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即肥胖-肺换气低下综合征,又称肥胖性心肺功能不全综合征、肥胖症伴心肺功能衰竭,特发性肺泡低换气综合征、心肺-肥胖性综合征、肥胖-呼吸困难-嗜睡综合征,发作性睡病伴发糖尿病性高胰岛素综合征等。本病征常见于体型极度肥胖的儿童。是严重肥胖症的一个临床综合征。与过度肥胖至通气功能低下有关,属肺泡换气低下综合征的一个分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
肺源性心脏病。是肥胖症者中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本病特征是指极度肥胖者在没有原发性心脏或肺脏疾病的情况下,发生肺泡换气不良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若能将体重减轻,则临床症状可明显好转。
能量摄入长期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蓄积过多,至体重显著超过同年龄、同身高正常小儿的标准,肥胖者因体重增加,需要更多的氧,但肥胖者肺不仅不能随之而增加功能,反而肺活量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发生心肺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与患儿胸腔,腹腔内和全身的脂肪组织增多,导致胸腔容积缩小,膈肌运动受限,患儿肺部通、换气功能受限,心脏功能,神经系统受损等一系列改变。
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不能平卧,心悸,口唇发绀,全身水肿,呼吸困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间歇或
潮式呼吸,神志不清,嗜睡或昏睡等。
1.通气不足
出现一系列呼吸衰竭症状,如青紫和呼吸窘迫,血气检查见
低氧血症及
二氧化碳潴留。
2.呼吸系统症状
呼吸浅促,夜间常有呼吸暂停发作,有周围性或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现象,且伴上呼吸道梗阻及夜间睡眠打鼾现象。
3.循环系统症状
早期症状有咳嗽,气短,心悸,下肢水肿等症状,长期处于通气不良状态下,可导致慢性肺心病和
心力衰竭,
右心衰竭加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青紫,尿少等,少数患儿有全心衰竭表现。
4.神经系统症状
缺氧,乏力,头痛,头昏,心悸,多汗,烦躁不安,
谵妄,抽搐,二氧化碳潴留,可致幻觉,精神异常,白天嗜睡,少数患儿智力减退或迟钝。
1.血气分析
PaO2下降,PaCO2升高。
2.血生化检查
主要表现为胰岛素受体异常,
葡萄糖转运和代谢能力降低等。常出现
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拮抗,糖耐量减低,血糖增高,同时可出现血脂增高。
3.血象
外周血红细胞增多。
4.X线检查
胸片可见两侧横膈上抬,肺动脉段凸出,右心肥大。
5.肺功能检查
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肺容量,肺活量,潮气量降低,功能残气量减低,肺活量明显低于正常儿童。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儿均值20%者,为肥胖。体重超过30%~39%者,为中度肥胖,超过40%~59%者,为重度肥胖,超过60%以上,为极度肥胖,根据过度肥胖者伴有通气功能降低,临床表现有心脏及神经系统的症状及体征,结合
肺功能检查及
血气分析可以作出诊断。
给予吸氧、呼吸兴奋剂、强心药及利尿剂等对症处理,可以取得暂时效果。此外,严格控制饮食,减少体重,才能出现明显疗效,使心肺功能得以改善。
1.减肥
减肥的目的是调整饮食结构,合理地吸收各种营养素,保证人的体质状态良好。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案,减肥为预防本病征根本的措施,通过减肥,呼吸动力学异常可逆转,症状减轻,通气改善,睡眠呼吸暂停发作减少。减少能量摄入、增加热能消耗,饮食和运动疗法是主要措施。药疗效果不肯定,副作用多,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外科手术治疗并发症严重,不宜用于儿童。
(1)严格控制总热量 首先放慢吃饭速度,限制巧克力、各种甜点心、糖果、肥肉、含糖饮料、膨化食品、啤酒等;少食米饭、面食、土豆、白薯、苹果、西瓜;多食白菜、油菜、黄瓜、芹菜、胡萝卜、瘦肉、蛋、奶、鸡、鱼、蘑菇、橘子、酸奶等。食物中宜保证含适量必需氨基酸的动物性蛋白(为总蛋白量的1/3),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不少于1g。应严格限制脂肪摄入量,同时应限制钠摄入量,以免体重减轻时发生水钠潴留,并对降低血压及减少食欲也有好处。
(2)运动疗法 饮食治疗的同时,宜鼓励运动疗法以增加热量消耗。
2.药物治疗
当饮食及运动疗法未能奏效时,可采用药物辅助治疗。药物主要分为六类:食欲抑制剂——中枢性食欲抑制剂、肽类激素、短链有机酸;消化吸收阻滞药——糖类吸收阻滞药、脂类吸收阻滞药;脂肪合成阻滞药;
胰岛素分泌抑制剂;代谢刺激剂;脂肪细胞增殖抑制剂。常用的药物有苯丙胺、
芬氟拉明、西拉吲哚(氯苯嘧吲哚)等。
3.改善通气
局部铁肺、气管切开等使
低氧血症、
二氧化碳潴留及肺心病得到改善。
4.吸氧
低浓度氧吸入可改善缺氧及
心力衰竭,避免用高浓度氧,否则可致肺泡通气不良更严重。
5.防治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常是本病发展为
急性呼吸衰竭及死亡的直接原因。
6.抗凝治疗
7.控制肺心病
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的积极有效治疗。
8.手术治疗
胃或小肠通路改道术、下颌骨牙床钢丝固定术、迷走神经切断术对减肥有效,但副作用大,甚至有危险,故难以接受和推广。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