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
一种贵重中药材,既是中药又是食物,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湿盛中满或有停饮、痰、火者忌用
中药介绍
龙眼肉(Longan Aril)取自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因其外形类似龙眼,因此被称为“龙眼肉”。
常被制成各种中成药,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面色发黄等疾病。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龙眼肉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即食药物质,在民间简称为“药食同源”),在限定适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
主要药性
味甘、性温。归心、脾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
夏、秋二季采收成熟果实,干燥,除去壳、核,晒至干爽不黏。以肉厚、片大、色棕黄、味甜者为佳。
性状特征
呈纵向破裂的不规则薄片,或呈囊状,长约1.5厘米,宽2~4厘米,厚约0.1厘米。棕黄色至棕褐色,半透明。
外表面皱缩不平,内表面光亮而细纵皱纹,薄片者质柔润,囊状者质稍硬。气微香,味甜。以肉厚,质细软,个大,色黄,半透明,味浓甜者为佳。
储存方法
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储存,防止受潮,防止虫蛀。
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
《本草求真》:“龙眼,气味甘温,多有似于大枣,但此甘味更重,润气尤多,于补气之中,又更存有补血之力。故书载能益脾长智,养心保血,为心脾要药。是以心思劳伤,而见健忘怔忡惊悸,及肠风下血,俱可用此为治。。
治疗功效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主治病证
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作用分析
补益心脾
龙眼肉味甘,性质温热,入心经和脾经,具有补益心脾气血不足的作用。
能用于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所导致的气血不足,心慌气短,自觉心中跳动不安,健忘失眠等。
养血安神
龙眼肉还具有补血安神的作用。
能用于治疗血虚所引起的心神不宁及面色萎黄等。
临床应用
气血亏虚证
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引起的心慌气短,自觉心中跳动不安,失眠健忘,面色萎黄,气短乏力等,常与
当归、酸枣仁、
黄芪等同用。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龙眼肉具有一定的提高免疫、改善记忆等作用。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龙眼肉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龙眼肉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9~15克。
龙眼肉也可熬膏、浸酒,也可以入丸剂或散剂。
龙眼肉性质温热,日常食用建议适量吃,不要一次性吃两三斤,避免引起“上火”症状的出现。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龙眼肉
洗净生用。
常见配伍
龙眼肉配人参
龙眼肉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人参擅长大补元气,安神益智。
两药配伍,增强补气、养心脾、安神益智的功效,适用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所致的心慌气短,自觉心中跳动不安,失眠健忘及脾虚气弱,不能固摄血液,血液运行在血管外引起的妇女不在月经期间,阴道大量或持续出血和便血等症。
龙眼肉配枸杞子
龙眼肉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
枸杞子具有滋补肝阴和肾阴的作用。
两药配伍,增强了滋阴养血的功效,适用于年老体弱、久病后自觉心中跳动不安、健忘、失眠、烦躁、头目眩晕,倦怠无力,腰酸腿软等症。
龙眼肉配鸦胆子
龙眼肉具有养血补脾的作用;
鸦胆子具有凉血解毒止痢的作用。
两药配伍,龙眼肉可以减少鸦胆子对胃肠的刺激,缓解鸦胆子所引起的恶心呕吐,胸闷腹痛等症状,适用于热毒邪气引起的痢疾。
龙眼肉配百合
龙眼肉具有养血安神的作用;百合可以清心火、安神。
两药配伍,可增强宁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失眠多梦,心慌气短,自觉心中跳动不安。
龙眼肉配当归
龙眼肉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
两药配伍,可增强补血活血,补益心神的作用,适用于血虚所引起的失眠,健忘多梦、心慌气短,自觉心中跳动不安及眩晕。
组成方剂
归脾汤
功能与主治:补益气血,健脾养心,适用于心脾气血两虚证,表现为心慌气短,自觉心中跳动不安,健忘失眠,睡觉时出汗,醒来后出汗停止,食少乏力,面色萎黄;也适用于脾不统血证,表现为便血,皮下出现瘀血斑块,妇女不在月经期间,阴道大量或持续出血,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
