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见中药材,也可当作食物
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
阴虚内热及血热妄行者忌用,孕妇慎用
中药介绍
干姜(Dried Ginger)取自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
常用来制成各种中成药,能用来治疗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病症。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干姜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即食药物质,在民间简称为“药食同源”),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
主要药性
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广东、广西。
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以粉性足、气味浓者为佳。
性状特征
干姜
呈不规则片状块,厚0.2~0.4厘米。
炮姜
炮姜是干姜的炮制品,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具指状分枝。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
质轻泡,断面边缘处显棕黑色,中心棕黄色,细颗粒性,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微辛、辣。
姜炭
姜炭是干姜的炮制品,形如干姜片块,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体轻,质松脆。味微苦,微辣。
储存方法
储存在干燥容器内,密闭,放在通风干燥处。
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潞下痢。生者尤良。”
《珍珠囊》:“干姜其用有四:通心阳,一也;去脏腑沉寒痼冷,二也;发诸经之寒气,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
《本草求真》:“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虚冷,元阳欲绝,合以
附子同投,则能回阳立效,故书则有附子无姜不热之句。。
治疗功效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主治病证
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作用分析
温中散寒
干姜味辛,性热,主要作用于脾胃,擅长驱寒温补脾胃、助脾胃消化,为温暖脾胃的重要药物。
适用于感受寒邪或脾胃虚弱引起的腹中冷痛,呕吐腹泻。
回阳通脉
干姜味辛,性热,入心、脾、肾经,有温补脾胃、温补阳气的功效。
可用于治心肾阳虚所致阳气脱离,脉无力者。
温肺化饮
干姜味辛,性热,入肺经,既能散寒温补肺脏,又能温补脾胃,助脾胃消化而除痰。
适用于体内有寒邪所引起的咳嗽,喘息,自觉四肢、胸腹、背部寒冷,痰多清稀之症。
临床应用
脾胃寒证
治疗寒邪直中、腹中疼痛,可单用,或与
高良姜相须为用。
亡阳证
寒饮咳喘
治疗体内有寒邪所引起的咳嗽,喘息,自觉四肢、胸腹、背部寒冷,痰多清稀的症状,常与
细辛、
五味子等同用。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干姜具有抗胃溃疡、调节胃肠运动、改善心脏功能、抗缺氧、抗应激等药理作用。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干姜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干姜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3~10克。
外用时适量,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干姜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干燥,筛去碎屑。
炮姜
先将净河砂置炒制容器内,用大火炒热,再加入干姜片或块,不断翻动,炒至鼓起,表面棕褐色,取出,筛去砂,晒凉。
姜炭
取干姜块,置炒制容器内,用大火加热,炒至表面黑色,内部棕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略炒,取出晾干,筛去碎屑。
常见配伍
干姜配黄连
干姜辛热燥烈,可以散寒邪,通凝滞,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为散寒温补脾胃、振奋脾阳的要药;黄连味苦,性大寒,寒则可以清热,味苦则性燥烈,功能清热祛湿,泻火解毒。
两种药物相互配伍,性味一热一寒、一辛一苦。常用于治疗腰以上热,腰以下寒,一吃就吐的患者。
干姜配五味子
干姜味辛燥烈,具有温补脾胃的功效,可以温补脾胃,祛湿以防止痰的生成;
五味子味酸涩收敛,可以润肺补肾阴。
两种药物相互配伍,一种向内收敛,一种向外发散,互相制约对方短处而发挥各自长处,可以温肺脏,止咳平喘祛痰。常用于治疗体内有寒邪所引起的咳嗽,喘息,自觉四肢、胸腹、背部寒冷,痰多清稀等。
干姜配厚朴
干姜味辛性燥热,可以散寒温补脾胃,助脾胃消化,祛湿;
厚朴气味芳香,可以祛湿,消除腹部胀等症状。
两种药物相互配伍,可以温补脾胃化湿来祛除脾胃的湿邪,促进脾胃的运化来消除腹胀以治疗肠胃气滞,具有相互协助的作用,可使脾胃运转正常。适用于脾胃有寒湿的患者。
干姜配甘草
两种药物相互配伍,甘草的甘缓药性既可制约干姜的大热,甘温之力又可补益脾胃阳气,作用平和。可用于治疗胃寒而脾虚弱所引起的口角吐涎沫,不渴,舌苔润滑等症状。
干姜配薤白
干姜温补脾胃,助阳气;
薤白温通心脏的阳气,祛除寒邪通滞。
两种药物相互配伍,具有温通心阳,散寒通血脉的功效。用于胸中阳气不足,寒邪凝聚在一起,气机阻塞导致痰堵在胸中,胸闷,胸痛或兼见喘息咳嗽,吐唾液之胸痹证。
组成方剂
温脾汤
