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孕妇禁止服用
中药介绍
常被制成各种中成药用于治疗风寒湿侵袭引起的痹证、腰痛,跌打损伤、骨折肿痛、外伤出血等。
主要药性
味甘、苦,性平。归肝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江苏。
夏、秋二季采收,以片完整、黄白色、无杂质者为佳。除去杂质,阴干。
性状特征
接骨草
呈圆柱形,长8.5~19厘米,直径0.2~1.2厘米;表面灰褐色或绿褐色,有纵向隆起的纵沟及较细的纵裂纹并有点状突起的皮孔。
皮易剥离,脱落后呈浅绿色至浅黄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较薄,木部黄白色至浅棕色,髓部疏松,呈海绵状,浅黄棕色或棕褐色。
气微,味淡。以片完整、黄白色、无杂质者为佳。
炒接骨草
炒接骨草是接骨草的炮制品,形如接骨草,黄色,偶有焦斑。以片完整、表面有焦斑为佳。
储存方法
放在干燥的地方。
古籍记载
《新修本草》:“主折伤,续筋骨,除风痒龋齿。可为浴汤。”
《千金方》:“打伤瘀血及产妇恶血,一切血不行或不止,并煮汁服。”
《草药方》:“行血败毒,洗一切疮疥、鬼箭风。。
治疗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主治病证
风湿痹痛,腰痛,痛风,水肿,跌扑损伤,骨折肿痛,外伤出血。
作用分析
祛风除湿
接骨草归肝经,具有祛风除湿的作用,能用于治疗风寒湿侵袭引起的痹证、腰痛,常见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灵活,腰背部疼痛、僵硬、活动不灵活等。
活血止痛
接骨草可以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而疗伤,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肿痛、外伤出血等。
临床应用
跌打损伤,筋伤骨折
治跌打损伤、筋伤骨折时,常单用。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接骨草具有抗骨质疏松、抗炎、镇痛、抗菌、免疫活性等药理作用。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接骨草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中成药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接骨草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15~30克。
外用时适量,捣烂外敷或煎水熏洗,或研末撒在患处。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接骨草
取原药材,洗净,润软,切斜薄片,晒干。
炒接骨草
取接骨草片,放在锅内,小火加热,炒至黄色,出锅,放凉。
制成中成药
三七伤药胶囊(片、颗粒)
功能与主治:舒筋活血,散瘀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瘀阻引起的关节痹痛;急慢性挫伤、
神经痛见上述证候者。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接骨草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
孕妇禁服,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孕妇禁止服用。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接骨草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