部,特别是鼻和颊部及手背等暴露区。基本损害为淡红到红色的脱屑性小
丘疹和结节,偶见淡黄色小水疱,有时形成湿疹样损害,特别是在手部,瘙痒明显。搔抓后可有渗出、结痂,日久有湿疹化及
苔藓化。大多患者的皮损夏季加重,30%的患者冬、夏季无任何差别。
1.实验室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
血清铁增高,血沉快,有些患者
尿卟啉检查呈阳性反应。
2.病理检查
可见表皮轻度水肿,颗粒层及棘层细胞凝固性坏死,基底层细胞内色素增加。表皮与真皮间水疱或大疱形成,其中有
中性粒细胞。真皮水肿明显、血管扩张、炎细胞浸润,胶原纤维肿胀,弹力纤维断裂或消失。
诊断根据儿童起病,女性多见,皮损多见于光暴露区域,以
丘疹、结节为主,夏季加重,冬季缓解不明显等特点可以诊断。
(1)多形性日光疹:可表现为每年复发,加重,完全缓解交替,病程较短,组织病理无淋巴样滤泡。
(2)伴光敏的特应性皮炎:临床表现与光线性痒疹很相似,但有明确的特应性家族史,发病更早,伴有干皮症,外用糖皮质激素及润肤剂疗效好等可以鉴别。
(3)慢性光化性皮炎:好发于老年人,日照部位出现红斑、
丘疹、苔藓样斑块,可对多种光敏物存在接触过敏,组织病理可见不规则单一核细胞呈
淋巴瘤样浸润。
1.治疗原则
注意避光,外用避光药物,个性化制定治疗方案。本病常是顽固的,病变可持续多年,应用一般的遮光剂或药物治疗很少有效,有的患者至成年可消退。
2.药物治疗
(1)
沙利度胺: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药物,而且可用于治疗性诊断。妊娠期和哺乳期绝对禁用。
(2)糖皮质激素:急性期皮损较严重者可配合使用波尼松龙,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直至停用。
(4)抗组胺药:主要用于控制瘙痒,视情况可选用第一代或第二代抗组胺药。
预防首先还是应避免日晒,外出时应穿避光衣物,戴宽檐帽,外用防晒霜。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