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发动前,出现临产症状
表现为不规则宫缩、胎儿下降感和见红等
属于足月分娩前生理过程
多数无需处理待自然临产,部分需适当镇静或紧急剖宫产
定义
分娩发动前,出现预示不久即将临产的症状,称为先兆临产。例如:不规则宫缩(假临产)、胎儿下降感、见红。
致病原因
足月分娩前的自然生理过程。
发病机制
孕晚期,由于子宫肌层敏感性的增加子宫出现不规律收缩,即所谓的Braxtion-Hicks收缩。随着妊娠进展,这种不规律收缩的频率增多,逐渐被产妇感知。
临产前,子宫下段形成,宫颈逐渐成熟,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导致阴道见红。
主要症状
不规则宫缩
宫缩频率不一致,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且无规律,宫缩强度不增加;
常在夜间出现,清晨逐渐缓解;
不伴有宫颈管缩短、宫口扩张等宫颈形态学改变;
镇静后可抑制。
胎儿下降感
胎先露部下降入盆衔接(俗称入盆),宫底下降,孕妇通常会有下坠感。
阴道见红
阴道少许褐色或血性黏液排出,常见于分娩发动前24~48小时,但也可长达数天之后才出现规律宫缩。
分泌物增多
子宫颈口及阴道排出的分泌物增多,如有宫颈黏液栓排出则是宫颈开始扩张的信号。
就医科室
宫缩逐渐规律或强度增强、阴道见红伴不规则宫缩、阴道见红出血量多建议及时产科急诊就诊。
经产妇、既往有急产史、母体特殊血型(RH阴性)、B族
链球菌感染、剖宫产史等、阴道流液等特殊情况,一旦有先兆临产症状,建议立即产科急诊就诊评估。
妊娠期并发症:胎盘异常(
前置胎盘、
前置血管、胎盘植入)、妊娠期高血压、胎方位异常(臀位、横位)、宫颈机能不全(环扎术后)、脐带先露、
巨大儿、其他阴道分娩禁忌证(头盆严重不对称,骨盆各种径线异常)均建议立即产科急诊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症状描述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宫缩出现时间?有无诱因?
宫缩特点,包括频率、持续时间、强度?
阴道流血出现时间?有无诱因?流血量?有无异味?
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有无阴道流液?
病史清单
既往生育史?分娩方式?
此次妊娠有无合并症及并发症?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子宫发生不规则阵痛;
腹坠腰酸:胎头下降使骨盆受到的压力增加,腹坠腰酸的感觉会越来越明显;
见红;
宫颈黏液栓排出。
体格检查
可扪及宫底不规则的发紧、发硬。
宫底下降(宫高)
实验室检查
阴道出血较多者或不宜阴道分娩者需酌情检查。
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型、输血前检查、合血必要时备血。
产科相关检查
阴道检查:了解宫颈长度、位置、质地、扩张情况及先露高低。
胎心监护:了解胎心及宫缩频率
产科超声监测:胎儿脐血流/大脑中动脉血流、胎盘、胎儿大小等。
鉴别诊断
临产
重要标志为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用镇静剂不能抑制临产。
产前出血性疾病
如阴道出血量超过月经量应考虑疾病因素:
一般处理
适当休息,以左侧卧位为主,必要时间断吸氧。
住院待产标准
先兆临产后快速进入临产状态,立即进入产房待产,常见于经产妇。
分娩前需特殊处理者包括:B族
链球菌感染(产前抗生素运用)、RH阴性血(特殊备血)等。
伴有产科并发症或有其他情况需剖宫产终止妊娠,如胎盘、胎方位、
脐带异常;疤痕子宫等。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过频的不规则宫缩会干扰孕妇休息,使孕妇在临产前疲惫不堪。可予适当处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镇静药物治疗。
盐酸哌替啶
有效抑制抑先兆临产不规律宫缩,降低孕妇体能消耗,镇静后可能诱发规律宫缩,进入产程。
由于本药对胎儿呼吸产生抑制作用,如估计短时间内可能分娩,本药则不适用。
地西泮
使子宫颈平滑肌松弛,软化宫颈,不影响子宫收缩和新生儿Apgarn 评分;同时可缓解孕妇焦虑、紧张情绪。
治愈情况
有助于宫颈的成熟,并为分娩发动作准备,大部分孕妇能顺利进入临产。
少部分孕妇产生焦虑恐惧感,不能很快进入临产,或出现胎心异常等情况,需剖宫产。
危害性
胎膜早破
不规律宫缩可使羊膜腔内压力升高,导致胎膜早破。如破膜后未临产通常会用
缩宫素加强宫缩,加速产程进展,12小时后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
尿潴留
先兆临产时,长时间不规则宫缩导致子宫压迫、下腹疼痛时未及时小便、胎头下降压迫膀胱等原因,从而出现
排尿困难或尿潴留。鉴于此,建议孕产妇定期解小便。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均衡膳食,易消化饮食。
自测胎动
孕妇可居家自测胎动,每日数胎动,若1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应警惕
胎儿宫内窘迫。
孕产妇及家人要详细了解临产症状特点,注意宫缩频率、强度,阴道流血情况,有无阴道流液等。
其他
预产期前备好产前及产后用品。
随诊复查
先兆临产症状自行缓解,无胎心异常的孕产妇需加强胎儿宫内监测,进行胎动自测,并定期产检,进行胎心监护。
预防
先兆临产是足月分娩前的自然生理过程,暂无预防措施也无需预防。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