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祛风除湿、通络定痛的功效
炮制后可以入药,可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孕妇、老弱、小儿及心脏病、溃疡病患者禁用;本品有大毒,务必遵医嘱用药
中药介绍
雪上
一枝蒿(Shortstalk Monkshood Root)为毛莨科植物雪上一枝蒿的干燥块根。
本品多生长在高山雪线以上,茎直立,不分枝(或有分枝),叶子分裂,形似艾蒿,因此得名“雪上一枝蒿”。
用于制成各种中成药,可治疗风湿痹痛,跌打伤痛等。
主要药性
味苦、辛,性温。归肝经。有大毒。
产地选材
主产于云南、四川。
秋末冬初釆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以断面呈白色、粉性足者为佳。
性状特征
呈长圆柱形或圆柱形,长3~8厘米,直径0.5~2厘米。表面呈黑褐色或黄褐色,有细纵皱纹及须根痕。质地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呈白色,具有粉性,有黑褐色环。香味轻微,味苦、麻。
储存方法
储存在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虫蛀。
古籍记载
《四川中药志》:“麻醉镇痛,除湿消肿。治顽固性风湿性关节剧痛,疗劳伤、跌扑损伤,肢体疼痛及无名肿毒。”
《云南中药志》:“用于骨折肿痛,胃痛,痛经。。
治疗功效
祛风除湿,通络定痛。
主治病证
风湿痹痛,跌打伤痛。
作用分析
雪上
一枝蒿性味苦燥、辛散,有温通的作用,且性质猛烈,善于走窜,能祛风湿,活血脉,尤其擅长止痛,常用于治疗风湿之邪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以及跌打伤痛等。
临床应用
疼痛证
用于治疗风湿痹痛、
神经痛、牙痛、跌打损伤、术后疼痛及晚期癌肿疼痛等,可以单用本品研末服,或泡酒外擦。
疮疡肿毒
用于治疗毒虫及毒蛇咬伤、蜂叮等症,可单用本品,或配伍其他中药研末,内服或外敷。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雪上一枝蒿具有镇痛、抗炎等药理作用。
雪上
一枝蒿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中成药等。
用法用量
雪上一枝蒿口服常用量一次0.025~0.05克。极量,一次0.07克。
本品内服为研末服用,外用可浸酒涂擦,或研末调和后外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多饭后服,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
雪上一枝蒿有大毒,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炮制方法
用清水浸漂7天,每日换水2次,直至中心软透后切片,放置蒸笼内蒸2~3小时,取出晒干。
再用热猪油拌和,炒透入药,或用湿纸包裹,放置炭火旁煨透,去掉纸,浸入童便中一昼夜,取出,漂净晒干。
制成中成药
雪上一枝蒿片
药物组成:雪上一枝蒿。
功能与主治:祛风,抗炎,镇痛。用于治疗风湿疼痛,关节炎,跌打损伤等。
雪上一枝蒿速效止痛搽剂
功能与主治: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用于治疗跌打损伤 (软组织扭伤、挫伤等)和各种关节痛。
骨痛灵酊
功能与主治:温经散寒,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风寒瘀阻证,症状表现为筋骨肌肉疼痛麻木,关节活动功能异常,活动受限者。
伤痛酊
三七伤药颗粒(胶囊、片)
功能与主治:舒筋活血,散瘀止痛。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瘀阻,关节麻木疼痛;急慢性扭损伤、
神经痛见上述证候者。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雪上
一枝蒿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雪上一枝蒿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雪上一枝蒿不宜与
半夏、瓜蒌、
天花粉、
川贝母等同用, 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雪上一枝蒿有大毒,内服须严格控制剂量。
特殊人群
具体用药需咨询医生,切勿自行用药。
用药禁忌
有雪上一枝蒿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不良反应
雪上一枝蒿有大毒,主要毒性成分为乌头碱,未经炮制,不宜内服。
本品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
中毒症状可表现为流口水,呕吐,腹痛,心律失常,血压下降,休克,呼吸困难或昏迷抽搐,可因循环和呼吸衰竭而死。
鉴别用药
雪上一枝蒿与制川乌
二者均味辛、苦,都具有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风湿之邪引起的肢体筋骨麻木痹痛,跌打伤痛等。
雪上一枝蒿活血止痛的功效较好,适用于治疗多种疼痛。
川乌辛热的性质较强,尤其多用于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肢体筋骨麻木疼痛,心腹冷痛,寒疝疼痛,并能温暖脏腑,散寒止痛,温里止痛的功效比其他药更显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