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入药,常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还可应用于保健食品中
不宜与川乌、草乌、附子等同用;风寒或寒痰咳嗽者忌服;脾胃虚寒,大便稀者慎服
中药介绍
浙贝母(Thunberg Fritillary Bulb)取自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
用于治疗痰火咳嗽,肺痈,瘰疬等。
主要药性
味苦,性寒。归肺、心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浙江。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
大小分开,大者去除芯芽,习称“大贝”;小者不去芯芽,习称“珠贝”。
分别撞擦,去除外皮,用煅过的贝壳粉拌匀,吸去擦出的浆汁,干燥;或取鳞茎,大小分开,洗净,去除芯芽,趁鲜切成厚片,干燥,习称“浙贝片”。
以切面呈白色、粉性足者为佳。
性状特征
大贝
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叶,略呈新月形。外表面近似白色至淡黄白色,内表面呈白色或淡棕色,覆盖白色粉末。
质地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呈白色至黄白色,富有粉性。香味轻微,味苦。
珠贝
为完整的鳞茎,呈扁圆形。表面近似白色,外层两枚鳞叶肥厚,略近似肾形,互相抱合,内有小鳞叶2~3枚及残茎。
浙贝片
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叶切成的片。呈椭圆形或类圆形,边缘表面呈淡黄色,切面平坦,呈粉白色。
质地脆,易折断,断面呈粉白色,富有粉性。
以上均以鳞叶肥厚、质坚实、粉性足、断面色白者为佳。
储存方法
放置干燥处,防蛀。
古籍记载
《本草正》:“大治肺痈、肺痿、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明耳目,除时气烦热,
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较之
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
《本草纲目拾遗》:“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夹风火有痰者宜此。”
《本经逢原》:“同
青黛治人面恶疮,同
连翘治项上结核。皆取其开郁散结,化痰解毒之功也。。
治疗功效
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
主治病证
用于风热咳嗽,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
作用分析
清热化痰止咳
浙贝母味苦,性寒,主入肺经,擅长清化热痰,降泄肺气,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或痰热郁阻于肺引起的咳嗽。
解毒散结消痈
浙贝母既可以清热解毒,消散痈肿,又擅于清化痰热,解除体内郁滞,消散结块。
常用于治疗火毒或痰热结聚引起的瘰疬(主要指
颈部淋巴结结核),
瘿瘤(相当于甲状腺肿瘤),疮毒乳痈(乳房红肿疼痛,乳汁排出不畅,最终形成化脓性疾病,类似于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肺痈(发生于肺部的痈疡,症见发热,咳嗽,胸痛,咳腥臭脓血痰,类似于肺脓疡等)咳吐脓血。
临床应用
痰热证
瘰疬疮毒,肺痈乳痈
治痰火互相结聚引起的瘰疬(主要指颈部淋巴结结核)结核,常配伍
玄参、牡蛎、
夏枯草、生地等。
治疮毒,乳痈(乳房红肿疼痛,乳汁排出不畅,最终形成化脓性疾病,类似于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常配伍
连翘、蒲公英等,内服外用均可,也可配伍
野菊花、
乳香、
没药等。
治肺痈(发生于肺部的痈疡,类似于肺脓疡等)咳吐脓血,常配伍鱼腥草、
金荞麦、桃仁、
芦根、
薏苡仁等。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浙贝母有祛痰、镇咳、平喘、抗炎、抗菌、镇痛、镇静、降血压、扩瞳、抗溃疡、抗甲亢等药理作用。
浙贝母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浙贝母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5~10克。
本品还可入丸剂、散剂。
外用适量,可研末外敷。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取原材料,去除杂质,洗净,以定量的水或其他溶液浸润药材,使水分缓缓进入药材内部,直至药材完全吸收水分,切厚片,干燥;或打成碎块。
常见配伍
浙贝母配郁金
浙贝母味苦,性寒,擅于清肺化痰,解除体内郁滞,消散结块;
郁金味辛、苦,性寒,擅于通过调畅气机而解除郁滞和结块。
二者配伍,一个能消散痰热积滞,一个能疏散郁滞结块,共同发挥宣散痰滞郁结的作用。
