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活血祛瘀、泻火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中成药中
孕妇忌用
中药介绍
土
牛膝(Twotooth Achyranthes Root)为苋科牛膝属植物牛膝的野生种及柳叶牛膝、粗毛牛膝、钝叶土牛膝的根及根茎。
用于治疗闭经,咽喉肿痛,淋证等。
主要药性
味甘、微苦、微酸,性寒。归肝、肾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陕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等地。
以粗壮、皮细、不带地上部分及须根者为佳。
性状特征
根茎呈圆柱状,灰棕色,上端有茎基残留,周围着生多数粗细不一的根。
根呈长圆柱形,略弯曲,表面呈淡灰棕色,有细密的纵皱纹。
质地稍柔软,干透后易折断,断面呈黄棕色,可见成圈状散列的维管束。
香味轻微,味微甜。
储存方法
储存在干燥容器内,放置阴凉干燥处,防霉变,防泛油。
古籍记载
《本草图经》:“(土牛膝)治妇人血块。”
《滇南本草》:“(土牛膝)行十二经络,破瘀血血块,凉血热。”
《纲目拾遗》:“(土牛膝)活血化瘀,宽筋,理跌打损伤。治破伤风,七十二般恶疾。。
治疗功效
活血祛瘀,泻火解毒,利尿通淋。
主治病证
闭经,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痢疾,白喉,咽喉肿痛,疮痈,淋证,水肿。
作用分析
活血祛瘀
土
牛膝性寒,能疏通十二经络,具有散瘀血、消除血块、清凉血热的作用,可治疗血瘀血滞引起的闭经。
土牛膝外用也可治疗跌打损伤,肢体筋骨麻木疼痛等。
泻火解毒
土牛膝味苦,性寒,能清泄火热,具有解毒的作用,可治疗热毒引起的痢疾,咽喉肿痛,疮痈疔疖等。
利尿通淋
土牛膝入肾经,可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水液滞留体内、泛溢肌肤,多表现为水肿。
本品还可治疗肾虚引起的多种淋证,表现为小便次数增加,排尿时淋漓不畅,尿道涩痛,严重者腰腹拘紧疼痛等。
临床应用
闭经,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
治风湿关节痛,肢体麻木,可配伍猪脚,用酒、水各半煎服。
治跌打损伤,可用土牛膝捣烂外敷伤处。
咽喉肿痛,痢疾,疮痈
治扁桃体炎,咽喉肿痛,可配伍百两金根、
冰片,一起研成极细的粉末,喷喉。
治痢疾,可配伍地桃花根、
车前草、
青蒿,煎汤,用蜜糖冲服。
治烂疮长久不愈,可用土牛膝与盐泥捣烂,敷于患处。
淋证
治石淋,表现为小便中排出砂石,或小便突然中断,尿道疼痛,腰腹部绞痛难忍,可配伍
麝香、
乳香。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土牛膝有抗生育、兴奋子宫、抗炎等药理作用。
土
牛膝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土牛膝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9~15克。
新鲜的土牛膝,用量可达到30~60克。
外用适量,可捣烂外敷患处,或捣汁滴耳,或研末吹喉。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去除杂质,洗净,喷淋清水,使水分缓缓进入药材内部,再切斜薄片或不规则的段状,干燥。
制成中成药
咽喉清口服液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用于治疗肺胃实热引起的咽部红肿,咽痛,发热,口渴,便秘;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见上述证候者。
金乌骨通胶囊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用于治疗肝肾不足,风寒湿痹、骨质增生引起的腰腿酸痛,肢体麻木等症。
东梅止咳颗粒
功能与主治:祛痰,止咳,疏风清热。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咳嗽多痰,支气管炎。
复方无花果含片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治疗风热证及肺胃蕴热证,表现为咽痛,咽干,灼热,口渴总想饮水,发热或轻微怕冷,食欲不振,大便干;急性咽炎及
慢性咽炎急性发作期见上述证候者。
药膳食疗
小儿扁桃体炎
土牛膝30克、板蓝根30克。
先将土牛膝、板蓝根分别拣出杂质,洗净,晒干后切碎,一起放入砂锅,加水浸泡片刻,再用中火煎煮20分钟,用干净的纱布过滤取汁。早晚分2次代茶饮用。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土
牛膝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土牛膝与其他药物有可能混淆,需要注意鉴别。
本品应按照医生叮嘱的剂量和疗程使用,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
特殊人群
孕妇忌用。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土牛膝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土牛膝与川牛膝
土牛膝与
川牛膝都来源于苋科植物,虽名称近似,但二者功效主治有所差异。
土牛膝具有活血散瘀,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多用于治疗闭经、风湿痹痛、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等病症。
而川牛膝则擅于祛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多用于治疗闭经、痛经、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下肢痿软痉挛不能行走、血尿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