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凡湿热烦躁口渴无气滞者忌用;有黄荆子过敏史的人禁用
中药介绍
黄荆子(Vitex Negundo Seed)为
马鞭草科植物牡荆或黄荆的干燥成熟果实。由于其用药部位为牡荆或黄荆的果实(即种子),果实表面呈黄棕色,因此被称为“黄荆子”。
用于治疗寒痰所致的咳喘,痰多色白;以及寒凝气滞,胃气失和所致的胃脘疼痛,打嗝。
主要药性
味辛、苦,性温。归肺、胃经。
产地选材
产于江苏、浙江、湖南、四川、广西等地。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用时捣碎。以粒大,饱满者为佳。
性状特征
黄荆子
果实连同宿萼及短果柄呈倒卵状类圆形或近梨形,长为3~5.5毫米,直径为1.5~2毫米。宿萼为灰褐色,密被棕黄色或灰白色绒毛,包被整个果实的2/3或更多,萼筒先端5齿裂,外面具有5~10条脉纹。果实近球形,上端稍大略平圆,有花柱脱落的凹痕,基部稍狭尖,呈棕褐色。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为黄棕色,有4室,每室有黄白色或黄棕色种子1颗或不育。
气香,味微苦、涩。
储存方法
干燥保存。
古籍记载
《名医别录》“主除骨间寒热,通利胃气,止咳逆,下气。”
《医林纂要》“补行肝气,祛风燥湿。能发汗行水,治水肿身黄,又消食和脾胃。”
《药性考》“除寒热,疗风止咳,心痛疝疾,带浊耳聋,服之有益。。
治疗功效
祛痰止咳平喘,理气和胃止痛。
主治病证
咳喘痰多,胃痛,呃逆。
作用分析
祛痰止咳平喘
黄荆子味苦主降,主入肺经,能祛痰下气以止喘咳。又因其性温,故多用于治疗寒痰所致的咳喘,痰多色白。
理气和胃止痛
黄荆子辛散温通,又入胃经,能够行中焦之气而止痛,多用于寒邪凝聚所致气机阻滞以及胃气失和,从而引起的胃脘疼痛,打嗝。
临床应用
哮喘
治疗哮喘,可以将黄荆子研为粉末,加白糖适量,水冲服。
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热哮痰瘀伏肺证,症见气粗痰涌,痰鸣音如吼声,阵发性
呛咳,痰黄稠厚。可以配伍
葶苈子、
青皮、陈皮、
大黄、槟榔等药物使用。
咳嗽痰多、胸满气逆、气管炎
治疗咳嗽痰多,胸部胀满不适、气逆,
气管炎,可以配伍
胡颓子叶、
桔梗、
太子参、
百部、罂粟壳、
麻黄等药物使用。
泄泻
治疗感受风寒,脾胃升降功能失司所致的腹泻,可以配伍
茯苓、
六神曲(炒)、
白芍、
前胡、
甘草、
桂枝等药物使用。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黄荆子具有解热、抗炎、镇痛、抗菌、镇咳、平喘等、抑制精子生成药理作用。
黄荆子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黄荆子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5~10克;还可以制成丸剂、散剂,需适量。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以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黄荆子
8~9月采摘果实,晾晒干燥。
组成方剂
芙蓉膏
药物组成:芙蓉叶、黄荆子各等分。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痈疽发背诸毒。可见背部有弥漫性浸润斑块,其上有多个脓头及溃疡,并可有脓液排出,肿痛如锥刺,不能忍受等。
制成中成药
蠲哮片
功能与主治:泻肺除壅,涤痰祛瘀,利气平喘。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热哮痰瘀伏肺证,症见气粗痰涌,痰鸣音如吼声,阵发性咳呛,痰黄稠厚。
消炎止咳片
功能与主治:消炎,镇咳,化痰,定喘。用于咳嗽痰多,胸部胀满不适、气逆;
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顺气化痰颗粒
功能与主治:止咳平喘、顺气化痰。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气管炎所致的咳嗽多痰、胸闷气急。
三余神曲
功能与主治:疏风解表,调胃理气。用于感受风寒,伤食所致呕吐腹泻,胸腹部有饱闷感,以及坐车、船引起的头晕呕吐。
复方紫荆消伤巴布膏
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用于气机不通畅致血液瘀堵,从而导致的急慢性
软组织损伤。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黄荆子时,需要关注其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黄荆子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黄荆子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黄荆子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凡湿热烦躁口渴无气滞者忌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