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泌汗腺腺癌是来源于顶泌汗腺的恶性肿瘤,多见于顶泌汗腺分泌区,尤其是腋下、乳晕、会阴部;偶见于头皮、眼睑、耳、肛门生殖区域、胸部、口唇、手腕。肿瘤常单发,偶多发,表现为缓慢增大的结节状或囊样斑块,表面呈红色或紫色,偶有破溃,不痛。本病罕见,平均发病年龄60岁。治疗宜早期行外科手术彻底切除。
病因不明确,可在皮质腺痣、良性顶泌汗腺皮损基础上发生。
肿瘤常单发,偶多发,表现为缓慢增大的结节状或囊样斑块,表面呈红色或紫色,偶有破溃,不痛。本病可在
皮脂腺痣基础上发生。本病病程长,切除后复发(28%)和淋巴结转移(50%)常见,总死亡率不高。有的患者很晚才发生转移,因此需要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1.组织病理学检查
(1)为腺状、管状、乳头状或弥漫性瘤组织生长,分布于真皮深部,常累及皮下脂肪,有时可与表皮相连。
(2)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核圆、空泡化,有一个明显的核仁。可见到典型的顶浆分泌现象。偶尔局部可见鳞状分化,个别出现皮脂腺分化。异型和核分裂像不一,在低分化肿瘤中明显。间质常透明化。胞质含耐淀粉酶PAS阳性颗粒,有时胞质可见铁颗粒。
(3)
肿瘤周围常可见正常的顶泌汗腺组织。本病偶可发生在长期存在的良性顶泌汗腺皮损(包括增生、囊腺瘤、
圆柱瘤、
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和管状腺瘤)的基础上,提示可能发生恶性转化。顶泌汗腺可以有肿瘤细胞浸润或表现为
原位癌。偶尔可有外周神经和淋巴血管受累。
(4)少数顶泌汗腺癌出现印戒样细胞,类似于侵袭性小叶性乳腺癌。这种情况好发于老年男性(10∶1),通常见于眼睑,有时也发生于腋下。临床上类似的有
皮肤纤维瘤和小叶性毛细血管瘤,需行组织病理检查鉴别,与顶泌汗腺瘤相比,前者呈侵袭性生长模式,有细胞异型。肿瘤有时有亲表皮性,有的肿瘤可见到乳房外佩吉特病的改变。
2.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瘤细胞表达低分子量角蛋白(CAM5.2)、AE1/AE3、EMA、CEA、CK15和GCDFP-15。
溶菌酶、α1-抗
胰蛋白酶、α1-抗
糜蛋白酶、部分肿瘤S-100蛋白染色阳性。肿瘤通常缺乏SMA染色阳性的肌上皮细胞。如果是新鲜组织,顶泌汗腺酶包括
酸性磷酸酶和非特异性酯酶的评估可以协助诊断。
3.电镜检查
瘤细胞有腔微绒毛,线粒体丰富,并见大的电子致密颗粒,支持向顶泌汗腺分化。
临床表现为缓慢增大的结节状或囊样斑块,表面呈红色或紫色,辅助以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以作出诊断。
原发性皮肤顶泌腺癌与转移性乳腺导管顶泌腺癌很难鉴别。除非是那些发生于
皮脂腺痣基础上或显示与顶泌汗腺腺瘤相连的皮损,在诊断原发性皮肤顶泌汗腺癌前应仔细检查乳房,以排除转移性乳腺导管顶泌汗腺癌。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