适用于治疗痰热郁滞心胸引起的胸痹(胸部闷痛),结胸(痰热等结聚于胸膈部位,症见胀满、疼痛拒按等),乳痈(乳房红肿疼痛,乳汁排出不畅,最终形成化脓性疾病,类似于西医的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心烦失眠,咳喘,咯痰黄稠。
浙贝母配白芷
浙贝母不仅能清热化痰,而且是解除体内郁滞、消散结块的良药;
白芷消肿排脓,用于治疗疮疡肿痛,未溃者能消散,已溃者能排脓,是外科常用药材。
二者配伍,共同发挥清热,消散结块,排脓消肿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各种疮痈疔疖,红肿热痛。
浙贝母配瓜蒌
浙贝母味苦,性寒,擅于清化热痰,降泄肺气;瓜蒌味甘、苦,性微寒,擅于清肺热,润肺燥,清化热痰及燥痰。
二者配伍相得益彰,能增强清肺化痰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肺热及痰热内蕴引起的咳喘日久,痰黄,口燥咽干。
浙贝母配玄参
浙贝母味苦,性寒,能清热解毒,化痰,疏解体内郁滞,消散结块;
玄参味苦、咸,性寒,有泻火解毒,软坚散结(软化并消散坚硬的结块)的作用。
二者配伍,可以清痰火,解热毒,散郁结,增强消散结块的作用,适用于治疗痰火郁结引起的瘰疬(主要指
颈部淋巴结结核)、
瘿瘤(相当于甲状腺肿瘤)、痰核(皮下肿起如核的结块)。
浙贝母配海藻
浙贝母味苦,性寒,擅于清热化痰,消散结块,消除痈肿;
海藻味咸,性寒,擅于消痰,软坚散结。
二者配伍,可增强化痰,软坚散结的作用,适用于治疗痰火郁结引起的瘰疬、瘿瘤、痰核。
组成方剂
桑杏汤
药物组成:桑叶3克、杏仁4.5克、沙参6克、浙贝母3克、
淡豆豉3克、栀子皮3克、梨皮3克。
功能与主治:清宣温燥,润肺止咳。适用于治疗外感温燥证,症见头痛,发热不重,轻微怕风寒,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
久咳神膏
药物组成:萝卜、生姜、浙贝母。
功能与主治:清肺化痰,平降向上冲逆的气机,止咳。适用于治疗肺热咳嗽,久嗽不止。
和乳汤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消散结块。适用于治疗乳痈(乳房红肿疼痛,乳汁排出不畅,最终形成化脓性疾病,类似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消瘰丸
药物组成:贝母、玄参、牡蛎。
功能与主治:化痰,消散结块。适用于治疗瘰疬(主要指颈部淋巴结结核)、痰核(皮下肿起如核的结块)、颈项或肌表局部结核,咽干。
制成中成药
参贝北瓜膏
功能与主治:益气健脾,润肺止咳,化痰平喘。用于治疗气阴两虚,痰浊阻滞于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多,津液不足。
清肺抑火丸
功能与主治:清肺止咳,化痰通便。用于治疗痰热阻滞于肺引起的咳嗽,痰黄稠黏,口干咽痛,大便干燥。
橘红丸(片、颗粒、胶囊)
功能与主治:清肺,化痰,止咳。用于治疗痰热咳嗽,痰多,痰黄黏稠,胸闷口干。
金贝痰咳清颗粒
功能与主治:清肺止咳,化痰平喘。用于治疗痰热阻滞于肺引起的咳嗽咯痰,痰黄黏稠,喘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上述证候者。
乳核内消液
功能与主治:疏肝活血,软坚散结(软化并消散坚硬的结块)。用于治疗经期乳房胀痛有块,月经不调或经量少、经血颜色紫暗且有结块,还可用于治疗乳腺增生。
药膳食疗
燥热伤肺,或热病后期,肺阴损伤,干咳无痰等
桑叶10克,杏仁、沙参各5克,浙贝母3克,梨皮15克。
煎取汤汁,调入冰糖10克,搅匀,代茶饮用。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浙贝母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浙贝母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本品应按照医生叮嘱的剂量和疗程使用,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浙贝母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根据中医十八反理论,浙贝母不宜与
川乌、制川乌、
草乌、制草乌、
附子同用。如果您正在服用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或者其他药物,请务必提前告知医生。
本品味苦性寒,性质滑利,风寒或寒痰咳嗽者忌服;脾胃虚寒,大便稀者慎服。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浙贝母与川贝母
二者作用基本相同,都能清热化痰止咳,消散结块,消肿。
然而浙贝母味苦,性寒,擅于清肺化痰,适合治疗风热之邪侵犯肺脏,或痰热郁阻于肺引起的咳嗽,痰黄。
川贝母味甘,性微寒,擅于润肺止咳,适合治疗肺热燥咳及虚劳引起的咳嗽。
至于清热与消散结块的作用,虽然二者都有,但浙贝母药效更佳。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