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综合征是指在经期或行经期前后发生的下腹部疼痛,常伴随有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手脚冰冷、冷汗淋漓等症状,并伴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多见未婚或未孕的女性,部分患者的症状在生育后会减轻或消失。
1.雌、孕激素比例失调
可由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孕激素水平相对不足引起;也可能由于组织对孕激素的敏感性失常所致。正常情况下,孕激素促进远端肾小管钠和水的排泄,而雌激素则通过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系统使水钠潴留,故雌、孕激素比例失调可引起体重增加等征象。
2.维生素B6不足
维生素B6可促进体内过多雌激素的清除,缓和情绪和行为。缺乏维生素B6有可能引起经期综合征。
3.精神因素
部分患者精神症状突出,情绪波动,精神紧张等均可使原症状加重。
4.内啡肽学说
由于内啡肽水平的变化可影响精神、神经因素,静脉内给内啡肽可增加催乳激素浓度。动物实验也表明,给予内啡肽后
抗利尿激素增高。而内啡肽抑制剂钠络酮作用于内啡肽受体后可改变黄体生成激素的分泌,且β-内啡肽随月经周期而变化,故提出经期综合征是黄体期内啡肽浓度改变所致。
1.月经疹
月经来潮前2~3天自觉皮肤瘙痒、皮肤出现
疱疹、红斑或紫癜等。
皮疹多发生于颜面、前胸、后背及四肢等部位,随着月经结束,皮疹和瘙痒症状便不治自愈。对月经疹和瘙痒较重、影响睡眠者,可服用赛庚啶、扑尔敏等脱敏药。
2.经期牙痛
有的人在月经前一两周内,吃凉拌菜或喝冷饮时,便会发生瞬间剧烈牙痛,顷刻即止。这是因为在月经周期前,牙髓和牙周黏膜血管扩张充血、当牙本质受到冷的刺激后则发生阵痛。此病并非牙疾患,故无需治疗。
3.经期头痛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在月经期间,女性体内雌激素与
孕酮分泌的失调是经期头痛的根本原因。口服麦角胺咖啡因、
谷维素或服用
元胡止痛片、
加味逍遥丸均有一定效果。
4.经期口唇疱疹
这是月经期机体的抗力降低、体内潜伏疱疹病毒活动有关。常在经前1~2天至行经2~3天内发生,以口唇多见,亦见于眼睑、鼻孔周缘、阴唇边缘,可用桑树汁涂擦,不要搔抓,以免引起继发感染。
5.经期鼻塞
每至月经出现鼻塞症状,究其缘由,是鼻腔黏膜上皮也受性激素生理作用。卵巢激素的变化可使鼻黏膜发生充血、肿胀和渗液,从而导致鼻塞。可用鼻通或滴鼻净点鼻,每日3~5次。
6.经期咯血
有的妇女在行经前3~4天或经期也可能发生咯血,待月经干净后即不治而愈。研究证明,经期咯血多是因体内雌激素显著变化而引起的气管血管充血,渗透性增加的缘故。治疗这种月经病,可在医生指导下肌注
黄体酮。
7.月经期梅尼埃综合征
此病中年妇女多见,月经来潮时突然眩晕,耳鸣、视物旋转、恶心欲吐,一般只需卧床休息,眩晕严重者可适当用镇静剂及少量利尿药。
8.月经期心律失常
以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发作时注意多休息,适量服用镇静药。
阴道分泌物、CA125检查。必要时做腹腔镜检,乳房红外线透视,钼靶摄片等检查。
主要依靠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由于许多病人有
情绪障碍及精神病症状,故要特别注意这方面的情况。现在临床主要根据下述3个关键要素进行诊断:①在前3个月经周期中,周期性出现至少一种精神神经症状,如疲劳乏力、急躁、抑郁、焦虑、忧伤、过度敏感、猜疑、情绪不稳等,以及一种体质性症状,如乳房胀痛、四肢肿胀、腹胀不适、头痛等;②症状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反复出现,在晚卵泡期必须存在一段无症状的间歇期,即症状最晚在月经开始后4天内消失,至少在下次周期第十二天前不再复发;③症状的严重程度足以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凡符合上述3项者才能诊断本病。
由于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缺乏特异的、规范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因而,首先明确症状的主要方面,因人而异,对症施治,包括2个方面:一是针对病人的心理因素,通过卫生宣教,使病人了解出现症状的生理知识,以协助病人改善对症状的反应,再通过调整日常生活节奏、加强体育锻炼,改善营养,减少对环境的应激反应等方法以减轻症状;二是药物治疗,应用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神经介质活性药物,以消退心理、
情绪障碍,或应用激素抑制排卵以消除乳房胀痛等严重经期综合征症状。为便于临床参考,仍按控制主要症状的治疗方案分述如下:
1.加强卫生宣教
使病人认识到经期综合征是育龄妇女的普遍现象,通过一系列生活方式的调整和简单的药物治疗,就可获得缓解,从而消除病人对本病的顾虑和不必要的精神负担,使在症状出现前有心理上的准备和采取下列一些生活、营养等方面的预防措施。
2.补充矿物质及维生素
已广泛用于治疗经期综合征。每日服用钙、镁等可改善黄体期的负性情绪、水潴留及疼痛,可是其作用机理并不明确,治疗效果亦有很大差异。有病人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有些则完全无效。
3.纠正水潴留
由于缺乏实验证实,经期综合征病人体内确有液体潴留,故不必要立即给予利尿剂。减少食盐摄入,补给钙、镁矿物质后,症状未见改善,或在黄体期体重增加>2500g,则可给予利尿剂—
螺内酯(安体舒通),于周期第十八至二十六天服用。钾排出量少,不需补钾,且不易发生依赖性。除减轻肿胀感,降低体重外,还可缓解精神症状,包括昏睡、嗜眠、抑郁、忧伤。
4.乳腺胀痛
用奶罩托起乳房,减少含咖啡因的饮料摄入和口服避孕药有助于缓解症状。最经济且副反应较少者,为口服
孕三烯酮,它是一种具有雄激素及抗E、P特性的合成19-去甲甾体。通过阻断乳腺的雌激素受体,消除乳腺的周期性改变,可有效地减轻乳房胀痛及触痛,并可消散乳腺结节或缩小结节体积。副反应主要是由其雄激素特性所引起的痤疮等。重症病人可应用丹那唑。
经期综合征的调理方法有哪些
经期综合征的调理有日常护理、饮食调理、辨证论治服用中药等。
1.日常护理:调整日常生活节奏,避免精神高度紧张,保持乐观的情绪,充足的睡眠等。
2.饮食调理:少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三餐规律,营养均衡。
3.辨证论治:经期不适常见于肝郁气滞(肝脏的气机和血运不畅、情志抑郁)证、血瘀证、血寒证、肾虚证等。
(1)经期乳房、胁肋胀痛,小腹胀满,烦躁易怒多为肝气不舒,可用逍遥散加减,若兼见口干口苦等热象,可用丹栀逍遥散。
(2)经血色暗,血块多,少腹(小腹)刺痛,胸闷烦躁,多属血瘀停滞,可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3)若经血色淡红,质清稀,小腹隐痛,喜暖喜按,多为虚寒证,可用金匮温经汤加减;若经血色暗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畏寒肢冷(怕冷,四肢冰凉),多属实寒证,可用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加减。
(4)若经血色暗淡,质清稀,腰膝酸软(腰部和膝部酸软无力的感觉),头晕耳鸣,面色晦暗,多属肾虚证,可用当归地黄饮加减。
患者经期出现不适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在医生辨证指导下规范治疗,切勿擅自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