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宫颈病变,低级别病变大多可自然消退,高级别病变有癌变潜能
常无特殊症状,可见宫颈接触性出血,偶见阴道排液
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持续感染、初次性生活<16岁、多性伴侣等因素相关
低级别病变可观察随访,子宫颈锥切术是高级别病变的主要治疗手段
定义
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指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后,在鳞状上皮内形成病损,既往称为宫颈上皮内瘤变。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鳞状上皮内病变分为低度和高度,前者转化为恶性肿瘤的风险较低,后者若不及时治疗,复发或转化为浸润癌的风险较高。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病变,其中宫颈高级别病变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具有癌变风险。
分型
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细胞轻度异常,癌变风险低,多数自然消退,但也有可能发展为高级别病变。
子宫颈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细胞明显异常,有发展为宫颈癌风险,需手术治疗。
CIN(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什么
CIN(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种癌前病变,分为轻度不典型增生(Ⅰ级)、中度不典型增生(Ⅱ级)以及重度不典型增生(Ⅲ级)。
CIN(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病因可能与HPV病毒、吸烟、微生物感染、内源性与外源性免疫缺陷等因素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白带带血,接触性出血,宫颈肥大、充血、糜烂、息肉等慢性宫颈炎。不同分期其治疗方式不同,具体如下:
1.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可采用随诊观察,定期复查,如果发现病情进展,及时处理。
2.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大部分Ⅱ级病变是进展的,一般推荐及时治疗,术后定期复查。
3.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推荐手术治疗,术后定期复查细胞学及HPV检测。
CIN(宫颈上皮内瘤变)有发展至宫颈癌的可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很重要,因此一旦发现,建议及时医院就诊,明确分期,行针对性治疗。
致病原因
子宫颈上皮中存在具有增殖潜能的细胞,这些细胞在受到外界刺激后会增殖、分化成正常的宫颈
鳞状上皮细胞。
如果受到致病因素影响,增殖分化会向异常方向发展。比如细胞被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后,细胞内的抑癌基因功能被抑制,最终可演变为癌细胞。
易患因素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与HPV感染、多个性伴侣、吸烟、性生活过早(<16岁)、性传播疾病、经济状况低下、口服避孕药和免疫抑制等因素相关。
主要症状
本病可无特殊症状,在体检行宫颈癌筛查时发现。
偶有阴道排液增多,伴或不伴臭味。
有些患者在性生活或妇产科检查后发现出血。
子宫颈检查可见:宫颈光滑,或可见局部红斑或有宫颈糜烂样表现。
就医科室
妇科
发现性生活后不明原因阴道出血,需及时就诊。
有性生活史的女性行宫颈癌筛查,检查结果发现异常者,及时妇科就诊。
阴道镜门诊
部分医院开设阴道镜门诊,已经在宫颈癌筛查中发现异常,需要行
阴道镜检查者,可选择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非月经期,阴道检查前至少3天避免阴道用药,禁性生活。
生殖器或盆腔急性炎症应治疗后再行检查。
本病的发生时间长短、反复性对于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至关重要,要尽可能详细告知发现时间、治疗和复查情况。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接触性出血:一般为性生活后有少量阴道出血,记录每次发生的时间、发生频率、出血量等。
阴道排液:阴道自行排出液体,可能有异味。
腹痛:是否曾发生下腹隐痛、坠痛等。
病史清单
宫颈锥切史:若曾行相关治疗,提供治疗经过、病理结果。
婚育史:提供关于初次性生活时间、性伴侣数、已知的性病史,妊娠及分娩的次数、时间等。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人乳头瘤病毒(HPV)+
子宫颈细胞学检查(TCT):需要提供所有的HPV和TCT检查结果,以确定TCT异常的时间、HPV感染的时间和分型。
阴道镜检查:提供相关检查结果。
诊断依据
病史
有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史、初次性生活<16岁、多性伴侣、多孕多产等本病高危因素。
临床表现
多数无特殊症状。可有
接触性出血,少数人有阴道排液。
体格检查
阴道检查:宫颈外观可光滑,或者可出现局部红斑或糜烂样表现。
实验室检查
子宫颈细胞学检查
子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早期子宫颈癌筛查的基本方法,细胞学检查特异性高,但敏感性较低。
检查方法是在阴道检查过程中,用子宫颈刷刷取宫颈及宫颈管的细胞,并利用薄层液基细胞学(TCT)制备切片和观察这些细胞形态特征,判断其是否存在异常。
结论如果为 “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和恶性细胞”,说明检查无异常,其他结论代表不能确定无异常或有异常,需要进行其他检查,共同评估。
HPV检测
HPV检测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
本检查一般和TCT一起取样,用病毒核酸检测的各类手段检查是否存在HPV病毒并分型。
阴道镜检查
经过TCT、HPV的初筛,部分人需要做
阴道镜检查,进一步评估。
阴道镜检查前一般无麻醉,在门诊可完成。
检查方法是充分暴露阴道、宫颈,利用镜头光学放大可见范围,观察其表变的血管和上皮结构,如果发现可疑病变部位取活组织检查,病变好发部位暴露不充分者做宫颈管搔刮。
病理检查
子宫颈活组织检查是确诊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可靠方法。
任何肉眼可疑病灶,或阴道镜诊断为高级别病变者均应行单点或多点活检。
一般需要5-7个工作日,患者切记取结果并复诊。
鉴别诊断
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
与HPV感染相关的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表现为外阴部位皮肤
丘疹、斑点,阴道镜检查可见外阴、阴道乳头状疣。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阴道上皮内病变
