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是指局部或全身皮肤出汗量异常增多的一种疾病
主要表现是局部或全身出汗量异常增加
病因与疾病、精神因素等有关
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
定义
多汗症是由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皮肤汗腺过多分泌的一种疾病。
流行病学
有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发病率为4%~6%,男女性别无差异。
大部分多汗症为局限性,常初发于儿童或青少年,往往有家族史,有成年后自然减轻的倾向。
真正全身性多汗症少见,即使是全身性疾病所致的多汗症也主要发生在某些部位。
分型
根据发病原因分型
原发性多汗症
主要为自主神经中枢调节障碍所致,也可能与情绪中枢调控异常有关。原发性多汗症是在环境温度正常,无运动、无情绪激动和未进食辛辣食物时,出现局部或全身皮肤出汗量异常增多的现象。
继发性多汗症。
是由疾病、药物、精神因素等引起。
根据病变范围分型
局限性
多见于手掌、足底(简称跖)、腋下、腹股沟、肛周和外生殖器部位,常对称发生。
全身性
全身范围的大量出汗。
致病原因
正常人在生理情况下也会出现排汗过多,可见于运动、高温环境、情绪激动以及进食辛辣食物时。本文介绍的多汗症是病理状态下的(非正常的)。
原发性多汗症
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继发性多汗症
由疾病、药物、精神等因素引起。
代谢、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软骨病、
佝偻病、尿毒症、低血糖、更年期综合征等。
药物因素:应用解热镇痛,胆碱能类药物及
肾上腺素类药物等。
发病机制
人的皮肤有分泌和排泄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是通过汗腺进行的,汗腺受自主神经调控,无论是汗腺异常,还是相关神经异常兴奋都可能会导致汗腺分泌增多,而出现多汗症。
典型症状
局限性多汗症
局限性多汗症主要有掌跖多汗症和腋窝多汗症两种,多数初发于儿童或青少年,只在清醒的时候或白天出现。
掌跖多汗症
掌跖多汗症最常见,主要表现为手掌及足底处经常淌流冷汗,尤其是在情绪紧张时,汗珠不停滴流下来。
可能出现局部缺氧现象,此时手足皮肤除了湿冷之外,呈苍白色或青紫色,偶尔发生水疱及湿疹样皮炎。
腋窝多汗症
多局限于腋窝部位,可出现衣物潮湿、变脏、汗液沿躯干下流等不适。
可以同时并发臭汗症而产生奇臭。
全身性多汗症
主要表现为无法控制的全身范围大量出汗,可以将衣服、床单、被褥等贴身衣物全部浸湿。
如果由某些疾病继发,还会有相应疾病的症状。
并发症
汗液浸湿皮肤可继发真菌和细菌感染,出现皮肤瘙痒、疼痛、红肿等。
就医科室
皮肤性病科
在无运动、无情绪紧张激动、未进食辛辣刺激、正常环境温度下,或者在服用某种药物后全身或者局部出现汗液分泌增加,症状经常发生者,建议及时就医。
急诊科
如果突然出现大量冒冷汗,或伴有心慌、头晕、疼痛等情况,应该立即去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皮肤病变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手机拍照保存既往表现可能会给医生更多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出汗的部位有哪些?是局限性的(掌跖、腋下、腹股沟、肛周等部位)还是全身性出汗?
每周发作的频率?每次出汗的具体时间有多久?
是否伴有局部瘙痒及异味?
病史清单
是否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肺结核、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尿毒症等疾病?
是否经常处于恐惧、焦虑、精神紧张的环境?
是否经常使用烫食、辛辣刺激类食物?
家族中是否有人出现类似症状?
