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灶浸润深度≥5毫米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典型症状为盆腔疼痛,还可有不孕、月经异常等表现
病因不明,可能与月经状况、避孕措施、妊娠、环境、遗传、免疫等有关
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定义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是指病灶浸润深度≥5毫米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激素依赖性疾病。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组织学上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是在临床行为上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特点,可以发生种植、侵袭及远处转移。病灶累及部位包括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阴道穹窿、阴道直肠隔、直肠或者结肠壁等,也可侵犯至膀胱壁和输尿管。
在某些因素影响下,部分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未能正常从阴道排出,而是种植或播散到子宫腔外的其他部位,在该部位生长,并随着激素水平周期性脱落,引起一系列症状,导致
子宫内膜异位症。
流行病学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目前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以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流行病学可供参考。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育龄期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发时段,多发生于25~45岁。
生育少、生育晚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生育多、生育早者。
偶尔可见于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前极少发生。
有文献报道,绝经后用激素补充治疗的女性也有发病者。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尚不明确,月经状况、环境、遗传、免疫等多种因素会增加本病的发生风险。
月经状况
初潮年龄早、月经周期短、经期时间超过7天,会导致月经频率增多、时间延长,增加经血逆流种植的机会,增加发病风险。
环境因素
动物实验显示,垃圾燃烧后产生的化学物质二𫫇英会增加本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但尚无人类试验的直接证据显示二者有关。
遗传因素
本病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多项研究提示,本病可能通过多基因或多因素遗传,与谷胱甘肽转移酶、
半乳糖转移酶和雌激素受体的基因多态性有关。
免疫因素
本病的发生可能与免疫有关,有
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其他自身免疫病病史者,更容易发生本病。
发病机制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用多因子的发病理论来解释其发病机制。
经血逆流与种植学说
经期时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可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于盆腔各部位,并在该处继续生长、蔓延,形成
子宫内膜异位症。许多临床和实验资料均支持这一学说。
该学说无法解释在多数育龄期女性中存在经血逆流,而仅少数女性发病。
血源-淋巴性散播学说
子宫内膜组织可以像恶性肿瘤一样,通过静脉和淋巴系统播散,在远处发生种植。
有动物实验证明,将内膜组织注射到动物的静脉内,可以导致远处的种植。
该学说无法说明子宫内膜如何通过静脉和淋巴系统进行种植的,尚难定论。
医源性散播学说
医源性散播即子宫内膜直接种植。多见于手术时将子宫内膜带至切口处,在该处种植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体腔上皮化生学说
有高度化生潜能的体腔上皮在受到持续卵巢激素、经血及慢性炎症的反复刺激,能被激活转化为子宫内膜样组织。但目前该学说仅有动物实验证实。
诱导学说
有学者认为,未分化的腹膜组织在内源性生物化学因素诱导下,可发展成为子宫内膜组织,种植的内膜可以释放化学物质诱导未分化的间充质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组织。此学说是体腔上皮化生学说的延伸,在兔动物实验中已证实,而在人类中尚无证据。
遗传学说
有学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特点和染色体异常等推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与糖尿病、哮喘类似的多因素疾病,由多重基因位点与环境相互作用引起。
免疫发病学说
有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
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研究表明,免疫异常对异位子宫内膜的种植、黏附、增生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
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异位子宫内膜会很快被自身免疫系统清除,不会引发本病。
若人体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对异位子宫内膜的识别作用、清除作用减弱,甚至会给子宫内膜种植提供适宜的环境,促进异位子宫内膜的转移、定位和生长,引发本病。
其他
炎症因素:可能与亚临床
腹膜炎(即无明显症状的腹膜炎)有关,表现为腹腔液中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物质增加,这些物质可能在子宫内膜种植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位内膜决定论:近年来,国内学者提出“在位内膜决定论”,认为在位子宫内膜的生物学特性是本病发生的决定因素,局部微环境是影响因素。部分人群在位子宫内膜的特性较强,如黏附性、侵袭性、刺激形成血管的能力,因此容易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多样,特征为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具体症状因人而异,与病变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最常见的是盆腔疼痛、月经异常和不孕,也有少数病人可无任何症状。
主要症状
盆腔疼痛
痛经
发生在月经期的腹痛。
疼痛常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加重。
疼痛主要为下腹部、腰骶部,可放射到会阴部、肛门及大腿。
常于月经来潮前1~2日开始,经期第1日最剧烈,以后逐渐减轻,至月经干净时消失。
疼痛程度与病灶大小不一定成正比,有时病灶很小,引起的疼痛却难以忍受。
慢性盆腔痛
出现在盆腔部位的非周期性疼痛。
疼痛可出现在前腹壁(脐周或脐下)、腰骶部或臀部。
疼痛与月经没有明显关系。
疼痛持续6个月以上。
性交不适
一般表现为深部性交痛。
月经来潮前最明显。
月经异常
部分患者可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淋漓不尽。
可伴有经期前点滴出血。
不孕
表现为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超过1年仍未怀孕。
其他症状
异位病灶侵犯肠道时可出现腹痛、腹泻、排便痛、便秘或周期性少量便血,严重者可因肿块压迫肠腔而出现
肠梗阻症状。
异位病灶侵犯膀胱多表现为经期出现尿痛和尿频,但多被痛经症状掩盖而被忽视。
异位病灶侵犯和(或)压迫输尿管时,可引起
输尿管狭窄、阻塞,出现腰痛和血尿。
就医科室
妇科
出现逐渐加重的痛经,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淋漓不尽,不孕(未采取避孕措施、有正常性生活1年未怀孕)、性交痛或
腹部压痛等时,建议及时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时,须避开月经期。
就医时可穿着宽松、易穿脱的衣服。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痛经?疼痛程度是否逐渐加重?
