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的功效
一种贵重中药材。炮制后入药,常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马鹿茸可用于保健食品中
阴虚有热以及实热证患者忌用
中药介绍
鹿茸(Pilose Antler)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
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治疗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所导致的筋骨痿软,或小儿发育不良,也可治疗疮疡内陷不起或久溃不敛等疾病。
主要药性
味甘、咸,性温。归肾、肝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新疆。
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经加工后,阴干或烘干。横切薄片。以质嫩、油润者为佳。。
性状特征
花鹿茸
呈圆柱状分枝。体轻,气微腥,味微咸。
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
具2个分枝者,习称“三岔”,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
马鹿茸
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二个者习称“莲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或更多。
储存方法
放置在阴凉干燥处,密闭,防蛀。
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主漏下恶血,……益气强志,生齿不老。”
《名医别录》:“疗虚劳,洒洒如疟,赢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数利,泄精溺血。”
《本经逢原》:“鹿茸功用,专主伤中劳绝,腰痛赢瘦,取其补火助阳,生精益髓,强筋健骨,固精摄便,下元虚人头旋眼黑,皆宜用之。。
治疗功效
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主治病症
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
作用分析
壮肾阳
鹿茸味甘、咸,性温,入肾、肝经。适用于肾阳虚衰的病证。症见阳痿遗精,宫寒不孕,耳鸣耳聋,腰脊寒冷疼痛。
益精血
鹿茸味甘、咸,性温,入肾、肝经。适用于精血不足的病证。症见身体瘦弱,精神疲惫,眩晕。
强筋骨
鹿茸味甘、咸,性温,入肾、肝经。能补肝肾,补益精血,适用于肾虚筋骨痿软,或小儿骨软行走较迟,囟门不合等病证。
调冲任
鹿茸味甘、咸,性温,又能补督脉,调冲任,固带脉,适用于肾阳虚,冲脉任脉虚弱影响固摄功能所导致的月经量过多或点滴不止、带下。
托疮毒
鹿茸能补肾壮阳,温补精血,可以托疮毒外出,适用于阴性疮疡类疾病毒邪内陷不好转、疮疡溃破后不收敛、产生清稀的脓液等病症。
临床应用
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证
治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引起的阳痿遗精、宫冷不孕、腰膝酸软、怕冷、四肢发冷、夜尿次数多等,可单用,或与山药、
山茱萸、
熟地黄等同用。
筋骨不健
治疗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所致的筋骨痿软无力,或者小儿发育不良,骨骼软弱无力,行走较迟,囟门不闭合等,常与熟地黄、怀
牛膝、山茱萸等同用。
崩漏带下
治疗冲脉任脉虚寒,带脉不能固涩所导致的月经量过多或点滴不止,白带过多,前者可与乌贼骨、
蒲黄炭同用;后者可与
狗脊、
白蔹同用。
疮疡内陷不起或久溃不敛
治疗由毒邪内侵,导致气血凝滞而形成的皮肤疾患破溃不能好转,可与
黄芪、
当归、肉桂、白芥子等同用。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鹿茸具有性激素样作用,并有调节骨代谢、抗疲劳、提高免疫等药理作用。
鹿茸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鹿茸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1~2克。
鹿茸研末冲服。可入丸、散,也可浸酒服。外用时适量,磨汁涂、研末撒或调敷。
熟用偏于补肾益精,生用偏于散血消肿。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鹿茸片
取鹿茸,燎去茸毛,刮净,用布带缠绕茸体,从锯口面的小孔灌入热白酒,并且不断添酒至润透,或灌酒稍蒸,横切薄片,压平,干燥。
鹿茸粉
取鹿茸燎去茸毛,刮净,劈成碎块,研成细粉。
常见配伍
鹿茸配人参
鹿茸长于温补肾阳,补益精血,强壮筋骨;人参善于补元气,益气生津。
两药配伍,可以补元气,壮肾阳,阳气旺盛,阴气生成,具有良好的补气壮阳,益精填髓的功效。适用于元气虚弱不足所导致的怕冷,四肢发冷,阳痿早泄,宫寒不孕,小便频多,疮疡破溃不恢复等。
鹿茸配熟地黄
鹿茸长于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
熟地黄善于补血滋阴,填精益髓。
两药配伍使用,可以滋阴壮阳,益精补血,强筋健骨,阴阳互补。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所导致的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宫寒不孕,小儿发育迟缓。
鹿茸配阿胶
鹿茸长于补益精血、固摄冲任;阿胶善于补血滋阴止血。
两药配伍,可以增强温补肝肾,固崩止带的功效。适用于肝肾不足、冲任不固所导致的月经过多或点滴不止,白带过多等。
鹿茸配肉苁蓉
鹿茸长于补肾助阳,还能补益精血;
肉苁蓉善于温肾益精。
两药配伍,增强补肾助阳,补精益髓的功效。既适用于肾阳不足所导致的阳痿早泄,腰膝冷痛等,又可以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所导致的筋骨痿软无力等。
鹿茸配山药
