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性口炎中
疱疹性口炎的发病率最高,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该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多发病的年龄1~5岁,尤其是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最容易患病。起病急,患儿
高热、口腔黏膜、牙龈充血,口腔内颊黏膜、舌、颚等处出现小庖疹、破溃后形成溃疡。患儿疼痛、不敢吃食物。疱疹也可以单独发生在唇及口周皮肤。此病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疱疹性口炎又称疱疹性龈口炎,由单纯性疱疹病毒Ⅰ型引发的急性口腔黏膜感染,主要通过飞沫、消化道和接触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热性疾病、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疾病、过度疲劳等都可能成为诱因。
急性发病,患儿常有烦躁、拒食、发热与
局部淋巴结肿大。2~3天后体温下降,但口腔症状加重,最初表现为唇红部位和临近口周皮肤及口腔黏膜,弥漫性潮红或出现散在的红
斑疹,在24小时内形成散在的或密集成群的小水疱,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环绕红晕,水疱很快破溃,形成表浅大、小溃疡,表面覆有黄白色分泌物。溃疡一周左右自愈。口周皮肤出的疱疹比较大,互相融合,形成溃疡处可见结痂,数日后脱落。不留
瘢痕。
单纯疱疹初起局部发痒,之后疼痛。小婴儿流口水,哭闹。一些患儿没有全身症状,有的患儿体温达39~40℃。肿大的淋巴结数周后才正常。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减低或正常。
2.取皮肤黏膜
疱疹刮取物作涂片,检查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嗜酸性包涵体,有助诊断。
依据临床表现:发热,口腔黏膜、牙龈及口周皮肤上出现红
斑疹,很快出现单个或成丛的
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溃疡面上有黄白色渗出物覆盖。疼痛、流口水、拒食、烦躁等典型症状。还有细胞学、血清学的检查结果阳性。即可做出诊断。
1.急性溃疡性口炎
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小儿任何年龄均可患病。口腔黏膜充血、水肿,很快形成溃疡。溃疡呈散在或连成大片,上面覆盖较厚的渗出物形成的假膜。疼痛明显,溃疡扩展到咽部疼痛更加剧。白细胞总数升高,持续超高热。
2.手足口病
由肠道病毒引起,患儿表现低热或中度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
疱疹及溃疡,分布在颊、上腭、舌及咽部。手、足出现疱疹,这是本病的特征。
3.坏死性龈口炎
梭型杆菌感染引起牙龈边缘及牙乳头充血、水肿,呈暗红色,迅速糜烂坏死,治疗不及时可蔓延至舌的侧缘、腭、颊和唇部,患儿全身不适,发热、
局部淋巴结肿大。
对单纯性疱疹目前没有特效药治疗,采用局部治疗,减少患儿痛苦。
2.西瓜霜口腔喷雾剂。
3.1%雷氟奴尔湿敷后涂擦鱼肝油软膏。
5.口服清热解毒的中药。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