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月经周期明显相关的头痛
可能与雌激素水平骤降相关,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急性期使用止痛药对症治疗,若控制不佳,可在预计头痛发作前进行预防性治疗
经过积极治疗可缓解急性期症状
定义
经期头痛通常是指发生在月经期及月经期前后的头痛,与月经周期明显相关。
狭义的经期头痛是指头痛只发生在月经来潮或雌孕激素治疗撤药出血的前2天到月经发生后3天,也称单纯月经性偏头痛。
广义的经期头痛也包括可能在非经期时出现偏头痛,但一般经期中的头痛比其他时间出现的头痛持续时间更长、更严重,发作频率更高。
分类
按头痛发作与月经周期的关系分类
单纯月经性偏头痛:发生在月经或撤药出血的第1±2天,其他时间无头痛。
月经相关性偏头痛:不仅在经期发生头痛,其他时间也有头痛发作。
按头痛早期有无先兆分类
可分为有先兆经期偏头痛和无先兆经期偏头痛。先兆是指在部分患者中,头痛发生前会出现短暂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
发病情况
目前对于月经性偏头痛的流行病学数据的研究差异较大,且各亚型间患病率存在差异。研究表明,经期头痛的患病率在4%~70%,在40岁左右达到高峰,并且随着更年期的到来患病率呈下降趋势。
据估计女性中单纯月经性偏头痛的患病率为7%~35%,月经相关性偏头痛的患病率高达60%。
到目前为止,尚未有我国范围内的月经性偏头痛流行病学数据。
致病原因
经期头痛与内分泌因素和遗传相关。
诱发因素
情绪及环境因素等可诱发经期头痛。
情绪:情绪激动等。
环境因素:特殊气味、光刺激、环境过热等。
其他因素:酒精、吸烟、饥饿、睡眠障碍、颈部疼痛、晚睡、运动、性行为等。
发病机制
雌激素与5-羟色胺水平对偏头痛的影响
外周血中的5-羟色胺与雌激素水平呈正相关,雌激素水平下降则5-羟色胺水平降低,由于5-羟色胺具有维持颅外动脉能力性收缩的功能,如果浓度下降可使颅外血管扩张而出现头痛。
前列腺素释放机制
前列腺素是一种血管舒缩剂,作用于血管,可以引起血管的收缩和舒张。雌孕激素水平下降,可通过影响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促进前列腺素的生成。因此在月经来潮前以及月经期间,会出现因雌孕激素水平骤降引起的外周血的前列腺素水平升高,从而导致偏头痛发作。
但前列腺素导致偏头痛发作的机制比较复杂,并不是通过单一的机制诱发偏头痛。
中医理论
经行头痛多由气血虚弱、阴虚肝旺、肝郁气滞、血瘀、痰湿所致。
主要症状
头痛为本病主要症状。
典型表现:反复发作头痛,发作与经期相关,呈现周期性。
发生部位:一般表现为单侧头痛,以头前部、颞部、眼眶周围、太阳穴等部位为主;可局限某一部位,也可扩延至整个半侧头部。疼痛部位有血管搏动感(跳痛)。
疼痛性质:疼痛持续4~6小时以上,重者持续数天。与常规类型的偏头痛患者相比,经期头痛的疼痛程度一般较重,持续时间更长、需要的药量更多。
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头痛发作前有前驱症状,包括打哈欠次数增多、欣快感、抑郁、易激惹、食物渴求、便秘以及颈部僵硬。
先兆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先兆症状,通常持续数分钟~60分钟不等,其中以视觉先兆最为多见,一般为黑白单色的几何图形,也可表现为听觉(如耳鸣、噪音、音乐)、躯体感觉(如烧灼感、疼痛、感觉丧失)、言语或
运动障碍(如抽动或重复节律性运动)等。
伴随症状:头痛发作过程中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情绪不稳等症状,在安静、黑暗的房间中休息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
就医科室
神经内科
若首次出现头痛症状,首先应前往神经内科明确诊断及进一步治疗。
妇科
若考虑头痛与雌激素波动明显相关,或有雌孕激素治疗适应证,再前往妇科(尤其是妇科内分泌专业)进一步制定诊疗方案。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如果有监测并记录头痛与经期的关系的习惯,可将记录提供给就诊医生,以便给医生更多参考。
如果头痛剧烈,建议家属陪同就医。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头痛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发生频率如何?
每次发作是否有诱因?
头痛的部位包括哪些?
每次发作持续多长时间?
每次发作时是否有先兆症状?
头痛发作时是否用药?效果如何?
病史清单
是否有脑梗死、脑出血等神经系统疾病?
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等
脑卒中风险因素?
在哪些医院做过哪些检查?用过哪些药物?疗效如何?
