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清肝明目,和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
菥蓂是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中成药中
如果有菥蓂过敏史,则禁止使用
中药介绍
菥蓂为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干燥的地上部分。
常被制成各种中成药,用于治疗肝经热盛引起的目赤肿痛,大肠湿热引起的急性阑尾炎,以及热毒引起的皮肤红肿热痛等疾病。
主要药性
味辛,性微寒。归肝、胃、大肠经。
产地选材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北、安徽等地。
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除去杂质,干燥。
性状特征
为不规则形的段,茎、叶、果混合,茎呈圆柱形,黄绿色或灰黄色,有细棱线,质脆,切面中部有髓。形,长20〜40cm,直径0.2〜0.5cm;表面黄绿色或灰黄色,有细纵棱线;质脆,易折断,断面髓部白色。卵圆形而扁平,直径0.5-1.3cm;有细果梗,长约1cm;果实内分2室,中间有纵隔膜,每室种子5〜7粒。种子扁卵圆形。
叶互生,多脱落,黄绿色。果实卵圆形而扁平,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边缘有翅。气微,味淡。
储存方法
储存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古籍记载
《纲目》:“和中益气,利肝明目。”
《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阑尾炎,肺脓疡,痈疖肿毒,丹毒,子宫内膜炎,白带,
肾炎,
肝硬化腹水,小儿消化不良。”
《福建药物志》:“行气和血,利尿消肿。主治产后瘀血痛,肝硬化腹水。。
治疗功效
清肝明目,和中利湿,解毒消肿。
主治病证
目赤肿痛,脘腹胀痛,胁痛,肠痈,水肿,带下,疮疖痈肿。
作用分析
清肝明目
菥蓂味微寒,入肝经,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可以治疗肝经热盛引起的眼睛红肿疼痛以及胁肋部疼痛。
和中利湿
菥蓂味微寒,入胃经和大肠经,具有和中利湿的作用,可以治疗中焦湿热引起的胃脘和腹部胀痛,还可以治疗大肠湿热引起的急性阑尾炎以及湿热下注引起的水肿、带下相关疾病。
解毒消肿
菥蓂还具有解毒消肿的作用,可以治疗热毒炽盛引起的皮肤红肿热痛甚至溃烂等皮肤病。
临床应用
疮痈肿毒诸证
治疗咳嗽,胸痛,发热,咳吐腥臭浊痰,甚至伴有脓血,可以配伍
桔梗、鱼腥草、冬瓜仁等药物。
治疗急性阑尾炎,可以配伍
金银花、蒲公英、
赤芍等药物。
治皮肤红肿热痛,甚至溃烂,可以配伍
忍冬藤、
连翘等药物。
泄泻,痢疾及消化不良
治消化不良、胃脘和腹部胀满,可配谷
麦芽、陈皮、
鸡内金等药物。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菥蓂具有一定杀菌、促进尿酸排出的药理作用。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菥蓂中药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中成药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菥蓂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9~15克。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稍润,切段,干燥。
制成中成药
1.花红胶囊
药物组成:
一点红、白花蛇舌草、地桃花、白背桐、菥蓂、
鸡血藤、桃金娘。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瘀止痛。用于带下量多、色黄质稠、下腹胀痛等症。
2.妇炎净胶囊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调经止带。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带下病、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
附件炎、子宫内膜炎见上述证候者。
药物组成:一点红、白花蛇舌草、鸡血藤、
桃金娘根、白背叶根、地桃花、菥蓂。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祛瘀止痛。用于湿热瘀滞所致带下病、月经不调,症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小腹隐痛、腰骶酸痛、经行腹痛;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见上述证候者。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菥蓂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菥蓂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菥蓂暂无配伍禁忌,使用应遵医嘱,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如果有菥蓂过敏史,则禁止使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