有无食物、药物及其他物质过敏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糖、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
尿常规
甲状腺B超
肺部CT、颅脑CT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过程
病史
提供详细的病史,有助于医生诊断本病。
现病史:发病年龄,出汗时间,有无其他合并症状,如头晕、头痛、多尿等。
既往史:既往有无药物,毒物接触史,类似发作史,有无外伤、手术、放射、感染、
肿瘤等病史,是否存在其他先天性疾病和
自身免疫性疾病史。
个人史: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及迁移史等均可提供发病线索。
家族史:有无家族遗传病史及多汗史,原发性多汗常有家族遗传史。某些疾病也有相应的家族易感性。如特发性低血糖引起的多汗和更年期症状引起的多汗。
临床表现
原发性多汗症为没有明显诱因的全身或局部出汗异常增多,皮肤潮湿,可因汗液浸渍而发白。
继发性多汗症除有出汗增多,还可伴有其他症状。
肺结核可有夜间大量出汗(盗汗)、咳嗽、胸痛、痰中带血或
咯血。
糖尿病可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
发汗实验
可以确定自主神经受损害的部位与范围,目前首推发汗轴突反射定量实验法,通过离子渗透导入乙酰胆碱,激活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终端而触发汗腺分泌。
其他检查
包括尿常规、血常规等常规检查,如果怀疑内分泌疾病可做相应的激素检查和生化检查,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以做
甲状腺激素检查,糖尿病可以做
血糖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
如果怀疑其他疾病引起多汗,可做相应检查,如怀疑颅内病变可以做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怀疑甲状腺功能异常可做
甲状腺超声检查。
肌电图检查
是常用的判断神经因素引起多汗的有效方法。
诊断标准
原发性多汗症诊断标准为无明显诱因,多汗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并伴有2个以下特征:
出现双侧或相对对称的多汗症状。
每周至少发作1次以上。
多汗症状影响日常活动。
起病年龄<25岁。
有家族史。
睡眠时无多汗症状。
鉴别诊断
原发性多汗症需要与能引起多汗的疾病相鉴别,这些疾病都可有多汗的表现,需要由医生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生理性多汗
相同点:多汗。
不同点:正常人体在运动、激动、紧张等情况下,也可以导致出汗过多,此种情况与个体因素有关,出汗量也不一样。一般及时脱离以上环境可缓解,而且出现次数也不频繁,不伴有其他不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相同点:多汗。
不同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有饥饿、多食、甲状腺肿大、突眼等症状,甲状腺功能检查可见异常。
糖尿病
相同点:多汗。
不同点:糖尿病可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血糖检查可见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升高。
嗜铬细胞瘤
相同点:多汗。
不同点:
嗜铬细胞瘤可引起高血压,严重时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做24小时
尿儿茶酚胺测定,超声、CT和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肺结核
相同点:多汗。
不同点:结核病可有夜间大量出汗,即盗汗,有反复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低热等。做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X线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更年期综合征
相同点:多汗。
不同点:更年期综合征是卵巢功能衰退出现的,多发生于41~50岁妇女,可有疲乏、记忆力减退、思想不集中、性欲丧失、失眠、情绪不稳定、月经改变等症状。
原发性多汗症要对症治疗,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继发性多汗症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一般治疗
药物引起的多汗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更换或减少这类药物的使用。
由糖尿病、甲亢、肺结核、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多汗症,要积极治疗这些基础病。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多用于局限性多汗症。
