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刺胞皮炎是指水母、海葵等刺胞动物的刺胞刺伤皮肤释放毒液,引起皮肤急性炎症反应。患者可在伤后数分钟出现红斑、
丘疹或风团,重者可为淤点、淤斑和水疱,呈条索状、点线状或地图状分布,自觉刺痛、瘙痒、麻木及烧灼感,严重者可出现全身不适、休克甚至死亡。刺伤后应及时拭去刺胞,用弱碱性溶液清洗,并使用抗组胺药等治疗。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急诊科
别名
水母皮炎
临床症状
红斑、淤点、水疱等,呈条索状、点线状或地图状分布,自觉刺痛、瘙痒、麻木及烧灼感。
危害
皮肤损害、疼痛等影响生活,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并发症
若全身大面积被刺则可发生恶心、
肌痛甚至休克,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检查
体格检查等。
诊断
患者有刺胞动物刺伤史,结合皮肤损害等症状进行诊断。
治疗原则
刺伤后及时拭去刺胞,用弱碱性溶液清洗,并使用抗组胺药等治疗。
治愈性
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症状。
饮食建议
正常饮食,注意营养均衡。
典型症状
患者在被刺胞动物刺伤后数分钟内出现红斑、
丘疹或风团,重者可为瘀点、
瘀斑和水疱,呈条索状、点线状或地图状分布,自觉刺痛、瘙痒、麻木及烧灼感。反应强烈者可有全身不适、乏力、肌肉疼痛、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甚至可出现出汗、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发绀、
意识障碍等过敏性休克症状,并可因过敏性休克死亡。
诊断依据
1.病史
患者有被刺胞动物刺伤的病史。
2.临床表现
患者在刺伤数分钟内出现红斑、丘疹,重者可为淤点、淤斑和水疱,呈条索状、点状或地图分布,自觉刺痛、麻木。反应强烈者可有全身不适,乏力、肌肉疼痛,甚至者可出现出汗、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过敏休克症状。
治疗方针
刺伤后及时拭去刺胞,用弱碱性溶液清洗,并使用抗组胺药等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5.刺伤处可用抗生素溶液等涂布,防止感染。
其他治疗
1.被刺胞动物刺伤后可用衣物等拭取刺胞,不可用手。
2.去除刺胞后可用弱碱性溶液或海水冲洗损伤部位,不可用淡水冲洗。
预后情况
严重者可因过敏性休克死亡,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日常护理
1.选择柔软、无刺激性的衣物,注意皮肤卫生,避免搔抓皮肤损伤,防止刺激皮肤。
2.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3.症状严重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劳累。
饮食调理
正常饮食,注意营养均衡。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