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个蜜蜂蛰伤很少引起全身症状,仅有轻微局部症状,无需特殊处理。若为蜂群或黄蜂蛰伤,则可能引起全身中毒反应。
蜂毒内含有蚁酸、神经毒素、磷脂酶A、透明质酸等过敏原。蜂尾部末端有一对毒囊和一根毒刺,毒刺刺入皮肤时即将蜂毒注入伤者体内。若为蜜蜂蛰伤,其毒刺留于刺伤处,黄蜂蛰伤人后其毒刺可收回,继续蛰人。蜂毒进入人体后,可与体内的免疫球蛋白结合,产生一系列反应,从而引起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压下降。
1.轻度
轻度蜂蛰伤后仅表现为蛰伤局部红肿、疼痛、瘙痒、少数有水疱或皮肤坏死。一般来说,数小时后症状即可消失、自愈。
2.重度
蛰伤重者可迅速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有发热、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以至
肌肉痉挛、昏迷,甚至休克、
肺水肿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后可因心脏、呼吸麻痹而死亡。
部分对蜂毒过敏的患者,在蛰伤后可立即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哮喘、甚至
支气管痉挛,重者可因过敏性休克、窒息而死亡。
1.局部处理
伤口残留毒刺的立即拔出或用针挑出,但勿挤压蛰伤处,以免增加毒液的吸收。如为蜜蜂蛰伤,因其毒液为酸性,可用肥皂水、3%氨水或5%碳酸氢钠液涂敷蛰伤局部;黄蜂
蜂毒与蜜蜂蜂毒不一样,为弱碱性,所以局部可用食醋或1%醋酸擦洗伤处;
2.止痛
蛰伤局部疼痛剧烈时可在伤口近心端皮下注射盐酸吐根碱30毫克;
3.全身症状处理
轻者可口服抗组胺药;重者皮下注射或肌注1∶1000
肾上腺素0.5~1毫升或静脉滴注
氢化可的松100~200毫克或
地塞米松5~10毫克。
4.休克处理
如因过敏性休克发生心跳呼吸停止的则应进行
心肺复苏。
蜂蜇伤了怎么消肿止痛
蜂蜇伤了之后的消肿止痛方法因蜂蜇伤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别。
蜂蛰伤后要先检查伤口,如有尾刺要先用无菌针头挑挑出或者用嘴吸出尾刺,然后根据蜂蛰伤的种类进行进一步处理。
如果是蜜蜂蜇伤,因为蜜蜂的毒液是酸性的,可以用肥皂水或者5%的碳酸氢钠溶液等弱碱性液体冲洗伤口,中和毒素;如果是黄蜂蜇伤,因其毒液呈碱性,可用食醋或者1%醋酸等弱酸性液体来中和毒液。
如果仍有局部红肿,可用炉甘石洗剂或者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等药膏均匀涂抹患处,如果伴有严重的水肿可以湿敷3%硼酸溶液。这些外用药对蜂蜇伤后的皮肤有较好的消肿止痛作用。
蜂蜇伤如果情况严重或者蜂的毒性较强,应立即就医,遵医嘱治疗。
蜂蜇伤七八天还疼怎么处理
蜂蜇伤七八天还疼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蜂蜇伤七八天还疼,需要仔细检查伤口,若皮肤上可见一小黑点,说明尾刺尚在伤口内,可用针尖或镊子挑出,随后使用盐水清洗,碘伏消毒以去除蜂毒,消除感染。切记禁用碘酒或红药水搽抹,会加重伤口肿胀。
建议患者使用冰袋或冰毛巾对蜇伤的部位进行每天早晚两次的冷敷,能够减少毒素的吸收,加速血液的循环,从而缓解患者的胀痛感。
对疼痛感较强烈的患者而言,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镇痛药,若局部红肿还可外用碘伏消除炎症。同时,还需对蜇伤的部位进行彻底的清理,治疗过程中尽量避免伤口接触水。
蜂蜇伤七八天的患者需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对症治疗,避免耽误病程,加重病情。
马蜂蜇伤后如何处理
马蜂蛰伤后的处理包括立即脱离危险环境,仔细观察蛰伤处有无蜂刺,局部处理,过敏性休克者抗过敏,抗休克等。
1.立即脱离危险环境:被马蜂蛰伤后应该立即离开蜂窝,蜂群等危险环境,以免继续被蛰伤。
2.仔细观察蛰伤处有无蜂刺残留:马蜂蜇伤很少有蜂刺残留,如有应及时拔除,以免毒素进入体内过多,症状加重。
3.局部处理:马蜂蛰伤后最好用肥皂水等碱性水冲洗,减少蜂毒吸收。蜇伤后往往出现局部红肿,并有扩散可能,可以采取拔火罐,利用负压原理将蜂毒排出。也可以局部使用利多卡因和糜蛋白酶等药物局部封闭中和毒素。
4.过敏性休克的处理:如果对蜂毒过敏,有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需要立即抢救,给予肾上腺素抗休克,抗过敏,必要时配合激素类药物等。如果病情平稳,可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药物治疗,还可以服用季德胜蛇药片治疗。
马蜂蛰伤后可就医遵医嘱处理,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