铝盐或铝化合物:如氧化铝溶液等,可以收敛及阻塞汗腺导管,达到暂时去汗的效果,但过多应用会引起皮肤干燥和
皲裂。
注意事项:
外用药物一般避免接触眼部等敏感部位。
用药皮肤部位出现烧灼感、红肿、疼痛等情况时应停止用药,及时就诊。
口服药物
主要用于全身性多汗症,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口服用药可以有效减少出汗程度。
镇静剂或者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等,帮助缓解焦虑等精神症状,以减轻出汗。
抗胆碱能药物:如
奥昔布宁等,可以抑制汗液分泌,容易引起口干、视力模糊等不适,还会引起代偿性多汗。
注意事项:口服用药应该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不要自行停药或换药,停药的时机应该遵从医生的建议,比如安定类镇静药物不能随意加量,可能会造成生命危险。
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研究使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局限性多汗症,如腋窝多汗症。
优点:起效快,无创伤,疗效稳定确切,不良反应较少。
缺点:注射过程中会有疼痛,治疗需要较高的费用,注射后维持疗效的时间有限,效果一般可以维持5个月。
物理治疗
点阵微针射频治疗
是近几年开展的物理治疗方法,方便简单,效果明显,可根据情况使用。
点阵微针射频治疗可产生疼痛、红斑、水肿及细小结痂,注意不要抠挠,一般可自行消退。
其他疗法
自来水电离子导入疗法和浅层X线照射等也可用于治疗多汗症,但用得不多。
自来水电离子导入疗法会有微弱的电流,安装心脏起搏器者禁用。
X线照射有一定辐射,怀孕期间应避免X线照射。
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去除汗腺术
通过微创手术去除分泌旺盛的汗腺。
去除汗腺对腋窝多汗症通常有效。
交感神经切断术
是选择性的阻断支配汗腺分泌的神经,但可能会导致其他部位的多汗,故需谨慎。
胸交感神经阻断术可用于治疗上身的多汗症,如头面部、手掌、腋下等。
腰交感神经阻断术可用于治疗严重的跖多汗症。
注意事项
手术治疗可能会有创面,应该保持创面干燥,尽量避免出汗,如剧烈运动、蒸桑拿等。
如果创面出现烧灼感、疼痛、红肿等不适,需要及时就医。
创面结痂恢复时,应等待结痂自行脱落,不要用手抠挠以免留下瘢痕。
治愈情况
原发性多汗症一般无法自愈,也无法通过药物根治,手术治疗有可能根治,但可能会出现其他部位多汗。
继发性多汗症积极治疗原发病有可能治愈,但如果原发病无法去除,一般无法治愈。
危害性
皮肤汗量异常增多,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
多汗症病人皮肤表面由于经常出汗导致长时间湿润,容易产生皮肤炎症和细菌感染。
多汗症病人会伴有末梢血液循环功能障碍,病人的手脚由于出汗是湿冷的,有的还会出现手脚皮肤青紫或者是苍白,手脚容易长冻疮。
多汗症病人脚底表面因为汗液的浸泡发白,还会有脚臭的症状。
腋下以及阴部由于出汗,容易擦伤出现烂红斑,还会出现毛囊炎或者是
疥疮等病症。
多汗症病人的出汗以及面部潮红的情况很难控制,病人会因此而产生无奈、焦躁或者是恐慌的情绪。
由于手掌出汗过多,病人不敢跟别人握手,长期如此会使病人有很强的自卑心理和社交恐惧。
日常生活
注意饮食
应避免进食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及饮料,如葱、姜、蒜、辣椒、可乐、咖啡等,从而避免诱发或加重多汗症。
精神调节
应积极自我调整心态,避免紧张、愤怒、恐怖及焦虑等不良情绪。
可通过外出旅游、看电影、唱歌、听音乐等方法转移注意力。
生活习惯
生活中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适当运动,但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诱发多汗。
个人卫生
每天洗澡以保证皮肤清洁。
勤换衣服,穿棉质透气衣物。
保持皮肤干燥,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潮湿环境中。
复诊
如果与医生有预约,要按照预约时间复诊。
如果多汗等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应该及时就诊。
预防
原发性多汗症病因不明,无法有效预防;继发性多汗症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部分有诱因的可通过以下方式减少出汗。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因辛辣刺激食物引起的多汗,饮食宜清淡,不食用辛辣食品、热咖啡、热茶、烈性酒等刺激性食品和饮料。
积极调整心态
由于精神因素所致的多汗症病人,应积极自我调整心态,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愤怒、恐怖及焦虑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