是否长期存在腹部疼痛?
月经正常吗,月经周期、经期、经量是否有改变?
阴道分泌物是否有改变,如量、色、气味、性质(如脓性)?
症状出现多久了?
症状在什么情况下加重或减轻?
病史清单
是否放置了宫内节育器(俗称放环)?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妇科超声、盆腔CT及磁共振成像(MRI)、腹腔镜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疾病诊断
通常医生根据病史和典型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临床表现不明显者须进一步做辅助检查帮助确诊,最终确诊依赖
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
病史
有二𫫇英长期接触史。
有异常月经史。
有人工流产史。
临床表现
症状
育龄期女性有逐渐加重的痛经、不孕、性交不适、月经异常等表现。
可伴有腹痛、腹泻、便秘、排便痛、尿痛、尿频、周期性少量便血等症状。
体格检查
部分病人可触及
下腹部包块、压痛等阳性体征,有助于指导进一步检查。
妇科检查
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可发现子宫位置固定不活动,直肠子宫陷凹、阴道穹窿、直肠等部位可扪及触痛性结节,提示为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三合诊可以对双合诊检查不足的地方予以补充。
实验室检查
血清癌抗原125(CA125)测定
检查意义
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单独确诊本病的价值有限,无法作为诊断依据,一般动态监测以评估疗效和预测复发,也有助于鉴别诊断。
通常将CA125和
抗子宫内膜抗体测定、影像学联合应用,以增加诊断的可靠性。
CA125的测定也是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手术前的重要判断指标。
检查结果
血清CA125一般均为轻度升高,多低于100 U/ml。
如果血清CA125>200 U/ml,提示可能为恶变。
如果出现血清CA125水平随着月经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有助于与其他妇科疾病(如卵巢癌、盆腔炎性疾病等)鉴别。
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测定
检查意义:不单独用于诊断,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可提高诊断率,尤其是早期病灶,也有助于疗效的观察。
检查目的:可明确体内是否有异位的子宫内膜刺激免疫系统。
检查结果:正常人为阴性,阳性提示可能是本病;药物治疗后,血清中抗子宫内膜抗体明显降低,提示疗效较好。
人附睾蛋白4(HE4)测定
检查意义:主要用于与卵巢癌的鉴别诊断。
检查结果:正常人HE4<150 pmol/L,子宫内膜异位症者HE4多在正常水平,升高提示患有卵巢癌。
芳香化酶P450测定
不单独用于确诊,可能对早期诊断有价值,常与CA125、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率。
影像学检查
经阴道超声检查(TVS)
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有助于确定病灶的位置、大小和形状,但一般不单独用于确诊疾病。结合血清CA125水平升高,有助于明确诊断。
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可了解病变范围、起源和侵犯的结构,可对病变进行正确的定位,对软组织的显示能力较强,但费用昂贵,通常不作为初选的诊断方法。
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是国际公认的最佳诊断方法,但位于腹膜下或者腹膜外的病灶, 尤其是判断病变的深部和范围时,腹腔镜诊断在一定程度上受限。
腹腔镜下的器械触诊联合阴道检查和直肠检查, 可以帮助确定病变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可以判断手术切除的彻底性。
其他
如果怀疑为腹膜以外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还需要根据病变部位进行胸部X线检查或CT检查、肾盂造影、直肠镜检查、膀胱镜检查等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同点:都可有痛经、腹部包块、
腹部压痛、不孕等表现。
不同点:某些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伴随相应临床症状。一般结合影像学检查、腹腔镜检查可协助诊断。
盆腔炎性包块
相同点:都可有不孕、痛经、腹部包块、腹部压痛等表现。
不同点:
盆腔炎性包块多有急性或反复发作的盆腔感染史;痛经程度较轻,也不呈进行性加剧;平时亦有下腹部隐痛;可伴发热和白细胞增高等;抗生素治疗有效。
子宫腺肌病
相同点:有相似的痛经症状。
不同点:
子宫腺肌病的痛经部位多位于下腹正中,且更剧烈;妇科检查子宫多呈均匀性增大,质硬,且经期检查时子宫触痛明显。此病常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存。
其他原因导致的慢性盆腔痛
相同点:都可出现非周期性的盆腔部位疼痛。
不同点:其他原因导致的慢性盆腔痛时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未见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发现存在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粘连和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等,但有时找不到明确妇科原因,而可能是隐匿性躯体疾病(如
肠易激综合征)和非躯体性(精神源性)疾病的表现。
直肠癌
相同点:
直肠癌与发生在阴道直肠隔的子宫内膜异位症都有相似的便血、肛门坠胀等表现。
