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阴虚火旺,骨蒸潮热,脾胃虚寒的人群忌用
中药介绍
竹叶(Bamboo Leaf)为禾本科常绿乔木或灌木淡竹或苦竹的干燥嫩叶。
常被制成各种中成药,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口舌生疮,小便量少、色黄、排尿涩痛等。
主要药性
味甘、辛、淡,性寒。归心、胃、小肠经。
产地选材
产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等地。
多为栽培全年均可采收,以夏、秋两季竹叶旺盛时期采收者为佳。
性状特征
叶呈狭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钝形,叶柄边缘之一侧较平滑,另一侧具小锯齿而粗糙,平行脉,次脉6~8对,小横脉甚显著,叶面深绿色,无毛,背面色较淡。
气微,味淡。
储存方法
储存在干燥处,防潮。
古籍记载
《名医别录》:“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
《本草经疏》:“阳明客热,则胸中生痰,痰热壅滞,则咳逆上气。竹叶辛寒能解阳明之热结,则痰自消,气自下,而咳逆止矣。仲景治伤寒发热大渴,有竹叶
石膏汤,无非假其辛寒,散阳明之邪热也。”
《药品化义》:“竹叶,清香透心,微苦凉热,气味俱清。经曰:治温以清,专清心气,味淡利窍,使心经热血分解。主治暑热消渴,胸中热痰,伤寒虚烦,咳逆喘促,皆用为良剂也。又取气清入肺,是以清气分之热,非竹叶不能。。
治疗功效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主治病证
热病烦渴,口疮尿赤,小儿惊痫,咳逆吐衄。
作用分析
清热除烦
竹叶味甘性寒,可以入心经、胃经,既能清心除烦又能清胃生津止渴。竹叶质轻,可以清上焦的风热。
可以用于治疗热病损伤津液,烦热口渴,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或者热邪陷于心包引起的神昏、胡言乱语、
高热不退等。
生津利尿
竹叶能上清心火而解热,下通小肠而利尿,能使心火下行,通过小便排出心火。
可以用于治疗心火上炎引起的口舌生疮,心火下移小肠引起的小便量少、色黄、排尿涩痛等。
临床应用
热病烦渴
治疗身热多汗,心胸烦闷,虚烦不得眠,常配伍石膏、人参、
麦冬等。
治疗外感风热,发热口渴,常配伍
金银花、
连翘、薄荷等。
治疗暑热内陷,烦热口渴,常配伍西瓜翠衣、
荷梗、西洋参等。
治疗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咳头痛,常配伍
葛根、
防风、
桔梗等。
治疗热邪陷入心包,神昏、胡言乱语等,常配伍玄参、
莲子心、连翘心等。
口舌生疮,小便短赤涩痛
治疗心火上炎引起的口舌生疮,或心火下移小肠的小便量少、色黄、排尿涩痛,常配伍
木通、生地黄、
甘草等。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竹叶有抗炎、抗过敏、抗氧化、保护心脑血管、抗衰老、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血脂等药理作用。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竹叶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
用法用量
竹叶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6~15克。鲜品15~30克。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在夏、秋两季竹叶旺盛时期采收,晒干后生用。
常见配伍
竹叶配灯心草
竹叶可以清心泻火除烦,也可以生津利尿;
灯心草有清心火,利小便的功效。
两药配伍,可以增强清泻心肺火热的功效,适用于上焦有热移于小肠或热结膀胱引起的小便排出不畅,心经有热引起的口舌生疮及热病引起的心烦失眠等。
组成方剂
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功能与主治:清热生津,益气和胃。适用于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证,表现为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虚弱少气,或虚烦失眠。
制成中成药
竹叶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目前较少应用于中成药中。
药膳食疗
风热上犯证
鲜竹叶50片,生石膏45克,白糖15克,粳米75克。
取600毫升的水,放入竹叶、生石膏熬煮,剩400毫升时用过滤网将生石膏和渣滓滤除。将过滤水澄清后,加入粳米熬煮,至烂熟后加入白糖即可食用。
热邪炽盛证
鲜竹叶10克,山栀子1枚,粳米 100克。
先将鲜竹叶及山栀子洗净煎煮,然后去渣,放入粳米一同熬煮即可。
脾胃蕴热,耗伤津液
粳米100克,生石膏100克,竹叶、麦冬各20克,白糖适量。
生石膏洗净敲碎,加入清水1.4升, 烧开后,加竹叶、麦冬同煎半小时,去渣留汁于锅中,再将粳米洗净后放入,慢熬成粥,加入白糖,调匀,分2次空腹食用。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竹叶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竹叶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阴虚火旺、骨蒸潮热、脾胃虚寒者忌用竹叶,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如果有竹叶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阴虚火旺,骨蒸潮热、脾胃虚寒者忌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竹叶与淡竹叶
两者都是味甘淡性寒,归心、胃、小肠经,都能清热除烦,利尿,治疗心火上炎或心火下移到小肠所导致的热病心烦、口舌生疮以及小便排尿涩痛、量少色黄等。
竹叶清心除烦力量较强,多用于热病心烦;而且又具有辛味,清中有散,能凉散上焦风热,多用于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
淡竹叶清热利尿作用较好,多用于小便量少色黄以及排尿涩痛。
综上所述,竹叶与淡竹叶性能、功效及临床运用相似。然而竹叶长于清心,淡竹叶偏于利尿。因为二者作用都不太强,故实际差异并不大,临床常相互替代使用。
竹叶与竹叶卷心
两者都可清心火,利小便。
竹叶辛寒适合治热病伤津,烦热口渴,尤其善于改善小便黄。
竹叶卷心清心火力量更强,宜治温病邪陷心包引起的心烦不宁、
高热神昏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