功能与主治:促进肠胃积滞的排出,温补脾胃阳气。适用于阳气虚弱而致的寒邪积聚证,临床症状见腹痛,便秘,肚脐周围绞痛,手脚冰凉,苔白不渴,脉搏跳动较为弱,慢。
理中丸
功能与主治:温中散寒,健胃。适用于因脾胃虚弱而感受寒邪之证,临床症状见腹部隐隐作痛,喜饮热水喜欢按压,呕吐,大便稀,腹泻,食欲不佳,腹部不适,怕冷,四肢冰凉,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搏跳动慢而无力。
适用于阳气虚弱血失过多证,临床症状见大便带血、吐血、鼻出血或月经期间大量出血或经血淋漓不尽等,血暗淡,质清稀;脾胃虚弱感受寒邪所引起的胸部疼痛,或疾病过后多吐唾液,涎沫,或小儿受惊等。
附子理中丸
药物组成:附子(制)、干姜、党参、白术(炒)、甘草。
功能与主治:温中健脾。适用于脾胃虚弱受寒较重,或脾肾阳气虚衰证,临床症状见腹中冷痛,粪便如清水,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恶心呕吐,怕冷,四肢冰凉,或霍乱所致的呕吐腹泻,肌肉抽搐等。
大建中汤
药物组成:蜀椒、干姜、人参、胶饴。
功能与主治:温补脾胃,止痛。适用于脾胃阳气虚衰,寒邪较重之腹部剧痛证。症状见腹痛连及胸部,疼痛剧烈,疼痛上下走窜没有定处,或腹部时见块状物上下游走,疼痛,呕吐剧烈,不能饮食,手脚冰凉,舌质淡,苔白润滑,脉搏跳动慢而弱。
制成中成药
少阳感冒颗粒
功能与主治:解表散热,和解少阳。用于治疗外来的病邪聚于半表半里之证,临床症状见发热怕冷交替出现、胸与胁肋部胀满不适、食欲不振、心中烦,多呕吐、口苦咽干。
肠胃宁片
功能与主治:健脾益肾,温中止痛,涩肠止泻。用于治疗脾胃虚衰,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大便不调、早晨四五点钟腹泻、有时带黏液,伴腹胀腹痛、胃部不舒服、小腹坠胀;
慢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见上述证候者。
定喘膏
功能与主治:温阳祛痰,止咳定喘。用于阳气虚衰痰阻所致的咳嗽痰多,呼吸急促,冬季加重。
健步丸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肝肾不足所引起的腰膝酸软,下肢力量弱,行走困难。
药膳食疗
痰湿久蕴,气不布津,停而为饮
一起入锅煎取汁去渣,再与粳米100克同煮为稀粥。日分2次服。
风寒袭肺,壅遏气道,肺气失宣
甘草10克,干姜5~10克。
共煎取汁,日分三次饮用。
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等
干姜5克,甘草10克。
水煎去渣,代茶饮,温服。
可用于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等。
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
干姜90克,猪肾2枚。
将猪肾洗净,去臊筋,切细;干姜为末,同入砂锅内,加水煮熟,加少许食盐调味。每日2次,喝汤食肉,7天为1个疗程。
寒邪袭肺,肺失宣降
加入适量水煎煮;每30分钟取液一次,加水再煎;共取2次后合并煎液小火浓缩,至稠厚时加饴糖250克调匀;再熬至用铲挑起成丝而不甚黏时停火。
接着趁热搅拌,倒在表面涂过食用油的大盘中,待稍冷,分割成100块即成。可经常食用。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干姜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干姜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孕妇慎用干姜,阴虚内热及血热妄行者忌服干姜,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孕妇慎用。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干姜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阴虚内热及血热妄行者忌服。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附子与干姜
两药均能温暖脾胃,振奋阳气,救治阳气脱离。主要治疗感受寒邪的腹痛及昏迷厥逆证(不省人事,伴四肢冰冷,甚至冷至手肘和膝盖以上),常配伍使用。
附子可以温补一身的阳气,上可以振奋心脏阳气以通心脉、中可以温暖脾胃以驱寒、下可以温补肾阳以壮肾火,缓解膝关节疼痛,擅长助阳散寒止痛。
干姜最为擅长温补脾胃,是温补脾胃的要药,主要治疗脾胃受寒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腹难忍痛,拒绝按压等,此外还可以治疗感受寒邪后引起的咳嗽哮喘等症状。
干姜与姜炭
二者来源相同﹐只是炮制不同而成为不同品种。
干姜性燥热,可以温补脾胃,振奋阳气,救治阳气脱离,温补肺脏,对腹部感受寒邪兼体内有湿以及寒痰停留于肺的疾病有治疗作用。
常用于治疗腹中冷痛难忍,呕吐,泄泻,四肢冰凉以及咳喘等。
姜炭擅长止血通经,味苦涩,止血作用较强,临床多用于各种虚寒性出血者。
干姜既是中药又是食品,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可作酒等,日常用途广泛。
特点介绍
干姜药食两用性质的双重性决定了其用途的多样性,其使用根据不同用途有所区别。
干姜作为食品使用时,它的用法用量可能与作为药品使用时有所不同。
比如,药用时可以生用,可以经炮制后使用,其使用量严格按照组方的要求,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
而作为食品时,可以采用相应的烹饪方式,如酒等,而其使用量也可根据个人的需要适度增减。食用药膳前应先咨询专业医师。
吃法用量
干姜作为中药时,成人每天用量3~10克。
干姜作为食物时,每天可适量食用,还可做酒。
药膳应用
姜酒
做法:上为末,与清酒200毫升,共煮5分钟。
功效:散寒解表,温胃止呕[13]。
营养成分
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锌、铁、磷、铜、锰等微量元素。
食用注意
阴虚内热及血热妄行者忌服,孕妇慎服。
根据中医九种体质学说,阳虚体质人群最为适宜食用,阴虚或湿热体质人群应慎服或少服。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