不同点:直肠癌的便血、肛门坠胀的症状出现较早,且症状与月经没有明显关系,直肠镜检查和活组织检查可明确鉴别。
卵巢恶性肿瘤
相同点:CA125和HE4水平升高,超声图像均提示包块。均有腹部压痛等表现。
不同点:卵巢恶性肿瘤CA125和HE4水平多显著升高,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可鉴别。
治疗原则:根据病情及个人需求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需要考虑症状、年龄、生育需求、病变部位和范围、是否明确诊断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
治疗方法:包括期待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
辅助生殖技术治疗。
期待治疗
期待治疗即不采取干预措施,仅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再采取相应的对策。
如果病情减轻、症状缓解,继续观察;如果病情无变化或加重、症状难以缓解,则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或采取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对有疼痛症状和不孕的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 手术是的首选治疗方法, 切除病灶是治疗的关键。
手术方式
目前多采取腹腔镜下的微创手术,开腹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已较少应用。具体手术方式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
对于累及肠道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病灶的大小及浸润的程度来决定手术方案。主要手术方式包括: 肠壁表面病灶切除术、肠壁病灶碟形切除术和节段性
肠切除吻合术。
由于盆腔侧壁的粘连或囊肿压迫累及输尿管者, 手术切除其表面腹膜的粘连带和结节,有助于解除梗阻,有效缓解受累
输尿管扩张及
肾盂积水。
如果输尿管本身的肌层或者黏膜已经受累, 则形成内在性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 可手术切除病变的输尿管段并行吻合术。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多累及膀胱逼尿肌甚至膀胱全层, 一般选择腹腔镜下部分膀胱切除缝合术。
术后治疗
适应证:适用于无生育需求者。
常用药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口服短效避孕药、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人工合成高效孕激素等。一般在术后应用3个月。
治疗效果:一般在术后应用上述药物3个月,都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可缩小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中口服短效避孕药及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还能同时起到很好的避孕效果。
术后并发症
主要的并发症有膀胱或直肠穿孔、
瘘管、狭窄、梗阻、盆腔感染以及局部神经损伤引起的功能异常。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尚无统一治疗方案,具体用药须结合药物不良反应、个人意愿及经济能力而定。药物治疗期间,不可擅自改变药物剂量或突然停药,保证治疗计划得到落实。
非甾体抗炎药
作用:可减少炎症介质的合成,具有镇痛、抗炎的效果,但只能改善疼痛症状,不能控制病情进展。
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如消化不良、胃痛等,长期应用有发生
消化道出血、溃疡、穿孔的可能。
口服避孕药
适宜人群:症状较轻、暂无生育要求的年轻女性。
常用药物:目前常用低剂量雌激素和高效孕激素复合片,如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炔雌醇
环丙孕酮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
作用:抑制排卵,并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导致异位内膜萎缩、月经量减少,长期连续服用可造成类似妊娠的人工闭经,可有效缓解疼痛。
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乳房胀痛、情绪异常等。对于35岁以上或有糖尿病、高血压、血栓史、吸烟等高危因素者,会增加发生
血栓形成的风险。
高效孕激素
适宜人群:适用于无生育要求的女性。
常用药物:常采用
醋酸甲羟孕酮、
醋酸甲地孕酮或
醋酸炔诺酮等。其中,地诺孕素是一种新的高效孕激素,持续口服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放置方便,可持续缓释左炔诺孕酮5年。很适合内异症的长期管理。
作用:直接作用于异位内膜,引起内膜萎缩。同时可通过负反馈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抑制子宫内膜(包括异位内膜)的生长。
不良反应:主要是突破性出血、乳房胀痛、体重增加、消化道症状、精神异常等。
雄激素衍生物
达那唑:为合成的17α-乙炔
睾酮衍生物,能抑制卵巢甾体激素生成并增加雌、孕激素代谢,还可直接与子宫内膜的雌、孕激素受体结合,抑制内膜细胞增生,导致子宫内膜萎缩。
孕三烯酮:为人工合成的19-去甲睾酮甾体类药物,有复杂的激素和抗激素作用,一方面可使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另一方面还能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使之萎缩、吸收。
