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耳草

更多功能

地耳草
简介 功效作用 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
治疗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散瘀消肿。
主治病证
湿热黄疸,疮疖痈肿,跌打损伤等证。
作用分析
清热解毒利湿
地耳草味“苦”,性“凉”,入肝、胆经,善清肝胆湿热,为清热利湿退黄疸之常用药。
能用于治疗湿热黄疸,临床症见白睛、身体或小便发黄,胁肋部疼痛,胃脘部及腹部胀满不适,头身困重,乏力,食欲减退,厌食油腻,大便偏稀等。
本品苦凉,还能清热解毒,用于治疗热毒内蕴引起的肺痈(以发热,胸痛,咳吐腥臭脓痰为主要表现)、肠痈(以发热、右腹部疼痛、可以摸到肿块为主要表现)、疖肿等疾病。
散瘀消肿
地耳草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等引起的疼痛。
临床应用
湿热黄疸
治白睛、身体或小便发黄,胁肋部疼痛,胃脘部及腹部胀满不适等,可与金钱草茵陈虎杖等配伍。
疮痈肿毒
治发热,胸痛,咳吐腥臭脓痰等,常与鱼腥草、桔梗甘草薏苡仁芦根等配伍。
治发热,右腹部疼痛、可以摸到肿块等,可与败酱草、冬瓜仁、红藤等同用。
治妇女乳房部结块、肿胀疼痛,伴有全身发热,多与蒲公英等配伍。
治疖肿疼痛,虫蛇咬伤,可单味水煎服或以鲜草捣外敷。
跌打损伤
治疗跌打损伤引起的瘀血肿痛,可单用或配骨碎补乳香没药等煎服;亦可同时用鲜品捣烂外敷。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地耳草具有抗肝炎、抑制肝纤维化、抗菌和抗病毒、防治肾衰竭、抗动脉粥样硬化和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