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还可应用于保健食品中
气虚者慎服
中药介绍
木贼(Common Scouring Rush Herb)取自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干燥地上部分。因木贼有节、表面粗糙、可以挫掉木头上的毛刺,就像被称为“贼”的一种专门吃苗节的害虫一样,所以被称为“木贼”。
常被制成各种中成药,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眼结膜充血、迎风流泪,角膜上生出白色遮挡视线的膜网等疾病。
主要药性
味甘、苦,性平。归肺、肝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湖北。
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切段。
以色绿、不脱节者为佳。
性状特征
呈长管状,不分枝,长40~60厘米,直径0.2~0.7厘米。
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18~30条纵棱,棱上有多数细小光亮的疣状突起;节明显,节间长2.5~9厘米,节上着生筒状鳞叶,叶鞘基部和鞘齿黑棕色,中部淡黄棕色。
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周边有多个圆形小空腔。
气微,味甘淡、微涩,嚼起来有沙粒感。
储存方法
置干燥处。
古籍记载
《嘉祐本草》:“主目疾,退翳膜。又消积块,益肝胆,明目,疗肠风,止痢及妇人月水不断。”
《本草纲目》:“解肌,止泪,止血,祛风湿,疝痛,大肠肛脱。”
《本经逢原》:“专主眼目风热,暴翳,止泪,取发散肝肺风邪也。。
治疗功效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主治病证
风热目赤,迎风流泪,目生云翳。
作用分析
疏散风热
木贼味苦,苦能清泄热邪。因此药归肺、肝经,所以能疏散肺、肝胆的风热火郁邪气。能用于治疗风热上攻于目,导致的眼结膜充血肿痛、迎风流泪。
明目退翳
木贼味苦,苦能泄。肝开窍于目,木贼归肝经,能清泄肝热,明目退翳,能用于祛除角膜处遮挡视线的白色膜网,从而起到明目的作用。
临床应用
风热目赤,迎风流泪,目生云翳
用于风热上攻眼睛导致的眼结膜充血肿痛,多泪,角膜处遮挡视线的白色膜网,常与
蝉蜕、
谷精草、
菊花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药同用。
还可用于肝热目赤,可与
决明子、
夏枯草、菊花等清肝明目药配伍。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木贼具有扩张血管、降血压、降血脂、镇静、镇痛及抗凝血等药理作用。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木贼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木贼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3~9克。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撒。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除去枯茎及残根,喷淋清水,稍润,切段,干燥。
常见配伍
木贼配谷精草、蝉蜕
三药配伍后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的功效增强,常用治风热上攻导致的眼结膜充血肿痛、多泪、角膜处遮挡视线的白色膜网。
木贼配槐角、荆芥炭
三者配伍可起到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便血。
组成方剂
栀子胜奇散
功能与主治:祛风清热。用于胬肉攀睛,即变性的结膜组织,由眼角横贯白睛攀侵黑睛,导致的慢性外障眼病。
制成中成药
拨云退翳丸
药物组成:蝉蜕、蛇蜕、木贼、密蒙花、蒺藜(盐炒)、菊花、荆芥穗、蔓荆子、薄荷、黄连、
地骨皮、
楮实子、
天花粉、
当归、川芎、花椒、甘草。
功能与主治:散风清热,退翳明目。用于风热上扰所致的眼内组织受到其他异常组织蒙蔽、视物不清、隐痛流泪。
黄连羊肝丸
功能与主治:清肝泻火,明目。用于肝火旺盛导致的眼结膜充血肿痛、视物昏暗、见光流泪、变性的结膜组织由眼珠眦角横贯白睛攀侵黑睛的慢性外障眼病。
退障眼膏
功能与主治:明目退翳。用于初发白内障及角膜受外伤愈合后所遗留下的
瘢痕。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木贼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木贼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气虚者慎服木贼,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木贼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气虚者慎服。
鉴别用药
木贼与蝉蜕
二者均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的功效,皆可用于外感风热、肝经风热导致的目赤肿痛、翳障多泪等症。
木贼擅长疏散肺与肝胆的风热火郁邪气,善于治疗因风热或肝胆经火郁引起的眼结膜充血、多泪、目生云翳等。
蝉蜕疏风散热的功效较强,多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蝉蜕还有透疹止痒、平息风邪,缓解痉挛的功效,可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惊风夜啼,破伤风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