不良反应:主要为
毛发增多、声音变粗等雄激素相关不良反应,其中声音变粗是不可逆的。还可能有肝功能损害,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临床上已经很少使用。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
作用:通过调节作用使卵泡发育受到抑制,造成体内低雌激素状态,出现暂时性闭经,缓解疼痛。
不良反应:主要是低雌激素血症引起的围绝经期症状,如潮热、阴道干燥、性欲下降、失眠及抑郁等。长期应用则有骨质丢失的可能。停药后上述围绝经期症状可消失,骨质丢失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至原有水平。
孕激素受体拮抗剂
作用:具有抗孕激素作用,可造成闭经使病灶萎缩,长期疗效有待证实。
不良反应:较轻微,无雌激素样影响,亦无骨质丢失的危险。
其他药物
芳香酶抑制剂(如阿那曲唑、来曲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如
西曲瑞克)及选择性孕激素受体(PR)调节剂都是值得进一步进行研究的可用于治疗的新药。
特别提醒
仅采取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难以根治,停药后易复发,手术治疗是唯一的根治手段。
有生育要求的育龄期女性、孕妇、哺乳期女性,谨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辅助生殖技术治疗
适应证
年轻、病情轻者,术后可期待自然妊娠6个月,并接受医生的生育指导,6个月后未生育者须考虑采取辅助生殖技术治疗。
年龄在35岁以上、不孕年限超过3年,尤其是
原发性不孕者,应积极采取辅助生殖技术助孕。
病情较重、盆腔粘连、病灶切除不彻底者,应积极采取辅助生殖技术助孕。
输卵管不通者,应积极采取辅助生殖技术助孕。
常用辅助生殖技术
治愈情况
药物和手术治疗均可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但只有手术治疗能确诊、进行临床分期及去除病灶,达到根治效果。
危害性
可能出现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排便痛、月经异常等,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可损害生育能力,可能导致不孕。
本病虽然属于良性疾病,但仍有恶变的可能,有发展为内膜样腺癌、
透明细胞癌、浆液性或黏液性腺癌等可能。
日常生活
日常饮食
均衡营养,以高蛋白、高热量、高
纤维素饮食为主,如鸡蛋、鱼禽肉、瘦肉、新鲜蔬果等。
低脂饮食,用植物油替代动物油脂,每日烹调用油不超过30克(约3个白瓷勺的量)。
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易胀气的食物。
避免阿胶、蜂王浆等可能影响内分泌的食物。
术后饮食
术后8小时内禁食,应在排气后开始进食,可先用清淡流食,如藕粉、米汤、蛋花汤等。再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逐步过渡到半流食(鸡蛋羹、肉粥、馄饨等)、软食(包子、饺子等),直至正常饮食。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
可食用高蛋白食物,如鸡蛋、豆腐脑、鱼禽肉等。
蔬果应切碎后烹饪食用。
适度运动
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缓解疼痛,如瑜伽、快走等。
避免过度或过强的体育锻炼及重体力劳动,尤其是在月经期。
保持个人卫生
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日用清水清洗外阴并换洗内裤,但要避免冲洗阴道。
术后2个月内避免盆浴。
合理性生活
手术当月禁止性生活。术后应该直至痊愈才能开始性生活,不能确定性生活时间者,可询问医生。
月经期避免性生活,性生活不宜过于激烈。
尽快生育
手术后有生育需求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尽快备孕,可采取监测排卵、接受性生活指导等措施,提高怀孕概率。
心理护理
了解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知识,纠正对疾病的错误认知,以增强安全感及治愈的信心。
有情绪不稳定、心理压抑等情况时,及时向亲友倾诉,也可以向医务人员寻求帮助,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以免由于心理问题影响治疗效果。
定期复查
治疗期间应注意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期待治疗和药物治疗者一般需要每个月复查一次,以便根据病情变化、有无并发症等改变治疗策略。
手术治疗后也需要定期复查,观察有无复发。
预防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不清,不能完全预防。根据可能的病因及流行病学结果,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预防。
防止经血逆流
尽早治疗并发经血潴留的疾病,如处女膜无孔、阴道及宫颈先天性闭锁或粘连等,防止经血逆流引起本病。
药物避孕
暂无生育要求或已有子女者,若有痛经、经量增多或月经失调,建议口服避孕药,既可避孕,又可减少本病的发生。
避免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
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宫腔压力会增加,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因此,无生育需求的女性应注意采取合理的避孕措施,如使用避孕套等,以避免因意外妊娠而进行人工流产。
尽早生育
妊娠有助于减少本病的发生,因此对于晚婚妇女,尤其是伴有月经失调和痛经者,应尽早生育。若婚后1年尚未生育,应进行不孕症的有关检查。
其他
远离化学物质二𫫇英。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