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收湿敛疮的功效
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有湿热积滞者慎用
中药介绍
龙骨(Bone Fossil of Big Mammals)为古代哺乳动物例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前者习惯称为“龙骨”,后者习惯称为“五花龙骨”。
古人把远古时代的巨型哺乳动物骨骼化石,看作是龙的遗骨,因此本品得名“龙骨”。
用于治疗心悸,失眠,疮疡破溃久不收口等。
主要药性
味甘、涩,性平。归心、肝、肾、大肠经。
产地选材
道地产区为山西德保县。主产于山西榆次,河南安阳,陕西神木、勉县,甘肃灵台。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等地也有出产。
全年皆可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及杂质。五花龙骨极易破碎,常用毛边纸粘贴。
以质地硬,颜色白,吸湿力强者为佳。
性状特征
龙骨
呈骨骼状,或已破碎,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
表面呈白色、灰白色或淡棕色,大多比较平滑,有的具有纹理与裂隙,或有棕色条纹与斑点。
质地较硬,断面不平坦,关节处有多数蜂窝状小孔。吸湿力强。无味,无特殊臭味。以质地硬、颜色白、吸湿力强者为佳。
五花龙骨
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有的呈圆柱状,长短不一,直径5~25厘米。
表面呈淡灰白色、淡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夹有蓝灰色及红棕色深浅粗细不同的花纹,偶尔有不具花纹者。
表面平滑,可具有小裂隙。质地较硬,较酥脆,易成片状剥落。
以重量较轻、质地酥脆、有分层、有花纹、吸湿力强者为佳。断面无吸湿性、烧之有烟、有特殊臭味者不可供药用。
煅龙骨
煅龙骨是龙骨的炮制品。形状和龙骨相同,颜色较深,呈灰白色或灰褐色,重量较轻,质地较疏松,酥脆易碎,表面显粉性,吸湿力强。
储存方法
储存干燥容器内,放置干燥处,防潮。
古籍记载
《别录》:“疗心腹烦满,四肢痿枯,汗出,夜卧自惊,恚怒,伏气在心下不得喘息,肠痈内疽,阴蚀,止汗,缩小便溺血,养精神,定魂魄,安五脏。”
《纲目》:“益肾镇惊,止阴疟,收湿气脱肛,生肌敛疮。”
《本草经百种录》:“龙骨最黏涩,能收敛正气,凡心神耗散,肠胃滑脱之疾,皆能已之,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所以仲景于伤寒之邪气未尽者亦用之。。
治疗功效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收湿敛疮。
主治病证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惊痫,癫狂,眩晕,耳鸣耳胀,烦躁易怒,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久泻久痢,溃疡久不收口以及湿疮。
作用分析
镇惊安神
龙骨入心、肝经,质地沉重,具有镇定内心神智的作用,是重镇安神(用矿石类药物安定神智)的常用药。可治疗心神不宁证,症见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等。
本品还可用于治疗肝经邪热旺盛,痰火扰动心神引起的惊痫抽搐,癫狂发作。
平肝潜阳
龙骨入肝经,且性质沉降,平肝潜阳的作用较好,可治疗肝的阴气不足、肝阳偏旺引起的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
收敛固涩
龙骨味涩,擅于收敛固涩,防止物质脱出。经过炮制之后的煅龙骨,收涩能力增强,适合治疗多种滑脱证,例如遗精,滑精,遗尿,崩漏,带下,自汗,盗汗等。
收湿敛疮
龙骨味涩,使用炮制之后的煅龙骨,具有减少湿邪侵犯,促进伤口愈合,促进新肉生长的作用,可治疗湿疹,湿疮以及疮疡破溃后长期不收口。
临床应用
心神不宁证
肝阳上亢证
治肝阳偏旺引起的头晕目眩,烦躁易怒,可配伍生牡蛎、代
赭石、
白芍等。
滑脱诸证
治心肾两虚引起的尿频,遗尿,可配伍
桑螵蛸、人参、
茯苓、龟甲、益智仁、山药、
乌药等。
治气虚、冲任二脉虚弱,不能固摄气血引起的月经量过多或点滴不止,妇女白带量、色、质地、气味等异常,可配伍
黄芪、
山茱萸、
海螵蛸、
五倍子等。
治自汗(白天不自主出汗,稍动就加重出汗),盗汗(入睡后异常出汗,醒后出汗停止),可配伍黄芪、牡蛎、
浮小麦、
五味子、生地黄等。
治大汗不止,脉象微弱欲绝,可配伍牡蛎、人参、
附子等。
湿疮湿疹,疮疡溃后不收敛
治湿疮湿疹,疮疡破溃后长期不收口,可使用经过炮制的煅龙骨。
治疮疡破溃后长期不收口,常与等份的枯矾一起研成细末,掺匀后敷于患处。
治水火烫伤,皮肤溃烂,可与生石膏、
大黄、
