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更多功能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病灶浸润深度≥5毫米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典型症状为盆腔疼痛,还可有不孕、月经异常等表现
病因不明,可能与月经状况、避孕措施、妊娠、环境、遗传、免疫等有关
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定义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是指病灶浸润深度≥5毫米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激素依赖性疾病。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组织学上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是在临床行为上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特点,可以发生种植、侵袭及远处转移。病灶累及部位包括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阴道穹窿、阴道直肠隔、直肠或者结肠壁等,也可侵犯至膀胱壁和输尿管。
在某些因素影响下,部分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未能正常从阴道排出,而是种植或播散到子宫腔外的其他部位,在该部位生长,并随着激素水平周期性脱落,引起一系列症状,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
流行病学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目前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以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流行病学可供参考。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育龄期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发时段,多发生于25~45岁。
生育少、生育晚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生育多、生育早者。
偶尔可见于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前极少发生。
有文献报道,绝经后用激素补充治疗的女性也有发病者。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