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清热解毒、排脓、通淋的功效
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疮疡无脓者勿用
中药介绍
雾水葛取自荨麻科雾水葛属植物雾水葛的带根全草。
用于治疗疮疡痈疽,乳痈,风火牙痛等病症。
主要药性
味甘、淡、性寒。归脾、大肠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甘肃、台湾等地。
生于潮湿的山地、沟边和路旁或低山灌木丛中或疏林中。
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洗净晒干备用。
性状特征
干嫩带根全草,根系细小,主茎短,分枝披散,疏被毛,红棕色。叶膜质而脆,易碎,叶柄纤细。
气微、味淡。
储存方法
储存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古籍记载
《生药性备要》:“散痈疽(原作疳)大毒疮,消毒。治乳痈乳岩,用根捶片糖敷之,又能凉血。”“止牙痛,捶汁和水含之。”
《岭南采药录》:“取茎叶捣烂,敷痈疽及火疮,消肿散毒排脓。”“又能治白浊,湿热痢,取其根煎服。牙痛,煎水含之。”
《广东中药》:“解毒,去湿,敷疮有吸脓之功。治风火牙痛,眼热,吐血。。
治疗功效
清热解毒,排脓,通淋。
主治病证
疮疡痈疽,乳痈,风火牙痛,痢疾,泄泻,淋证,白浊。
作用分析
清热解毒
雾水葛味淡渗湿,寒能清热解毒。
擅长治疗湿热痢疾引起的泻下
脓血便、腹痛、大便急迫、便时肛管有沉重下坠感及便后伴有大便未排尽的感觉、肛门灼热、大便颜色黄褐而臭、小便量少且颜色深黄等症。
排脓
雾水葛性寒,可解毒排脓、清热消肿,是散毒拔脓的圣药。
擅长治疗乳痈(乳房红肿疼痛,乳汁排出不畅,最终形成的化脓性疾病)、疮痈疖肿已经成脓的病症、肿胀疼痛及
牙龈红肿、淋巴肿痛、牙根疼痛。
通淋
雾水葛味淡、性寒,可清热凉血,淡渗利尿。
擅长治疗小便频、尿量少、不通畅、小便淋沥不尽或尿浊。
凉血止血
雾水葛性寒,可凉血止血。
擅长治疗吐血、尿血。
临床应用
硬皮病
治疗时可与葫芦茶叶同用,取雾水葛叶、葫芦茶叶与食盐捣烂外敷,并用雾水葛茎和葫芦茶煎水洗擦。
外伤骨折(复位后,小夹板固定)、痈疮
治疗时单独使用,取雾水葛鲜叶适量,捣烂敷在患处,或用干粉调酒包敷在患处。
疖肿
治疗时可与
一点红同用,取鲜雾水葛、鲜一点红各适量一起捣烂,敷在患处。
乳腺炎
治疗时可与犁头草、木芙蓉、蒲公英同用,取鲜雾水葛、鲜犁头草、鲜木芙蓉、鲜蒲公英各适量,一起捣烂,敷在患处。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雾水葛具有控制血糖、抗炎镇痛、抗皮肤感染等药理作用。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雾水葛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于方剂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雾水葛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15~30克。鲜品加倍。
外用捣敷;或捣汁含漱。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取带根全草,洗净,晒干。
组成方剂
参茸丸
功能与主治:补气养血,壮阳添精。适用于气血衰弱、体弱精神疲倦、气短无力、腰膝酸痛、反应迟钝、健忘、自汗、头晕目眩、失眠、心悸、消化不良、大便稀薄不成形以及肾虚阳痿,遗精滑精等病症。
龟龄集
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肾,助阳填精。适用于阳虚气弱、盗汗遗精、肌肉骨骼疲乏无力、行走困难、头昏眼花、神经衰弱,以及妇女气虚血寒等病症。
制成中成药
雾水葛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目前较少应用于中成药中。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雾水葛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雾水葛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疮疡无脓者勿用,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疮疡无脓者勿用,易增加疼痛感。
有雾水葛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人参与雾水葛
雾水葛的主根部饱满,形状与人参相似,临床用药时需加以区分。
雾水葛的带根全草,根系细小,主茎短,分枝披散,疏被毛,红棕色。叶膜质而脆,易碎,叶柄纤细。气微、味淡。
人参的切面淡黄白色或类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性裂隙。体轻,质脆。香气特异,味微苦、甘。
雾水葛具有清热解毒、排脓、通淋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疮疡痈疽、乳痈、风火牙痛等。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