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刺激导致末梢部位出现的局限性、淤血性、炎症性皮肤病
多为肢体末端皮肤发凉和/或呈持续均匀的青紫色,发痒、水疱、破溃等
身体长期暴露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导致组织缺氧,引起细胞损伤
内服药物、外用药物以及中医治疗
定义
冻疮是一种与寒冷相关的末梢部位局限性、淤血性、炎症性皮肤病。
易发生在身体末梢部位或暴露部位,如手指、手背、耳廓、鼻尖等处。
分度
按冻疮损伤程度分为:
Ⅰ度:红斑性冻疮。
Ⅱ度:水疱性冻疮。
Ⅲ度:坏死性冻疮。
发病情况
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生。
儿童、青年女性或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多见。
致病原因
气温较低是导致身体发生冻疮的主要发病原因,若伴有潮湿可使病情加重。
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鞋袜过紧、贫血、内分泌障碍等因素可能也参与发病。
诱发因素
穿着衣物过紧
如果在寒冷潮湿的天气穿着过于紧身的衣服和鞋子,更容易增加患有冻疮的风险。
皮肤裸露
如果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长期暴露皮肤则致使该区域皮肤受到损伤,增加患冻疮的风险。
冬春季、环境潮湿
冻疮好发于初冬、早春季节。
干燥的环境不利于冻疮的产生。
居住在天气寒冷、不结冰并且高湿度地区的人群,更容易增加患冻疮的风险。
血液循环不良
血液循环不良的人往往对温度变化更敏感,增加患冻疮的风险。
体重偏低
体重比标准体重低20%及以上的人群,更容易患冻疮。
发病机制
由于身体长期暴露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皮肤
血管痉挛收缩,导致组织缺氧,引起细胞损伤。
血管麻痹扩张,引起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可渗透至附近的组织,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
身体对寒冷暴露复温后的异常反应,血管麻痹扩张,引起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而引发此病。
高危因素
主要症状
好发于肢端及暴露部位,如手指、手背、耳廓、鼻尖等处。
Ⅰ度(红斑性冻疮)
皮肤浅层冻疮,局部皮肤发白,继而红肿,可有局部发痒、刺痛、感觉异常等。
Ⅱ度(水疱性冻疮)
皮肤全层冻疮,损伤达皮肤深层,局部红肿明显,可出现水疱,内有血清样或血性液体,疼痛剧烈,数日内水疱干枯。
2~3周内形成黑色干痂,脱落后创面愈合。
Ⅲ度(坏死性冻疮)
皮肤和皮下组织冻疮。
损伤达皮肤深层、皮下组织或肌肉骨骼。
多在伤后3~7天出现水疱,损伤部位呈紫黑色,周围组织水肿,疼痛明显,肢体活动受限。
约7天后出现
干性坏疽,感觉和功能完全丧失,创面愈合慢。
2~3周后,冻伤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离,常留下
瘢痕与功能障碍。
其他症状
少数女性股部过度肥胖,冻疮在股部外侧表现为蓝红色
斑片。
并发症
感染或溃疡
冻疮所造成的皮肤损伤,可继发皮肤不同程度的感染或溃疡。
组织坏死
感染严重时会导致组织坏死,甚至发生脓毒血症而危及生命。
就医科室
皮肤性病科
若身处寒冷、潮湿季节,皮肤反复出现红斑、水肿、水疱,伴疼痛、瘙痒等症状,或肢体出现糜烂、溃疡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诊前避免剧烈搔抓皮损,以免引起继发感染。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皮肤病变有多久了?
首次发病是什么时间?
每年冬、春季都出现这种症状吗?
温度回暖,症状能否减轻?