定心汤
功能与主治:养心,镇惊,安神。适用于心气和心血亏虚引起的心慌气短,自觉心中跳动不安。
扶中汤
药物组成:白术、山药、龙眼肉、椒目。
功能与主治:补益气血,健脾补中。适用于长期泄泻不止,气血俱虚,身体虚弱,容易出现虚弱无力,
咯血、咳嗽,睡时出汗醒来后停止出汗等症状。
五果膏
药物组成:龙眼肉、红枣肉、核桃肉、
莲子肉、
榧子肉。
功能与主治:生津止嗽。适用于虚证引起的咳嗽。
制成中成药
人参归脾丸
药物组成:人参、炙黄芪、当归、龙眼肉、白术(麸炒)、
茯苓、远志(去心甘草炙)、酸枣仁(炒)、木香、炙甘草。
功能与主治:补益气血,健脾养心,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慌气短、自觉心中跳动不安,失眠健忘,饮食减少、身体倦怠,面色萎黄,以及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妇女不在月经期间,阴道大量或持续出血,白带异常。
升气养元糖浆
功能与主治:补益气血,健脾。用于气血不足、脾胃虚弱所致的面色萎黄、四肢乏力。
消疲灵颗粒
药物组成:人参、当归、黄芪、茯苓、龙眼肉、阿胶、
麦冬、
五味子、灵芝、
鸡血藤、
丹参、枣仁、肉桂、山楂。
功能与主治:益气健脾,养血活血,宁心安神。用于过度疲劳或久病后气血两虚所致的心慌气短、自觉心中跳动不安,四肢酸痛、全身无力、精神疲惫,烦躁失眠、食欲不振。
归脾丸
药物组成:炙黄芪、龙眼肉、党参、炒白术、当归、茯苓、炒酸枣仁、制远志、木香、炙甘草、大枣(去核)。
功能与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引起的心慌气短、自觉心中跳动不安,失眠多梦,头晕头昏,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妇女不在月经期间,阴道大量或持续出血以及便血。
药膳食疗
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病久体虚的虚劳
龙眼肉60克,白糖3克,体质偏热的人,或者体内易有火热邪气的人,再加入西洋参3克。
盛入竹筒式瓷碗内,碗口用丝绵罩一层,每日放在米饭锅上蒸,蒸至多次。
无论衰老、身体羸弱,没有痰火邪气,大便失禁的人,每日用温开水冲服1汤匙,大补气血,功效比人参、黄芪要强,也适合用于产妇临盆,有较好疗效。
脾胃虚弱,视物不清
桂圆900克,
菊花、当归各150克,枸杞子300克。
用黄酒3升浸泡1月,每次饮用30毫升,每日2次。
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不足,惊悸怔忡,失眠健忘
龙眼250克。
浸泡于1.5升白酒中,经1月后开封饮用。
产后浮肿,气虚水肿,脾虚泄泻
龙眼干、生姜、大枣适量。
煎汤服用。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龙眼肉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龙眼肉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龙眼肉暂无配伍禁忌,使用应遵医嘱,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龙眼肉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体内湿气过多导致腹部胀满的患者或有津液停留的患者、体内有痰邪、火邪的患者不宜服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龙眼肉与大枣
两药均有补脾和补益气血、安神的功效,都能用于治疗血虚及气血两亏导致的萎黄乏力、心神不安。
然而龙眼肉归心经、脾经,擅长补心脾、益气血而安神,并且药性平和不易生湿、腻滞、妨碍脾胃运化,常用于治疗心脾两虚引起的心慌气短,自觉心中跳动不安,失眠,健忘,又可用于治疗气血两亏引起的体质虚弱。
大枣归脾经、胃经,擅长补益脾胃、固护中焦的气机而养血安神,但是大枣比较容易生湿、腻滞,多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精神忧郁,烦躁不安,神志不宁,并用于治疗中焦气机虚竭引起的乏力、食少、大便不成形等症状;还能缓解
甘遂、大戟等药的毒烈药性。
龙眼肉与酸枣仁
两药都药味甘而入心经,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都可以用于治疗心中烦躁、失眠、自觉心中跳动不安、多梦。
然而龙眼肉药性温又入脾经,善于补心脾,益气血,而且不生湿、腻滞,常用于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导致的心脾两虚证,也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气血不足证。
酸枣仁药味酸,药性平和,并且入肝经、胆经,除了养心安神的功效外,又能补益肝血,还可以敛汗生津,是止汗的良药,主要用于治疗体虚多汗、津液耗伤引起的口渴。
龙眼肉既是中药又是食品,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可做熬粥、炖汤、代茶饮、泡酒、熬膏等,日常用途广泛。
特点介绍
龙眼肉药食两用性质的双重性决定了其用途的多样性,其使用根据不同用途有所区别。
龙眼肉作为食品使用时,它的用法用量可能与作为药品使用时有所不同。
