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中成药中
孕妇及阴虚火旺者禁服
中药介绍
肿节风(Glabrous Scrcandra Herb)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的干燥全草。
用于治疗血热发斑发疹,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
主要药性
味苦、辛,性平。归心、肝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江西、浙江、广西等地。 夏、秋二季釆挖,除去杂质,晒干,切段。
以外皮色棕红、叶多者为佳。
性状特征
长50~120毫米。根茎较粗大,密生细根。茎呈圆柱形,分枝较多。
表面呈暗绿色至暗褐色,有明显细纵纹,有纵向皮孔,节膨大;质地较脆,容易折断,断面有髓或中空。
叶成对生长,叶片呈卵状披针形至卵状椭圆形。表面呈绿色,绿褐色至棕褐色或棕红色,光滑;边缘有粗锯齿。
以茎、叶颜色绿者为佳。
储存方法
储存在通风干燥处。
古籍记载
《分类草药性》:“治一切跌打损伤,风湿麻木,筋骨疼痛。”
《福建药物志》:“活血散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根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
疟疾,痢疾,
腰腿痛,骨折,产后腰痛,月经不调。。
治疗功效
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
主治病证
血热发斑发疹,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作用分析
清热凉血,活血消斑
肿节风味苦,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血热引起的发斑发疹。
祛风通络
肿节风既可以祛风除湿,又善于发散,还能行气活血,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临床应用
血热紫斑
治血热引起的发斑发疹,
斑疹紫黑,可配伍丹皮、
赤芍、
紫草等。
跌打肿痛、血瘀痛经
治跌打肿痛,可用肿节风浸酒服用,并取新鲜的肿节风捣烂,用酒炒制后敷于患处;或与地鳖虫、葱一起捣烂,复位后包扎患处。
治痛经,可配伍鹿含草煎煮服用。
风湿痹痛
治风湿邪气引起的肢体麻木,筋骨拘紧疼痛,可配伍
威灵仙、
海风藤、
当归、
牛膝等,可浸酒,或用水煎煮后服用。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肿节风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
肿节风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中成药等。
用法用量
肿节风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9~30克。宜先煎或久煎。大剂量使用易引起中毒。
本品还可以浸酒使用。
外用适量,捣烂后敷于患处。
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然后把药材用湿物遮盖或者喷洒适量清水,保持湿润状态,使药材外部的水分缓缓渗透到药物组织内部后切段,干燥。
常见配伍
肿节风配玄参
肿节风擅于活血散瘀,同时还能祛风除湿;
玄参擅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能够清利咽喉。两药配伍使用,作用相得益彰,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药力增强。
风热外犯,肺胃热盛引起的喉痹,症见咽喉肿痛或咽干伴有异物感;乳蛾,症见咽喉两侧喉核红肿疼痛;牙宣,症见
牙龈萎缩疼痛、牙龈出血等,及火毒外犯所致疮疡肿痛皆可使用。
制成中成药
新廣片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治疗热毒瘀血引起的咽喉肿痛,牙痛,肢体麻木疼痛,胁肋疼痛,
黄疸,无名肿毒等。
万通炎康片
功能与主治:疏风清热,解毒消肿。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咽部红肿,
牙龈红肿,疮疡肿痛,也可治疗急性咽炎,
慢性咽炎,扁桃体炎,
牙龈炎,疮疖等。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肿节风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肿节风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特殊人群
孕妇禁服。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肿节风过敏史,则禁止使用。
阴虚火旺者禁服。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肿节风与络石藤
二者均味苦,归心、肝经,都能祛风寒,通经络,凉血消肿,都可治风湿邪气引起的麻木疼痛,跌打损伤。
肿节风是清热凉血药,其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的药力较强,多用于治疗热入血分引起的紫癜、紫斑。
络石藤是祛风湿热药,擅于祛风通络,尤其适宜治疗风湿热痹,肌肉持续紧张僵硬,腰膝酸痛者。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