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祛风通络、温中止痛、利湿止泻的功效
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对香茅过敏的人禁用
中药介绍
香茅取自禾本科植物香茅的干燥全草。
常被制成各种中成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疼痛、泄泻、跌打损伤等。
主要药性
味甘、辛,性温。归肺、胃、脾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台湾、浙江、上海等地,秋季采割,洗净后晒干。
性状特征
叶片条形,两面粗糙,呈灰白色。叶鞘光滑,叶舌厚,鳞片状。全体具有柠檬香气。
储存方法
储存在干燥容器内,放在阴凉干燥处,防蛀。
古籍记载
《本草拾遗》:“味甘,平。。
治疗功效
祛风通络,温中止痛,利湿止泻。
主治病证
外感风寒疼痛,头身疼痛,风湿痹痛,脘腹冷痛,泄泻,跌打损伤,水肿。
作用分析
祛风通络
香茅味辛行散,归肺、胃、脾经,可以祛风通络。
能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各类疼痛、跌打损伤。
温中止痛
香茅味甘,性温,可以温补阳气,祛除寒邪。
能用于治疗阳气亏虚、寒邪凝滞引起的疼痛类疾病,如腹部冷痛等。
利湿止泻
香茅味甘、辛,性温,可以归肺、胃、脾经,肺可以通调水道,脾可以运化水湿。
能用于治疗水湿内盛引起的泄泻、水肿等。
临床应用
寒湿疼痛
治疗风寒湿痹,全身疼痛,可以单用本药煎水洗澡,也可以配伍
独活、
牛膝等。
跌打损伤,瘀滞疼痛
本品可散跌打损伤的瘀血,通经止痛,单用可用于跌打损伤。
心气病,胃病,肺病
本品可用于治疗胃中不适,单用煎水当茶服。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香茅具有抗菌、抗炎、降压等药理作用。
香茅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香茅的功效为祛风通络(祛除风邪,疏通经络),温中止痛(通过温暖脾胃来缓解疼痛),止泻;作用是主治感冒头身疼痛,风寒湿痹(风、寒、湿三种邪气侵犯人体导致肢体麻痹),脘腹冷痛(胃脘和腹部感到寒冷疼痛)等病症。
香茅属于中药,为禾本科植物香茅的全草。香茅具有祛风通络(祛除风邪、疏通经络),温中(温暖中焦)止痛,止泻之功效。用于感冒头身疼痛,风寒湿痹(风寒湿邪痹阻经络引起的疼痛),脘腹冷痛(胃脘部和腹部寒冷疼痛),泄泻,跌打损伤等病症。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禁忌证尚不明确。注意事项尚不明确。个人切勿盲目使用。
如需用药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擅自用药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香茅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香茅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1~6克,外用可以适量煎水洗或者研末敷。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以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清洗后,干燥。
组成方剂
槐白皮汤(《圣惠》)
功能主治:化毒气,散脓汁,生肌肉,止疼痛。适用于疽疮。
制成中成药
香青百草油搽剂
药物组成:香茅油、水杨酸甲酯、松节油、樟油、薄荷素油、薄荷脑、丁香油。
功能主治:驱风止痛,解毒止痒。用于辅助治疗关节疼痛,感冒头痛,跌打损伤,蚊虫叮咬。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香茅时,需要关注其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香茅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