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损伤

更多功能

声带损伤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声带损伤是各种原因导致声带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异常
表现为声音嘶哑、喉痛、咯血、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异物感、喘鸣等
主要与创伤、炎症、肿瘤等因素有关
需要针对具体病因及损伤程度选择治疗方式
定义
声带损伤是声带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及功能发生异常改变,常表现出声音嘶哑、喉痛、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喉异物感以及喘鸣等症状,其发病与创伤、炎症、肿瘤等有关。
声带是由声带肌、韧带和黏膜组成的弹性软组织隆起,为发声器官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生理状态下,声带具有调节呼吸、振动发声、保护下呼吸道,以及当咳嗽、排便、分娩、举重物等情况下,发挥屏气功能。
分类
按损伤的时间分类
急性损伤:通常由突发因素造成的声带急性受损,表现为起病迅速、病情严重,常见于声带创伤、病原体感染、过敏反应等。
慢性损伤:为声带组织受到致病条件长期或缓慢作用,产生的渐进性或持续性损伤,常见于慢性喉炎、声带息肉、声带肿瘤等病变。
按损伤程度分类
可逆性损伤:声带短暂而轻微的损伤,大部分是可逆的,通过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多可获得组织更新和自愈恢复,正常功能一般不受明显影响。
不可逆性损伤:当致病因素导致的声带损伤严重且持续时,声带形态和结构会遭受不可逆性的损害,常造成损伤后畸形愈合,引起功能障碍。
发病情况
喉插管损伤造成的声带损伤,多数在插管后2~8周出现,女性患者多见,可能与女性喉较小及喉黏膜较薄有关。据报道其发病率为10%~60%。
急性喉炎所致的声带损伤是成人呼吸道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之一,约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1%~2%。急性喉炎可单独发生,也可继发于急性鼻炎和急性咽炎,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或继发于急性传染病。男性发病率较高,多发于冬、春季。
喉乳头状瘤是喉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此造成的声带损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10岁以下儿童多见,目前可分为儿童型及成年型喉乳头状瘤。儿童型好发于5岁前,成年型多发于20~40岁。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别不大,随年龄增长有一定自限趋势。
喉癌常可造成声带损伤。本病多发于50~70岁男性。全球范围内,以中欧、东欧、古巴、西班牙及乌拉圭发病率较高,2008年WHO统计我国喉癌发病率(年龄标准化)男性为2.2/10万,女性为0.5/10万,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发病率较高。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