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孕反应是指在停经6周左右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状
孕妇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乏力、食欲缺乏、偏食等症状
尚不明确,可能与孕妇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变及精神状态相关
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妊娠剧吐则需进行补液、止吐等对症治疗
定义
早孕反应是指停经6周左右开始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多可在停经12周左右自行消失。
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头晕、乏力、食欲缺乏、偏食或厌恶油腻、嗜睡等。
发病情况
少数人可没有早孕反应,大多数人一般反应不重,在停经12周左右可自然消失,偶有延至妊娠中期者。
致病原因
早孕反应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以下多方面因素相关:
性激素水平
孕妇体内性激素水平上升,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尤其是后者的快速增多,会造成各类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厌油腻等。
精神状态
孕早期孕妇心理状态的转变,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影响,会加重早孕反应症状。
维生素B6缺乏
有研究表明饮食中补充维生素B6可以缓解孕妇孕早期恶心呕吐的症状,但维生素B6缺乏与发病间的病理原因尚不明确,可定为可能的致病原因。
甲状腺功能改变
相关研究称60%孕妇在孕早期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同时孕妇呕吐的严重程度也可能与
游离甲状腺素有关。
诱发因素
常见诱发因素有刺激性气味,如油烟味、鱼腥味、大蒜味等,具体则因人而异。
也有病例报道在妊娠期使用了铁剂或
黄体酮等药物后出现早孕反应。
主要症状
恶心、呕吐
多发生于早上起床后,也可在一天内任意时间点被诱发,部分孕妇仅有恶心感而不一定诱发呕吐反射。
头晕、乏力
可能与胃肠道不适造成的进食减少,从而引起低血糖或低血压有关。
食欲不振
部分孕妇可出现短时间的食欲不振。
喜酸食
可表现为突然想要吃某种特定食物,如有些孕妇出现喜酸食的情况。
就医科室
产科
若孕妇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建议及时到产科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尽量避免接触可诱发早孕反应的食物或气味。
建议就诊时着宽松衣物,方便进行产科体检及B超检查。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呕吐症状?
呕吐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长、呕吐物及频率?
是否有头晕、食欲不振、偏食等症状?
病史清单
闻到油烟味、鱼腥味等是否会有不适?
既往怀孕期间是否出现早孕反应?
是否使用过铁剂或内分泌激素类药物?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产检B超。
诊断依据
病史
临床表现症状
在停经6周左右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多在停经12周左右自行消失。
实验室检查
血电解质
检查目的:检查孕妇血清中各离子及微量元素浓度,以排除诊断。
检查意义:早孕反应一般不伴有
电解质紊乱,如果结果异常,建议及时完善其他检查,以明确诊断。
血hCG
检查意义:可帮助了解怀孕情况及大致孕周。
注意事项:hCG>25mIU/ml一般可提示妊娠,孕6~8周hCG大概为12000~270000mIU/ml。
注意事项:相同妊娠期的妇女,hCG数值存在个体差异,测定结果供参考诊断。
产科超声
检查目的:通过超声直接确认孕妇子宫内情况。
注意事项:检查前需排空膀胱。
鉴别诊断
葡萄胎
相似点:都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不同点:葡萄胎是一种良性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主要表现为停经后阴道流血,因其可导致孕妇hCG水平迅速上升而引起强烈的类似早孕反应。临床上可通过产科体检发现子宫体积远大于孕周且可在阴道口观察到葡萄样组织,B超则有典型“落雪状”图像。
肠胃炎
相似点:都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不同点:肠胃炎常由不洁饮食引起,除呕吐外还可有腹泻、腹痛等症状,同时血液生化指标也可能由于病原体感染的影响而出现异常,hCG水平不会升高。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提高孕期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症状严重时及时对症治疗。
一般治疗
早孕反应期间注意休息及营养,少食多餐可能帮助缓解呕吐症状,同时需要注意清淡饮食,忌油腻、加工类食品。
早孕反应一般可在停经12周左右自行消失。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维生素B6
维生素B6是参与各类生化反应辅酶的重要组成成分。
补充维生素B6可有效缓解呕吐症状。
长期或过量使用时可致周围神经炎。
治愈情况
早孕反应为正常生理反应,绝大部分症状可自愈,症状严重者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后亦可治愈,预后良好。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可采用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避免油腻,多吃蔬菜水果,充分补充水分,合理搭配饮食。
生活管理
规律进行适当强度的运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并保持家庭环境干净卫生。保证充足休息和睡眠并戒烟戒酒。
心理支持
正确认识早孕反应,缓解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心理。
预防
避免长时间空腹。
尽量减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调整心态,帮助孕妇接纳和适应角色转换,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