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子宫内膜癌

更多功能

早期子宫内膜癌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癌灶局限于子宫的子宫内膜癌,属于早期子宫内膜癌
可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腹胀、下腹及腰骶部疼痛
可能与雌激素长期作用、基因突变等相关
以综合治疗为主,手术后可辅以放射治疗、化疗、激素治疗
定义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以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常见。早期子宫内膜癌一般指Ⅰ~Ⅱ期的子宫内膜癌,即病变局限在子宫,未累及子宫外组织。
大多数诊断为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通常经过手术可以达到较好的预后。
分型
临床分型
根据发病机制和生物学行为特点将子宫内膜癌分为两种类型,以Ⅰ型常见。
Ⅰ型
多见于围绝经期妇女。
其发生与雌激素持续刺激相关,常合并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疾病。伴有内膜不典型增生,进展慢。
典型组织学类型有子宫内膜样腺癌黏液腺癌,对孕激素治疗有反应。
Ⅱ型
大多发生在绝经后妇女。
与高雌激素无关,无内分泌代谢紊乱。通常为低分化、侵袭性强。
典型组织学类型有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等,对孕激素治疗通常无反应。
病理分型
根据2020年WHO分为以下各种类型:子宫内膜样癌、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未分化癌、去分化癌、混合细胞癌、癌肉瘤、其他子宫内膜癌(中肾管癌、胃型腺癌等)。其中,子宫内膜样癌最为常见。
分子生物学分型
POLE(DNA 聚合酶 ε)突变型、微卫星不稳定型(MSI)、低拷贝型、高拷贝型。
该分子分型对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OLE突变型预后最好,而高拷贝型预后最差。
发病情况
子宫内膜癌多见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平均年龄约55岁,近年来逐渐呈年轻化趋势。
根据我国2019年公布的报告显示,子宫内膜癌2015年发病人数约为69000例,每1万名女性约有1人患子宫内膜癌。死亡约为16000例。
在我国,子宫内膜癌是继宫颈癌之后第二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约占妇科恶性肿瘤的20%~30%。部分发达城市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已达妇科恶性肿瘤第一位。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