比如,药用时可以生用,其使用量严格按照组方的要求,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
而作为食品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烹饪方式(如熬粥、炖汤、代茶饮、泡酒、熬膏等),龙眼作为一种水果,食用时不能过量,如果一次吃两三斤,容易造成“上火”的症状,出现牙龈肿痛、咽喉疼痛等表现。
食用药膳前应先咨询专业医师。
吃法用量
龙眼肉作为中药时,成人每天用量为9~15克。
龙眼肉作为食物时,适量食用,可以熬粥、炖汤、代茶饮、泡酒、熬膏等。
药膳应用
粥类
龙眼粥
材料:龙眼肉50克,
枸杞子30克,粳米1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用开水煮粳米粥,快熟时下龙眼肉、枸杞子,略微煮至几次沸腾,加糖即成。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龙眼红枣粥
材料:龙眼肉20克,红枣15克,粳米15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龙眼肉、红枣、粳米全部放入锅内,加水煮成粥,加红糖即成。
功效:益气健牌,养血安神。
龙眼莲子粥
材料:龙眼肉30克,
莲子30克,糯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龙眼肉用清水略微冲洗,莲子去皮和心,与糯米一起煮,烧开后,改用中火熬煮30~40分钟即可。食用时加糖适量。
功效:健脾养心。
龙眼栗子粥
材料:龙眼肉30克,栗子10个,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先将栗子去壳切碎,与米一起煮,快熟时放入龙眼肉稍微煮即可,食用时加白糖少许。
功效:补益心肾。
汤类
龙眼木耳汤
材料:龙眼肉15克,白木耳30克。
做法:将龙眼肉、白木耳清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炖熟。
功效:养心安神。
龙眼肉花生汤
材料:花生米100克,龙眼肉3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花生米、龙眼肉放入铝锅中,加水煮沸一段时间后,加糖继续煮至花生米熟烂即成。
功效:健脾养血。
龙眼红枣桑椹汤
做法:龙眼肉、红枣、桑椹清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500毫升,煮沸后投入砂锅内,小火煮熟。
功效:养血补脾。
龙眼枣仁汤
做法:龙眼肉、炒枣仁、茯苓加水适量,一起煮成汁。
功效:养血安神。
龙眼山药汤
材料:龙眼干14粒,山药15克,生姜片3片。
做法:龙眼、山药(去皮)、生姜洗净放入锅内,加水煎汤服用。
功效:健脾止泻。
龙眼生姜汤
材料:龙眼、生姜各适量。
做法:取龙眼、生姜洗净,加水适量小火炖熟。
功效:养血健脾。
龙眼洋参饮
材料:龙眼肉30克,西洋参6克(也可用
太子参10克),大枣10克,白糖3克。
做法:将以上四物放入带盖的碗中,放于锅中隔水反复蒸至成膏状备用。
功效:补益心气,宁心安神。
羊脑龙眼煲
材料:羊脑1具,龙眼肉30克,生姜10克。
做法:先用开水将羊脑烫过,除去表面薄膜,与龙眼肉、生姜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用小火炖至熟烂,加佐料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滋阴补髓,养心安神。
茶类
龙眼枸杞茶
材料:龙眼肉10克(或鲜龙眼50克),枸杞子10克。
做法:将龙眼肉、枸杞子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煮至充分鼓胀后,代茶饮,也可加白糖调味。
功效:补肝益血,养心安神。
龙眼莲芡茶
做法:龙眼只取龙眼肉,莲子芡实捣碎,用清水适量煎煮沸腾后,放于保温瓶中,闷20分钟,和药渣一起饮用。
功效:健脾止泻,养血安神。
龙眼枣仁茶
材料:龙眼15克,酸枣仁6克,茯苓10克
做法:将龙眼剥去外壳和果核,留龙眼肉;酸枣仁微炒黄后捣碎,茯苓研磨碎。放于保温杯中,以开水冲泡,闷15分钟,在晚上代茶饮。
功效:补血安神。
酒类
龙眼酒
材料:龙眼肉200克,枸杞子200克,桑椹200克,白酒(60%V/V)500毫升。
做法:将洗净的龙眼肉、枸杞子、桑椹装入细口玻璃瓶内,倒入白酒,密封瓶口,浸泡半个月,每日振动摇晃1次,即可开封备用。
功效:益心养血,宁心安神。
龙杞酒
材料:枸杞子60克,龙眼肉60克,
黄精50克,白酒500毫升。
做法:将以上药物捣碎,放入瓶中,倒入白酒浸泡,封口7天后开启,静置澄清后即可饮用。可随饮随加酒,味道变淡以后停止饮用。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养心脾。
相关食用制品
龙杞膏
材料:枸杞子、龙眼肉各100克,阿胶30克。
做法:将枸杞子、龙眼肉等2味放入砂罐中,加水适量,用小火煎熬至枸杞子、龙眼肉无味,除去药渣,留下药汁,继续放入阿胶煎熬成稠膏状,再加少量蜂蜜收成蜜膏,起锅装瓶备用。
功效:滋补肝肾,养血安神。
营养成分
含有蛋白质、氨基酸(
天冬氨酸、
苏氨酸等)、多肽类、糖类(果糖、
葡萄糖、蔗糖等)、脂类(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等),钙、镁、铁、铜、锌、锰等营养元素。
食用注意
湿热、痰湿体质人群慎用,体弱者和妇女适宜食用。
龙眼作为一种水果,食用时不能过量,如果一次吃两三斤,容易造成“上火”的症状,出现牙龈肿痛、咽喉疼痛等表现。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