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蓄血发黄者、血虚萎黄者以及脾胃虚寒者慎用
中药介绍
茵陈(Virgate Wormwood Herb)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常被制成各种中成药,用于治疗
黄疸尿少、温暑湿、湿疮瘙痒等疾病。
主要药性
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陕西、山西、河北。
春季幼苗高6~10厘米时釆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 切段。
以幼嫩、绵软、色灰白、香气浓者为佳。
性状特征
炮制后茵陈幼苗多为蜷缩团状,全株密被白毛、灰绿色,绵软如绒。
茎长7~10厘米,基部较粗,完整的叶多具柄,与细茎相连,叶片分裂成丝状,绵软如茸。
储存方法
储存在阴凉干燥处。注意防潮。
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疽。”
《名医别录》:“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痛,去伏瘕。”
《医学入门》:“消遍身疮疥。。
治疗功效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主治病证
作用分析
清利湿热
茵陈味苦,能降泄体内的逆气,性微寒,能清退体内的热气,是临床常用于治疗脾胃湿热病症的专药。
茵陈气味清香,能够清利湿热,因此可治疗湿温暑湿引起的湿疹瘙痒。
利胆退黄
茵陈擅长清利肝胆湿热,治疗胆腑郁热所致的阳黄与寒湿郁滞脾胃所致的阴黄,症状表现为全身发黄、小便量少而颜色深,是临床常用来治疗湿病黄疸的药物。
临床应用
黄疸
湿疮瘙痒
治疗湿热内蕴所致的湿疮瘙痒、风痒瘾疹,可单味煎汤外洗,或与
黄柏、
苦参、
地肤子等同用。
湿温暑湿
治疗外感湿温或者暑湿,症见身体发热、疲倦、胸闷腹胀、小便不畅,常与
滑石、黄苓、
木通等药同用。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茵陈具有抗
肝损伤、利胆、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及镇痛等药理作用。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茵陈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
用法用量
茵陈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6~15克。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除去残根和杂质,搓碎或切碎。绵茵陈筛去灰屑。
常见配伍
茵陈配附子
茵陈味苦能降泄体内逆气,有清热祛湿的功效,是临床治疗
黄疸的常用药物;
附子大辛大热,善于温肾暖脾。
二药配用,茵陈在利湿退黄的功效基础上加上附子的温热性质,可以温阳祛寒,治疗寒湿黄疸。
适用于阴黄,症状表现为面黄晦暗、胸痞脘胀、易疲劳、怕冷、大便不成形等。
茵陈配大黄
茵陈味苦而性凉,善于清热利湿, 利胆退黄,为临床退黄重要的常用药;
大黄味苦性寒,善于泻火通便。
二药配用,可使湿热从大小便排岀,并且能加强清热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黄疸初起、热重于湿的症状。
茵陈配泽泻
二药合用,有利湿退黄的功效,并且使利水的功效增强,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湿重于热,并且合并有小便排出困难的症状。
组成方剂
茵陈蒿汤
药物组成:茵陈、栀子、大黄。
功能与主治:清热,利湿,退黄。适用于治疗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或只有头面汗出、口渴想喝水、恶心呕吐、腹微满、小便量少而颜色黄、大便不爽或秘结等病症。
茵陈五苓散
功能与主治:利湿退黄。适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湿重于热、小便排出不畅等病症。
茵陈四逆汤
功能与主治:温里助阳,利湿退黄。适用于治疗阴黄、黄色晦暗、皮肤冷、背部畏寒、手足不温、身体沉重、易疲倦、饮食减少、口不渴或喜喝热饮、大便不成形等病症。
制成中成药
茵莲清肝合剂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化湿和胃,舒肝活血。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所致的腹部胀痛或刺痛、口苦、尿黄、 食欲不振、身体乏力;
病毒性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黄疸肝炎丸
功能与主治:舒肝理气,利胆退黄。用于肝气不舒、湿热蕴结于体内所致的黄疸,症见皮肤发黄、胸部和胁肋部胀痛、小便量少且颜色深黄;急性肝炎、
胆囊炎见上述证候者。
苦黄注射液
功能与主治:疏肝清热,利湿退黄。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所致的黄疸,症见面部和眼部黄染、胸部和胁肋部胀满、乏力、食欲不振;急慢性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茵陈五苓丸
药物组成:茵陈、茯苓、白术(炒)、泽泻、猪苓、肉桂。
功能与主治:清湿热,利小便。用于治疗肝胆湿热、脾肺郁结所致的黄疸,症见皮肤和眼目发黄、腹部和胃脘部胀满、小便不通畅。
茵栀黄口服液
药物组成: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
黄芩提取物、
金银花提取物。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所致的黄疸,症见头面眼目发黄、胸胁胀满疼痛、恶心呕吐、小便量少而颜色深黄;急慢性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茵陈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茵陈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脾虚血亏所致虚黄、萎黄的患者不宜使用茵陈,脾胃虚寒者也应谨慎使用茵陈,以确保临床疗效、用药安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茵陈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脾虚血亏所致的虚黄、萎黄患者都不宜使用,脾胃虚寒者也应谨慎使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如果您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请务必提前告知医生。
鉴别用药
茵陈与青蒿
两者均气味芳香,能清湿热,均可应用于湿热黄疽、湿温、暑湿等病症。
茵陈主入脾、胃经,能利胆退黄,是治疗湿热
黄疸的主要药物,也能用于治疗湿疮瘙痒。
青蒿主入肝、胆经,善于清退虚热,凉血除蒸,治疗阴虚发热,热气如同从骨内向外散发,又能清泄暑温火热,是治疗阴虚发热、
疟疾往来寒热及暑温发热的常用药物。
茵陈与栀子
两者均能清利肝胆湿热,退黄疸,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所致的黄疸,常相须使用。
茵陈味苦,性微寒,善于清退肝胆二经的湿热,以清热、利湿、退黄为专长,用于治疗湿热所致黄疸、湿疹、湿疮等疾病。
栀子味苦,性寒,善于清泻三焦火,清心火,除烦,又能凉血解毒,可以用于治疗热病所致的烦闷,热邪入于血中所致的吐血和鼻出血,以及热毒所致的疮疡等疾病。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