是否有其他既往病史、家族史、药物过敏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电生理检查:脑电图。
影像学检查:颅脑CT、颅脑MRI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有月经性头痛家族史、偏头痛家族史。
临床表现
头痛发作持续4~72小时(未治疗,或者治疗效果不佳);
头痛发作为单侧,有搏动性,中重度头痛,日常体力活动会加重头痛;
发作过程中可能出现恶心和/或呕吐,畏光和畏声;
头痛发作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头痛仅发作于月经期的前2天到第3天左右,至少3个月经周期有2个月经周期发生偏头痛。
部分患者头痛发作可伴有先兆症状,包括视觉、躯体感觉言语或
运动障碍。
神经系统检查
包括精神状态检查、脑神经检查、运动检查、反射检查等。
检查目的:鉴别其他类型的原发性偏头痛。
检查结果:本病多无异常。
影像学检查
一般依靠症状特点即可诊断经期头痛,必要时需要行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除外潜在的严重疾病。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导致的头痛
相似点:头部疼痛表现相似,部分诱因或前兆症状相似。
不同点:其他原因导致的偏头痛发作与月经周期无相关性,且有其他明确的发病原因,例如紧张型头痛常与应激状态或精神紧张有关。
治疗目的:减轻头痛发作,预防头痛复发。
治疗原则:药物治疗为主。
一般治疗
减少明确的诱发因素,保证规律的饮食、睡眠和运动,保持心情愉悦,减少压力事件和刺激性事件。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非处方类止痛药物
在除外器质性疾病后,可自用非处方类止痛药物,如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和一些复方制剂(如对乙酰氨基酚-
阿司匹林-咖啡因复方制剂)等。
处方类止痛药物
如果上述非处方镇痛药无效,可在疼痛发作期应用治疗偏头痛的处方药,但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曲坦类药物:是治疗偏头痛常用的一线处方药,可用于经期头痛的患者。
地坦类和吉泮类药物:是两类新型药物,对于无先兆的患者,如果不能使用曲坦类药物,或曲坦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下一步可采用口服地坦类或吉泮类药物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治疗经行头痛主要从肝论治。方药的应用是辨证论治,不同的证型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经方治疗:经方是指中药经典方剂,如
川芎茶调散为基础方加减辨证治疗、血府逐瘀汤加减、
天麻钩藤饮加减、由四物汤加减制成温经养血膏、加味寿胎丸。
验方治疗:验方是指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药方,各个医家对经行头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每位医者对于经行头痛的认识不同,有自己独特的辨证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一般应在疼痛发作之初、痛势未甚时及时进行针灸治疗,效果往往更佳。
推拿治疗:对偏头痛有一定疗效。头面部和颈项部的不同穴位推拿按摩常常可以缓解疼痛。
预防性治疗
若上述治疗仍不能充分控制头痛症状,可进行预防性治疗。
周期性预防治疗
对于存在经期头痛且月经周期规律的患者,可在月经前数日开始用药,一般仍按照非甾体抗炎药、曲坦类药物的顺序逐步升级,直至症状充分控制。
持续预防性治疗
若存在急性期治疗禁忌证,可考虑到神经内科专科寻求持续性药物治疗,包括
普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氟桂利嗪等钙通道阻滞剂、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抗癫痫药丙戊酸盐等。
雌孕激素治疗
对于无先兆的经期头痛患者,可服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治疗,以减少正常周期中雌激素的波动。其中建议优先选择超低或低剂量的复方口服避孕药。
有先兆的经期头痛患者通常应避免使用含雌激素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因先兆、雌激素治疗均使
脑卒中风险增加。但如果患者存在使用相关药物的妇科指征(如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或需要避孕),且认为脑卒中的绝对风险很低、可以接受,可以酌情使用激素治疗。
高危人群用药
如果合并存在脑卒中、心血管疾病、未控制的高血压、有先兆的复杂型偏头痛(如
偏瘫型偏头痛),应禁用雌激素治疗和曲坦类药物,但可使用其他所有的非药物性干预措施、非处方镇痛药、止吐剂、地坦类药物和吉泮类药物。
治愈情况
经积极治疗,头痛症状在短期内可有效缓解。
危害性
长期出现经期头痛,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生活质量。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饮食上无特殊禁忌,健康、均衡饮食即可,需注意以下事项:
尽量少喝酒,不喝或少喝咖啡、茶等饮品。
充足饮水,三餐规律,营养均衡。
生活管理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6~8小时),避免劳累。
坐位、站立、睡眠及工作时颈部和头部保持正确姿势。
头痛发作时,可以尝试自我按摩、洗热水澡帮助缓解。
运动管理
适当进行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如每天运动30分钟,有氧运动和力量运动相结合,每周中等强度运动3~5次。中等强度运动是指运动中有心率明显加快,身体微微出汗,呼吸略微有些喘,但是还能流畅说话。
心理护理
注意调整自己的压力和情绪。
避免长时间紧张工作,可以通过自我放松、适当运动等方式放松心情。
家属要多关心、安慰、疏导患者,避免不良情绪诱发或加重患者病情。
病情监测
监测头痛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与月经周期及避孕方式的关系等情况,以了解病情变化。
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即可。
如治疗过程中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需及时就诊。
预防
除了可进行预防性治疗外,还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预防:
戒烟戒酒,不喝或少喝咖啡、茶等饮品。
保障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
学会释放压力,积极参加社交活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