儿茶一起研末,用冷茶水调和后敷于伤处。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龙骨有镇静、安神、增强免疫、催眠、抗惊厥、止血、降低骨骼肌兴奋性、消除溃疡、促进伤口恢复、降低血管通透性等药理作用。
龙骨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于中成药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龙骨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15~30克。
使用前需将龙骨打碎,先煎煮龙骨,再煎煮其他药材。
本品还可以入丸、散剂。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和后敷于患处。
安神、平肝适合使用生龙骨;收涩、敛疮适合使用炮制后的煅龙骨。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龙骨
取原药材,去除杂质及灰屑,刷净泥土,打碎。
煅龙骨
取干净的龙骨小块,放在耐火容器内,用大火加热,煅至酥脆,取出,放凉,碾碎。
组成方剂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功能与主治:和解少阳(治疗邪气在半表半里之间的外感热病),通阳泻热,重镇安神。
适用于治疗伤寒少阳证,兼有痰热扰心。症见胸胁满闷,烦燥惊恐,小便不通畅,胡言乱语,周身沉重,难以翻转身体。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功能与主治:潜镇安神(用镇惊安神和平肝潜阳的药来安定神智),温通心阳。
用于治疗心的阳气受损,神志不安。症见心悸,怔忡(心跳剧烈,惊恐不安),失眠多梦,烦躁不安,面色发白且无光泽,还可伴有胸闷气短,怕冷,四肢冰凉,自汗乏力,面唇青紫等。
制成中成药
龙牡壮骨颗粒
功能与主治:强筋壮骨,和胃健脾。用于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软骨病;对小儿多汗,夜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发育迟缓也有治疗作用。
复方珍珠散
功能与主治:减少湿邪侵犯,促进伤口愈合,促进生肌长肉。用于治疗热毒蕴结引起的溃疡,症见疮面鲜活、脓腐即将出尽。
生肌八宝散
功能与主治:促进伤口收敛,促进生肌长肉。用于治疗疮疡溃烂,脓腐即将出尽,疮口久不收敛。
秦皮接骨胶囊
功能与主治:活血散瘀,疗伤接骨,止痛。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筋骨扭伤,瘀血肿痛。
孔圣枕中丸
药物组成:龟甲(沙烫醋淬)、龙骨、
远志(去心甘草炙)、
石菖蒲、蜂蜜(炼)。
功能与主治:补益心肾,益智安神。用于治疗心肾不交(肾阴不能上承,心火失于下降,心和肾的生理功能失)调引起的失眠健忘,头晕耳鸣,神疲体倦。
药膳食疗
神疲消瘦,惊悸多梦
牡蛎100克,龙骨30克,
山茱萸10克,粳米50克。
先把龙骨、牡蛎打碎,加水煮1小时,再加入山茱萸煮半小时,滤渣取汁,再煮半小时,加入粳米熬粥,每日早、晚服用。
心胆气虚引起的失眠
煅龙骨9克,石菖蒲5克。
将煅龙骨研碎,石菖蒲切碎,用水煎煮后代茶饮用,睡前1小时左右饮用。可加入薰衣草10g,以增加安神效果。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龙骨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
本品应按照医生叮嘱的剂量和疗程使用,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龙骨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本品味涩,具有收敛的性质,因此有湿热积滞者(常见大便不爽、小便黄、心烦易怒、自觉身热等症状表现)慎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龙骨与牡蛎
二者都有镇惊安神(平复惊恐,安定神智),平肝潜阳(抑制肝内上升太过的阳气),收敛固涩(用收涩药防治气血津液等外泄)的作用。
二者都适用于治疗心神不安,惊悸(心悸、易惊善恐)失眠,阴虚阳亢(阴液亏虚,阳气亢盛),头晕目眩,烦躁易怒及各种滑脱之证。
龙骨以入心经为主,镇惊安神功效较显著,又能收湿敛疮(减少疮面渗出,促进疮口愈合),用于治疗疮疡久不收口。
牡蛎以入肝经为主,平肝潜阳功效较显著,虽然安神、收敛固涩的作用逊于龙骨,但牡蛎味咸可软坚散结,还具有抑酸止痛的作用。
能用于治疗痰火郁结的瘰疬(主要指
淋巴结结核),痰核(皮下肿起如核的硬块),癥瘕积聚(腹部出现有形或无形的积块,伴有胀痛感)等。
还能抑制胃酸,减轻疼痛,用于治疗胃痛,吞酸(酸水从胃上泛到口咽后又被吞下,刺激咽喉部位)。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