病史清单
是否对食物、药物或其他物质过敏?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
自身抗体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有温度低、湿度高的环境诱因。
有低温环境下停留较长时间的病史。
气候转暖后可好转或自愈,来年易反复。
临床表现
肢端暴露部位,如手指、手背、耳廓、鼻尖等处出现的红斑、水疱和(或)溃疡,伴有瘙痒、疼痛。
辅助检查
甲皱襞毛细血管镜检查
在显微镜下观察手指甲局部的微循环情况,可以帮助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测有助寻找诱因,进行疾病鉴别。
抗SSA抗体。
病理检查
皮肤活检有助于冻疮与其他皮肤疾病的鉴别。
冻疮病理检查,表皮、真皮乳头明显水肿,表皮内可出现角化不良细胞和坏死的角质形成细胞;真皮血管收缩,周围有
单核细胞浸润,另有特殊的脉管壁呈“蓬松状”水肿等改变。
鉴别诊断
寒冷性多形红斑
好发于春秋季。在四肢末端有虹膜状或异形红斑,常无自觉症状或微痒,严重者有疼痛、灼烧感。常扩散至躯干。
肢端发绀症
好发于足趾、手指。皮肤持久发绀、发凉、
皮温降低。一般无皮肤水疱、破溃。
治疗目的和原则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等。
治疗原则:多数患者通常无需服用药物,若通过一般治疗症状尚未缓解,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保持冻疮部位皮肤的温暖和干燥。
可以戴手套、穿保暖衣服和及时更换被浸湿的衣物等。
药物治疗
内服药物治疗
严重者可口服
烟酰胺、
硝苯地平等血管扩张剂,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等作用。
外用药物治疗
未破溃者可外用复方
肝素软膏、多磺酸黏多糖乳膏、
维生素E软膏等。
中医治疗
口服药物
患处皮肤表现为红肿、温度较低时,可采用
桂枝加
当归汤加减。
患处皮肤表现为紫红色,伴有大小不等的水疱、血疱、溃疡时,可采用四妙汤加减。
外用药物
可用桂附煎药液浸泡患处,边浸边用药渣揉搓患处。
其他治疗
可用氦-氖激光和红外线照射。
激光穴位照射(足三里、复溜等)后,对冻疮局部行散焦普遍照射。
治愈情况
冻疮通常在气候转暖后可自行痊愈,但是来年容易复发。
轻度冻疮预后良好,严重冻疮可造成局部组织溃烂,甚至坏死。
危害性
通常不会导致永久性伤害,但易反复发作。
如果皮肤出现水疱、溃疡容易导致感染。
若不积极配合治疗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注意营养搭配,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海鲜、辣椒等。
皮损的护理
出现冻疮后,切勿立即提高皮肤温度,如使用热水浸泡或使用加热设备导致冻疮恶化。
皮损区域应注意尽量避免摩擦并保持干燥。
皮损区域若产生瘙痒症状,必要时可使用涂抹乳液以促进缓解。
为防止感染,必要时需对皮损区域进行消毒,并动作轻柔地包扎。
为防止皮损区域发生破溃继而引发感染,未发生破溃伴有瘙痒时,尽量避免抓挠。
环境管理
保持适当的室内温度,注意保暖,保证充足的休息。
心理支持
消除忧郁情绪,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其他
由于吸烟可使血管收缩,冻疮患病人群应避免吸烟。
预防
保持局部温暖、干燥
在寒冷的天气外出时,尽可能覆盖裸露在外的皮肤,如增添保暖且宽松的衣物,戴御寒保暖的手套与帽子。
防止皮肤潮湿,不穿过紧的鞋袜。
营造舒适环境
营造温暖、干燥的环境,减少待在寒冷、潮湿环境中的时间。降低冻疮发生的可能性。
使用空调、电暖器等,让生活、工作环境保持适宜温度。
尽量减少在寒冷潮湿环境中的暴露时间。
积极治疗原发病
有系统性疾病者(慢性贫血及消耗性疾病)应积极治疗。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坚持体育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耐受性。
不过度减肥,体重过轻者应适当增加营养。
其他
对于反复发作的人群可在入冬前用紫外线或红外线照射曾经的患处皮肤区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