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血、消积的功效
炮制后可以入药,可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孕妇禁服,老弱气虚者慎服
中药介绍
铁苋菜(Annual Copperleaf)是大戟科植物铁苋菜的干燥全草。
本品形似苋菜,但茎叶粗糙,一般不食用,因此称为“铁苋菜”;可治疗多种出血证,得名“血见愁”;其果实呈球形,类似于珍珠藏于蚌状的苞片内,也称为“海蚌含珠”。
用于治疗痢疾,吐血,皮炎湿疹等。
主要药性
味苦。涩,性凉。归心、肺、大肠、小肠经。
产地选材
铁苋菜主要为野生,生于山坡、沟边、路旁、田野。全国各地广泛分布,尤其以长江流域出产较多。
性状特征
长20~40厘米,全体覆盖灰白色细柔毛,粗茎近端无毛。
根有较多分枝,呈淡黄棕色,茎近似圆柱形,有分枝,表面呈黄棕色或黄绿色,有纵条纹,质地较硬,易折断,断面呈黄白色,有髓或中空。
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状菱形,长2.5~5.5厘米,宽1.2~3厘米,黄绿色,边缘有钝齿,两面略粗糙。
花序腋生,苞片呈三角状肾形,闭合时形态像蚌。蒴果小,呈三角状扁圆形,香味轻微,味淡。以质地较硬、断面呈黄白色为佳。
储存方法
放置干燥处。
古籍记载
《植物名实图考》:“人苋,盖苋之通称。北地以色青黑而茎硬者当之,一名铁苋。叶极粗涩,不中食,为刀创要药,其花有两片,承一、二圆蒂,渐出小茎,结子甚细,江西俗呼海蚌含珠,又曰撮斗撮金珠,皆肖其形。”
《草木便方》:“止泻痢,治虚热,牙痛腮肿,二便热结。”
《天宝本草》:“利水通淋,走小肠,红痢煎酒下,白痢用茶下。。
治疗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血,消积。
主治病证
肠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治痈疖疮疡,皮炎湿疹,小儿疳积。
作用分析
收敛止血
铁苋菜味涩,具有收敛的性质,可以收敛止血,用于治疗多种吐血证,例如吐血,
咯血,鼻衄(鼻出血),便血,尿血,崩漏(月经量过多或点滴不止),以及外伤出血等。
利湿
铁苋菜入大肠、小肠经,可以清利肠腹的湿邪,具有较好的止泻作用,用于治疗肠炎,痢疾等。
清热解毒
铁苋菜味苦,性凉,可以清热解毒,用于治疗邪热毒盛引起的痈疽,疖肿,疮疡,以及皮炎湿疹等皮肤疾病。
消积
铁苋菜还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症见小儿形体消瘦,饮食异常,腹胀,面色差,毛发稀疏枯黄等。
临床应用
出血证
治鼻衄(鼻出血)、咯血、便血、崩漏(月经量过多或点滴不止)、外伤出血等,可配伍
侧柏叶、
茜草炭、旱莲草、
仙鹤草、
地榆、
甘草等。
治外伤出血,可以研末外敷,也可用适量新鲜的铁苋菜,捣烂后外敷,可起到一定的辅助止血作用。
肠炎,痢疾
皮炎
治皮炎,可配伍
小蓟、旱莲草等,研成细末,外扑患处;或用新鲜的铁苋菜洗净,捣烂,外敷患处。
疳积
治疳积,可用新鲜的铁苋菜和猪肝一同煎煮食用。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铁苋菜有止血、止咳、抗菌、保护肠组织、平喘等药理作用。
铁苋菜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于中成药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铁苋菜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10~15克。
新鲜的铁苋菜用量30~60克。
本品还可以研末服用,每次3克,每日2~3次。
外用适量,用水煎煮后熏洗患处,或用新鲜的铁苋菜捣烂,外敷患处。
炮制方法
夏、秋二季采收,去除残根等杂质,喷淋清水,使药物稍浸润,切长段,干燥,筛去灰屑。
制成中成药
灯心止血糖浆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淡渗利湿,收敛止血。用于治疗痔疮出血、鼻出血、
消化道出血、产后恶露不净、计划生育术后阴道出血以及
血小板减少等症。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铁苋菜时,需要关注其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
铁苋菜孕妇禁服,老弱气虚者慎服,或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孕妇禁服,老弱气虚者慎服。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铁苋菜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