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中药配伍、中成药中。本品还可应用于保健食品中
脾胃虚寒的人慎用
中药介绍
积雪草(Asiatic Pennywort)取自伞形科植物积雪草的干燥全草。
常被制成各种中成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中暑腹泻,排尿时疼痛伴尿中有砂石等。
主要药性
味苦、辛,性寒。归肝、脾、肾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江苏、浙江、福建。
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泥沙,晒干,切段。以叶多、色绿者为佳。
性状特征
积雪草
卷缩成团状。根圆柱形,表面浅黄色或灰黄色。茎细长弯曲,黄棕色,有细纹皱纹,节上常着生须根状。
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近圆形或肾形,灰绿色,边缘有粗钝齿;叶柄扭曲。
伞形花序腋生,短小。双悬果扁圆形,有明显隆起的纵棱及细网纹,果梗甚短。气微,味淡。
积雪草饮片
饮片呈不规则的段。根圆柱形,表面浅黄色或灰黄色。茎细,黄棕色,有细纵皱纹,可见节,节上常着生须状根。
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近圆形或肾形,灰绿色,边缘有粗钝齿。
伞形花序短小。双悬果扁圆形,有明显隆起的纵棱及细网纹。气微,味淡。
储存方法
储存在干燥容器内,密闭,放置在干燥处。
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主大热,恶疮,痈疽,浸淫,赤熛,皮肤赤,身热。”
《日华子本草》:“消肿毒并风疹疥癣。”
《本草求原》:“除热毒,治白浊,浸疳疮,理小肠气。。
治疗功效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主治病证
湿热黄疸,中暑腹泻,石淋血淋,痈肿疮毒,跌扑损伤。
作用分析
清热利湿
积雪草味苦性寒,归肝、脾经,既可以清肝胆湿热而退黄,又能清中焦湿热而止泻。积雪草还可以入肾经,有清热利尿通淋的作用。
可以用于治疗湿热
黄疸,中暑腹泻,湿疹,排尿疼痛伴尿中有砂石或尿中带血,小便时灼热刺痛等。
解毒消肿
积雪草味苦性寒,可以清热解毒,入脾、肾经,可以利水消肿。
可以用于治疗痈肿疮毒,跌扑损伤,热疖等。
临床应用
跌打损伤
湿热证
治疗黄疸,湿疹,尿频,
排尿不畅,排尿涩痛,热疖疮毒,咽喉肿痛等,可以配伍
茵陈、
金银花、
车前子等。
便血,崩漏等
治疗各种出血病症,如便血、崩漏等,可以配伍
当归、栀子仁、
蒲黄、黄连、
黄芩、生地、
槐花等。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积雪草具有促进创口愈合、抗皮肤斑痕形成、抗炎、抗抑郁等药理作用。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积雪草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中成药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积雪草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15~30克,内服还可以捣汁服用。
外用时适量,可以捣敷或者绞汁涂。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切断,干燥。
常见配伍
积雪草配车前子
积雪草味苦性寒,能清热利湿,利尿通淋;
车前子味甘性寒,既能通调水道,清膀胱的热结,又能渗湿止泻。
两药配伍,可以增强清利湿热,止泻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下注膀胱引起的小便淋漓涩痛及暑湿引起的腹泻等。
制成中成药
三金片(颗粒、胶囊)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益肾。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小便色黄、量少,淋漓涩痛,尿急频数;急慢性肾盂肾炎、
膀胱炎、尿路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伤湿止痛膏
功能与主治:祛风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疼痛,关节肿痛。
复方积雪草片
功能与主治:活血通络,祛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肢节疼痛。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积雪草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积雪草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脾胃虚寒的人慎用积雪草,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积雪草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脾胃虚寒的人慎用积雪草。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积雪草与金钱草
两者均能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都可治疗湿热黄疸,小便淋漓涩痛,排尿时尿道有灼热感,痈肿疮毒等。
积雪草既能清肝胆湿热而退黄,又能清中焦湿热而止泻,可以用于治疗湿热
黄疸,中暑腹泻。
金钱草既善于清利肝胆和膀胱的湿热,又善于利尿排石,可以用于治疗排尿时涩痛伴尿中有砂石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