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

更多功能

大黄
简介 功效作用 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
治疗功效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主治病证
实热积滞便秘,血热所致的吐血、鼻出血,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
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
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所致的小便次数增多、淋漓涩痛,水肿;
外用时可以用于治疗烧烫伤;
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
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作用分析
泻下攻积
大黄具有苦寒沉降的特性,具有较强的泻下作用,能荡涤肠胃,为治疗积滞便秘之重要中药之一。
大黄性寒,擅长泄热,因此治疗实热积滞便秘尤为适宜。通过配伍还可用于其他病因所致便秘。
清热泻火
大黄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既能清泻上焦、中焦及头面的火热之邪,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
又能清导下焦之湿热,如湿热之邪所致的痢疾、淋证、小便黄赤等。
因此火热上炎证或下焦湿热证都可以使用大黄。
凉血解毒
大黄具有苦降的特性,既能清热泻火,又能凉血止血,可用于治疗血热导致的异常出血,如吐血、鼻出血等。
大黄具有泻火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还可外用治疗热毒引发的痈肿疔疖,以及高温烫伤等。
逐瘀通经
大黄能够入血分,通行下焦,又具有活血逐瘀功效,能够祛除体内瘀血。
大黄是治疗瘀血证的常用药物之一,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
大黄还具有较好的活血逐瘀通经作用,常用于治疗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瘀血经闭等。
利湿退黄
大黄可以清化湿热,可以用于治疗湿热所致的痢疾、黄疸、淋证等。
此外,大黄可“破痰实”,通脏腑,降湿浊,可以用于治疗老痰壅塞,喘逆不得平卧,大便秘结等症状。
临床应用
积滞便秘
治疗实热积滞便秘,即以大便干燥、腹胀腹痛、口干口臭、身体发热为主要表现时,大黄常与芒硝厚朴枳实等药物配伍使用。
治疗寒实积滞所致的腹痛便秘,即便秘伴有手足不温、呕吐呃逆等表现,大黄可以与附子细辛等药物一同使用。
治疗脾阳不足所致的冷积便秘,即有大便干或不干、小便清长、面色苍白、手足不温等表现时,大黄可以与附子、干姜等同用。
治疗热结便秘,兼有气血不足,即有大便干燥、腹胀腹痛、口干口臭但兼有乏力、面色苍白等表现,大黄常与人参、当归甘草等药物配伍使用。
治疗热结阴亏所致的肠燥便秘,​即便秘伴有口干、手足心热等表现时,大黄常与麦冬、生地黄、玄参等一起使用。
热毒证
治疗火热上炎所致的烦躁口渴、面红、嘴唇干焦、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大黄常与连翘黄芩、栀子等药物同用。
治疗热邪导致血液异常外出所致的吐血、流鼻血、咳血,大黄常与黄连、黄芩等药物同用。
治疗肠痈腹痛,大黄常配伍牡丹皮、桃仁、芒硝等药物使用。
治疗疮痈肿毒、红肿热痛,大黄常配伍天花粉黄柏姜黄等研末外敷。
瘀血证
治疗妇女产后瘀血阻滞导致的腹痛、恶露不尽,大黄常与桃仁、土鳖虫等药物同用。
治疗妇女瘀血经闭,大黄可以与桃仁、桂枝等配伍使用。
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大黄常与当归、红花、穿山甲等药物同用。
湿热证
治疗湿热黄疸所致的一身面目全黄,大黄常配伍茵陈、栀子等药物使用。
治疗肠道湿热积滞引起的痢疾,大黄可以与黄连、黄芩、芍药等同用。
治疗湿热淋证,水肿,小便不顺畅,大黄常配伍木通车前子、栀子等一起使用。
烧烫伤
外用可以治疗烧烫伤,可单用大黄研粉,或者大黄配伍地榆粉,麻油调敷患处。
此外,大黄可“破痰实”,通脏腑,降湿浊,用于老痰壅塞,喘逆不得平卧,大便秘结等症状。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大黄具有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抗溃疡、保护肠黏膜屏障、解热、镇痛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急性胰腺炎、抗肺损伤、保护肾脏、抗糖尿病、保肝利胆、抗纤维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且对血液循环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