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清热豁痰、定惊利窍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寒痰、便溏者忌用
中药介绍
竹沥(bamboo sap)是新鲜的淡竹和青秆竹等茎秆被火烤后流出的淡黄色澄清汁液。
常用于痰热咳喘,中风痰迷,惊痫癫狂等。
主要药性
味甘,性寒。归心、肺、肝经。
产地选材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浙江、江西、福建、安徽等地。
以色泽透明、无沉淀者为佳。
性状特征
竹沥为青黄色或黄棕色浓稠汁液。有烟熏气。
储存方法
装瓶,放置在阴凉处。
古籍记载
《名医别录》:“治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
《本草衍义》:“竹沥行痰,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处,如痰在巅顶可降,痰在胸膈可开,痰在四肢可散,痰在脏腑经络可利,痰在皮里膜外可行。又如癫痫狂乱,风热发痉者可定;痰厥失音,人事昏迷者可省,为痰家之圣剂也。”
《本草纲目》:“竹沥性寒而滑,大抵因风火燥热而有痰者宜之,若寒湿胃虚肠滑之人服之,则反伤肠胃。。
治疗功效
清热豁痰,定惊利窍。
主治病证
痰热咳喘,中风痰迷,惊痫癫狂。
作用分析
清热豁痰
竹沥性寒滑利,祛痰力强,《本草衍义》称竹沥为:“痰家之圣剂”,用来治疗火热有痰、津液亏损的燥痰最适宜。
具有清热化痰,宽胸平喘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喘,痰稠难咳,顽痰胶结。
定惊利窍
竹沥入心、肝经,善于泄热化痰、开窍定惊。可用于治疗痰热蒙蔽清窍的中风、神昏、口闭不能开等病症。
临床应用
清热豁痰
治疗痰热咳嗽,胸闷气喘,可单用竹沥内服。
中风、惊痫、癫狂
治疗痰热中风,神昏,牙关紧闭、口不能开,可单用竹沥,或与牛黄、
冰片、
石菖蒲等化痰开窍药同用。
治疗小儿惊风,四肢抽搐,常与生姜汁、
胆南星、牛黄调服。
治疗痰火内盛、阳亢化风的癫痫抽搐,常与胆南星、黄连等清热化痰、止痉药同用。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竹沥有镇咳、祛痰等药理作用。
竹沥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竹沥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30~50克冲服。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取鲜嫩淡竹茎,截成0.3 ~ 0.5米的段,劈开洗净,装入坛内,装满后坛口向下,架起来,坛的底面和周围用锯末、劈柴围严并点燃,坛口下面放置一个罐子,竹片受热后会有汁液流出,滴注在罐内,直至竹中汁液流尽为止。
或取鲜竹,洗净,从两节之间锯开,此时竹节位于中间。将其纵向劈成两瓣,架在文火上加热,两端流出的汁液接于容器中,即可得到竹沥。
常见配伍
竹沥和生姜
竹沥能清热豁痰,定惊利窍;生姜可温中止呕,化痰止咳,与竹沥配伍时常捣成生姜汁一同兑服。
二者一寒一热,可有效缓解竹沥寒性;且姜汁可助竹沥走行经络,增强豁痰功效。同时姜汁配竹沥也可治中风突然昏厥。
竹沥和半夏
二者同用可治肺热痰盛,痰黏难咯。
组成方剂
竹沥汤《千金方》
功能与主治:中风。适用于中风痰迷神志,心神恍惚,昏迷不能辨人,不能言语等。
治小儿惊风天吊方(眼向上翻)《全幼心鉴》
功能与主治:用于治疗小儿痰热惊风,四肢抽搐。
制成中成药
竹沥达痰丸
功能与主治:豁除顽痰,清火顺气。用于痰热上壅,顽痰胶结,咳喘痰多,大便干燥,烦闷癫狂。
复方鲜竹沥汁
药物组成:鲜竹沥、鱼腥草、生半夏、生姜、
枇杷叶、
桔梗、薄荷素油。
功能与主治:清热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黄黏稠。
药膳食疗
猝然昏扑、不省人事、面红气粗、舌红苔黄腻等为主要表现的中风属于阳闭的情况
原料:大黄10克,大米100克,鲜竹沥50毫升。
做法:洗净材料,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加入适量水煎出汁备用。将大米淘干净,加清水适量煮粥,等粥熟了加入刚刚熬的药汁,再煮一、二沸,加入鲜竹沥50毫升化痰开窍。
病情严重者需要鼻饲。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竹沥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 竹沥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用药请遵医嘱,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如果有竹沥过敏史,则禁止使用。
竹沥性寒滑利,寒痰(痰白清稀为主)以及便溏者忌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竹沥与竹茹
两者均可清热化痰,用治痰热咳喘。
竹沥性寒滑利,清热涤痰力强,惊痫中风,肺热顽痰胶结难咳者多用。
竹沥与天竺黄
两者均可清热化痰,定惊,用治热病或痰热而致的惊风、癫痫、中风昏迷、咽喉中痰鸣音,常常搭配使用。
竹沥性寒滑利,清热涤痰力强,惊痫中风、肺热顽痰胶结难咳者多用。
天竺黄药性稍微和缓,更擅长定惊,为逐痰开窍定惊之佳品,多用治小儿惊风,热病神昏。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