鹿茸长于补肾助阳,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山药善于健脾益气,滋肾涩精,平补阴阳。
两药配伍,脾肾双补,阴阳并调。适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眩晕耳鸣,疲乏无力,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白带过多等。
组成方剂
十补丸
功能与主治:补肾阳,益精血。适用于肾阳虚损,精血不足证,症见面色发黑,下肢发冷、水肿,耳鸣耳聋,肢体软弱无力,小便不畅,腰脊疼痛。
人参鹿茸丸
功能与主治:补心肾,益气血。适用于各种虚弱症候。
鹿茸丸
功能与主治:壮筋骨,暖肾脏,养精神,润颜色。适用于肾气内伤所导致的腰痛不能转动。
小鹿茸丸
药物组成:鹿茸、肉苁蓉、当归、熟地黄、小茴香、
补骨脂、石斛、人参、
白术、五味子。
功能与主治:补阳益精,强筋健骨。适用于小儿胎气不足,精血虚少,头大,囟门不能按时闭合。
制成中成药
强龙益肾胶囊
功能与主治:补肾壮阳,安神定志。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阳痿早泄、腰腿酸软、夜里睡眠不安。
补肾益脑片
药物组成:鹿茸(去毛)、
红参、熟地黄、当归、
茯苓、山药(炒)、枸杞子、盐补骨脂、
麦冬、炒酸枣仁、远志(蜜炙)、牛膝、
玄参、五味子、
川芎、朱砂。
功能与主治:补肾生精,益气养血。用于肾虚精亏、气血两虚所导致的心悸、气短、失眠、健忘、遗精、腰腿酸软、耳鸣耳聋。
调经促孕丸
功能与主治:温肾健脾,活血调经。用于脾肾阳虚,瘀血阻滞所导致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不孕,症见月经向后推迟,经水量少、有血块,行经小腹冷痛,经水日久不行,长期不能怀孕,腰膝冷痛。
参茸固本片
药物组成:红参、鹿茸(去毛)、熟地黄、五味子、山茱萸、杜仲(炭)、菟丝子(酒制)、山药(炒)、鹿茸血、当归、枸杞子、酒白芍、茯苓、盐泽泻、牡丹皮。
功能与主治:补气养血。用于气血两亏所导致的四肢倦怠无力、面色没有光泽、耳鸣、头晕目眩。
药膳食疗
肾虚腰痛,遇劳则甚
鹿茸5克,菟丝子15克,小茴香9克,羊肾1对。
上述食材一起炖,吃肉喝汤。
阳痿,小便频数
嫩鹿茸30克(去毛切片),山药(打粉)30克。
用绢袋包裹,放到酒瓶中,7日后开瓶,每日饮30毫升。
老年人心跳过缓,头晕目眩,气短乏力
鹿茸3克,红参3克。
研成细末,用丹参15克、红枣10个煎汤送服。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鹿茸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鹿茸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鹿茸暂无配伍禁忌,阴虚有热,实热证者忌用。使用应遵医嘱,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老人、孕妇及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如果有鹿茸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阴虚有热,实热证,血热引起的出血,胃火炽盛,痰火内盛以及感冒发热的病人都应禁服。
服用本品宜采用“小量渐增”的方法,不可以一下子使用大量,以免阳气上升、风火上扰,引起头晕、目赤,昏厥,或者伤及阴液、扰动血液而导致吐血、鼻血、尿血等不良反应。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不良反应
鹿茸有可能引起纤维性
腹膜炎,吐血、鼻血、尿血等不良反应。
鉴别用药
鹿茸、鹿角、鹿角胶与鹿角霜
四者都源于梅花鹿或马鹿等雄鹿的角,四味药都味咸、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肾助阳,强筋健骨的功效,善于治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证。由于炮制方法及药用部分的不同,作用也各有偏重。
鹿茸温补的效果最强,多用于肾阳虚衰、筋骨痿软的重症;又能够调补冲任,托疮毒外出,可以用于治疗冲任虚寒引起的月经过多或点滴不止,白带过多,或者皮肤疮疡长期破溃不收敛、毒邪内陷。
鹿角可以作为鹿茸的代用品,但药力薄弱;而且能够活血散瘀消肿,常用于治疗由毒邪内侵,以致气血凝滞而成的皮肤疾患,乳痈初起,瘀血肿痛等。
鹿角胶的药力较鹿茸缓和,擅长止血,可以用于治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引起的虚弱无力,形体消瘦,月经过多或点滴不止,便血尿血,还可治疗由毒邪内侵导致气血凝滞而成的皮肤疮疡、肿痛。
鹿角霜温补的效力虽然最小,但是不滋腻,而且具有收敛的药性,能够涩精、止血,常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引起的白带过多,遗尿尿频,月经过多或点滴不止,皮肤疮疡不收敛、恢复。
鹿茸与肉桂
两者都味甘而入肝、肾经,同样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都能用于治疗肾阳不足证。
然而鹿茸味咸,尤其擅长补益精血,既能壮肾阳,强筋骨,起痿弱,又能调冲任,托疮毒,所以适用于治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引起的妇女月经过多或点滴不止,带下过多,皮肤疮疡破溃时间久而且不收敛、恢复。
肉桂味辛、性热,又能入脾、心经,补益的效果较弱,但是长于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而且还有鼓舞气血生长的作用,所以适用于治疗心腹冷痛,寒疝腹痛,腰膝冷痛,痛经闭经以及久病体虚、气血不足。
鹿茸与附子
两药都具有补肾助阳的功效,用于治疗肾阳不足所导致的阳痿早泄,宫冷不孕等。
然而鹿茸又能强筋健骨,调补冲任,外托疮毒,所以能用于治疗精血不足,筋骨软弱无力,精神疲惫,月经过多或点滴不止。
可以用于治疗阴寒引起的水肿,阳虚引起的感冒,心胸疼痛等病症。
附子还能温通经脉,驱逐经络中的风寒湿邪,具有较强的散寒止痛的作用,所以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疼痛,尤其善于治疗寒邪较重的关节疼痛。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