与HPV感染相关的阴道鳞状上皮内病变表现为阴道黏膜的红斑、糜烂或溃疡,阴道镜检查可见外阴、阴道乳头状疣。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怎么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否突破基底膜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否突破基底膜可以通过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宫颈活组织检查、阴道镜检查等方法诊断。
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否突破基底膜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这种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的病变,但是有一定的漏诊率和误诊率。需要排除炎症对这种疾病诊断带来的干扰。
2.宫颈活组织检查: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突破基底膜最可靠的方法是宫颈活组织检查。这种检查一般在宫颈的3、6、9、12点处进行活检。这种检查方法是刮取宫颈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这样就能观察到是否突破基底膜。
3.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时,还可以通过阴道镜检查,观察疾病有无进展。若出现较大的病变,应及时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治疗目的:及时发现和治疗高级别病变,降低宫颈癌发生风险。
治疗原则: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宫颈癌和相关治疗的风险权衡。低级别病变需充分评估,随诊观察,预防发展为高级别病变;高级别病变需经手术治疗切除病变,并密切随访。
低级别病变
随访过程中病变发展或持续存在1~2年者需要进行治疗。
高级别病变
由于高级别病变发展成宫颈癌的概率较高,需要治疗。治疗方法为宫颈锥切术,没有手术条件时也可考虑物理治疗。
经子宫颈锥切确诊、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合并有其他妇科良性疾病手术指征的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也可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
妊娠合并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大部分妊娠期患者为低级别病变,仅约14%为高级别病变。妊娠期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一般仅作观察,产后6周再次复查后再处理。
治愈情况
经过充分评估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者,60%在2年内自然消退,可观察随访,无需治疗。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加重或持续感染超过两年、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需积极治疗,否则10~15年后可能发展为
宫颈浸润癌。
预后因素
性生活使用安全套、避免多性伴侣、定期行宫颈癌筛查、早期发现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充分评估、规范治疗、严格随访对预后有积极影响。
危害性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不治疗,最终可能发展为宫颈浸润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严重吗
宫颈上皮内病变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约60%会自然消退,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可发展为浸润癌,比较严重。
1.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约60%会自然消退,细胞学检查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应观察随访。在随访过程中病变发展或持续存在2年者应进行治疗。
2.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可发展为浸润癌,比较严重,需要治疗。阴道镜检查充分者可用宫颈锥切术或消融治疗,阴道镜检查不充分者易采用子宫颈锥切术。经宫颈锥切确诊、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合并其他妇科良性疾病手术指征的也可行全子宫切除术。
发现宫颈上皮内病变,建议及时检查治疗,进行HPV检查,在医生明确诊断下进行规范治疗。
宫颈上皮内瘤变三级能活多久
宫颈上皮内瘤变三级及早手术锥切处理,恢复良好,一般对于寿命并不会有明显的影响。
宫颈上皮内瘤变三级又叫CIN3级,是属于细胞已出现明显的异型性,增生的细胞大小不一, 排列紊乱,核浆比例增大,但没有出现无序增殖,还属于正常细胞范围,进展为癌症的概率很大。临床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若已发展为原位癌需在医师评估后尽早手术。
本身属于良性病变,通过锥切手术处理以后可以完全恢复,并不影响寿命,有些伴随HPV病毒感染,需要在手术以后规律抗病毒处理三个月,之后选择复查,看一下具体细胞的状况,在这之后每年定期复查。
若有不适,及时去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诊断与治疗。
日常管理
积极锻炼、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多性伴侣。
有性生活女性定期体检,每年做宫颈癌筛查,治疗阴道炎。
随诊复查
低级别病变经过充分评估,可6~12月复查阴道镜,连续2次阴性后可常规随访(体检)。
高级别病变经过宫颈锥形切除术后,病理报告切缘净,治疗彻底,常规随访20年。切缘不净,4~6月复查
子宫颈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瘤病毒(HPV)+阴道镜+宫颈管搔刮,进入新一轮评估,直至达到随访条件,或病情进展为
宫颈浸润癌。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筛查,细胞学、HPV、阴道镜肉眼所见、
宫颈活检的结果均有遗漏高级别病变的风险。患者一定要遵医嘱,层层筛查、充分评估、规避风险,尤其是各级别筛查为低级别病变异常者,千万不能抱侥幸心理,逃避检查。
预防
接种HPV疫苗
对未发生过宫颈HPV感染,或高级别病变者治愈后预防复发均有作用。
宫颈癌筛查策略
有性生活的妇女于35岁开始筛查。
TCT无异常且无高危型HPV感染者,筛查间隔3~5年。
TCT无异常,有高危型HPV感染者,1年后复查。
TCT 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HPV阳性、低级别病变及以上、HPV16和/或HPV18阳性,HPV其他高危型阳性持续1年以上,转诊阴道镜做进一步检查。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