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解毒消肿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孕妇慎用;阴虚、无湿热的患者慎服;脾胃虚弱寒冷的患者慎服
中药介绍
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为防己科木防己属植物木防己和毛木防己的根。由于其分化自防己,而历代医药学家认为其原植物的茎折断后,茎中可贯通,如
木通类,因此被称为“木防己”。
用于治疗风湿痹痛,水肿,小便淋漓刺痛,跌打损伤等;此外,木防己捣烂外敷可以治疗毒蛇咬伤。
主要药性
味苦、辛,性寒。归膀胱、肾、脾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河南、陕西、江西等地。
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和须根,晒干。
性状特征
木防己
呈类圆柱形,不规则扁缩,略扭曲,直径为0.3~3.0厘米,长短不等。表面呈灰褐色至黑褐色,稍粗糙,有扭曲的纵沟纹、横向皮孔和支根痕,弯曲处有细横裂纹。体坚实,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片状交错;切面类白色至黄白色,木质部有灰棕色放射状纹理。
气微,味苦。
储存方法
木防己应放在通风干燥处,防蛀。
古籍记载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风湿骨痛,坐骨神经痛,
肢体麻痹,泌尿系结石,咽喉肿痛,急性肠炎。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疮毒。”
《贵州草药》:“祛风除湿,镇痛化瘀,杀虫。主治肚痛吐酸水,风湿骨节痛,跌打损伤,
麻风。”
《药性论》:“治男子肢节中风,毒风不语,主散结气痈肿,温疟,风水肿,去膀胱热。。
治疗功效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解毒消肿。
主治病证
风湿痹痛,水肿,小便淋漓刺痛,闭经,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疮疡肿毒,湿疹,毒蛇咬伤。
作用分析
祛风除湿
木防己可以祛除体内风邪和湿气,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症见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等;以及水肿,小便淋漓刺痛等。
通经活络
木防己能够疏通经络,可以用于治疗闭经,跌打损伤等。
解毒消肿
木防己具有解毒消肿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疮疡肿毒,即患者局部出现红、肿、热、痛,或溃脓等;以及咽喉肿痛等。
此外,木防己捣烂外敷可以治疗毒蛇咬伤。
临床应用
感冒头痛、虫蚊咬伤
治疗感冒头痛,虫蚊咬伤,无名肿毒,舟车眩晕,可以与
两面针、
徐长卿、
九里香、辛夷花、红花等药物配伍使用。
湿郁三焦所致脘闷便溏、身痛
治疗湿郁三焦所致的胃脘满闷,大便稀不成形,身痛等,可以与藿香梗、
茯苓皮、
薏苡仁、陈皮、
厚朴等药物一起使用。
膈间支饮、喘满
治疗膈间支饮所致的咳喘胸满,胃部胀闷不舒等,可以与
石膏、
桂枝、人参一起使用。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木防己有镇痛、解热、抗炎、肌肉松弛、降压、抗心律失常、抑制血小板聚集等药理作用。
木防己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木防己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5~10克。木防己还可以外用,煎水熏洗,捣敷或磨浓汁涂敷,需适量。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以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木防己
取木防己原材料,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干净,润透,切成薄片,干燥。
组成方剂
二加减正气散
功能与主治:祛除湿邪,调和脾胃,以及清除热邪,疏通经络。治疗湿郁三焦所致的胃脘满闷,大便稀不成形,身痛,苔白,脉象模糊。
木防己汤
功能与主治:治疗膈间支饮所致的咳喘胸满,胃部胀闷不舒,面色黑、晦暗,脉象紧绷弹指,重按才能感受到,得此病已经数日,误治而未愈者。
制成中成药
罗浮山百草油
一朵云、七叶一枝花、鱼腥草、吊黄、樟脑、水杨酸甲酯、松节油、薄荷油、丁香
罗勒油、樟油、八角茴香油、肉桂油、
冰片、薄荷脑、桉油。
功能与主治:祛风解毒,消除肿胀和疼痛。用于治疗感冒头痛,虫蚊咬伤,无名肿毒,舟车眩晕。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木防己时,需要关注其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木防己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木防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孕妇慎用。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木防己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阴虚、无湿热的患者慎服。脾胃虚弱寒冷的患者慎服。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汉防己、木防己
汉
防己、木防己虽非同科植物,但均有祛风湿,利水的功效。
但汉防己偏于通利小便,消除水肿;木防己偏于祛风湿止痛。临床上症状偏于下部,湿重于风的患者,多用汉防己;症状偏于上部,风重于湿的患者,多用木防己。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