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的功效
炮制后可以入药,常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孕妇慎用,临床用量不宜过大
中药介绍
蟾酥(Toad Venom)是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干燥分泌物。因其主要为蟾蜍耳后腺分泌的白色浆汁入药,故始称“蟾蜍眉脂”、“蟾蜍眉酥”,到宋代《本草衍义》正名为“蟾酥”。
常被制成各种中成药,临床可用于治疗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志昏迷等病症。
主要药性
味辛,性温,有毒。归心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山东、河北、江苏、浙江。
多于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以色红棕、断面角质状、半透明者为佳。
性状特征
蟾酥
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棕褐色或红棕色。
团块状者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者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
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闻后打喷嚏。
蟾酥粉
蟾酥粉为蟾酥的炮制品。蟾酥粉是棕黄色至棕褐色粉末状。
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闻后打喷嚏。
储存方法
储存在干燥容器内,放在干燥处,防潮。按毒性中药管理规定执行。
古籍记载
《药性论》:“脑疳,以奶汁调,滴鼻中。”
《本草汇言》:“疗疳积,消鼓胀,解疔毒之药也。能化解一切瘀郁壅滞诸疾,如积毒、积块、积脓、内疗痈肿之证,有攻毒拔毒之功。。
治疗功效
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主治病证
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痧胀腹痛吐泻。
作用分析
解毒
蟾酥为有毒之品,能“以毒攻毒”,有解毒消肿的作用,可外用及内服,用于治疗痈疽疔疮等体表化脓性疾病、瘰疬见颈部肿块累累如串珠者,咽喉肿痛,牙痛等。
蟾酥味辛,能使一切风火热毒之邪外出。
止痛
蟾酥能止痛,用于治疗火毒内盛所致的牙龈肿痛、咽喉肿痛。
还可以麻醉止痛,用于五官科手术的黏膜麻醉。
开窍醒神
蟾酥味辛性温善走窜,有开窍醒神,化浊及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夏季感受暑湿秽浊不正之气及饮食不洁所导致的腹痛、吐泻不止、神志昏迷。
临床应用
痈疽疔疮,咽喉肿痛,牙痛
治疗背部化脓性感染性疾病或疮疡肿毒等脓液多且严重顽固的感染性疾病时可与
血竭、枯矾、
轻粉等同用。
治火毒内盛所致的牙龈肿痛、龋齿疼痛,可与朱砂、
雄黄、
甘草为丸,填入龋齿洞内或肿痛的齿缝处。
中暑神昏,痧胀腹痛吐泻
治疗感受暑湿感受秽浊之气或饮食不洁而致腹痛,吐泻不止,甚至昏厥,可与
麝香、
冰片、
细辛等共为末,吹入鼻中令其打喷嚏,如
通窍散。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蟾酥具有抗炎、镇痛、强心、升压、抗
心肌缺血、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蟾酥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蟾酥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0.015~0.03克,多入丸散用。
蟾酥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掺膏药内贴患处,不可入眼睛。
饭前、饭后服用均可,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蟾酥
取蟾酥饼,蒸软,切薄片,烤脆后,研为细粉。
蟾酥粉
取蟾酥,捣碎,加入定量白酒浸渍,时常搅动至呈稠膏状,干燥,粉碎。
常见配伍
蟾酥配麝香
两种药物相互配伍使用,可以解毒消肿,祛除瘀血、通经,外治用于疮疡红肿疼痛者。
蟾酥配黄连
蟾酥味辛散能行,有毒,有良好的解毒消肿作用;黄连味苦性质寒凉,善于清热泻火解毒。
两种药物相互配伍使用,可以清热,祛除瘀血,适用于瘀血阻滞兼有热邪所导致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既能散体表积聚的热毒,又能清体内积聚的火毒,使表里之热毒均能清解,适用于痈疽疔疮,肿毒等化脓性感染性疾病。
组成方剂
六神丸
功能与主治: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疖肿、痈疽肿痛等皮肤化脓性疾病,咽喉肿痛。
蟾酥托里丸
药物组成:蟾酥、干胭脂、
轻粉、朱砂、穿山甲、百草霜。
功能与主治:解毒消肿,活血止痛。适用于一切脓液多且严重顽固的化脓性感染性疾病。
蟾酥锭
药物组成:蟾酥、雄黄、
乳香、
没药、巴豆霜、樟脑、轻粉、麝香。
功能与主治: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痈疽肿毒等化脓感染性疾病及蝎虫咬伤。
制成中成药
牙痛一粒丸
功能与主治:解毒消肿,杀虫止痛。用于体内火毒旺盛所致的牙龈肿痛,龋齿疼痛。
六应丸
药物组成:牛黄、蟾酥、雄黄、冰片、珍珠、丁香。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体内火毒盛所致的咽喉或扁桃体红肿疼痛、口苦咽干、咽喉后壁红肿,或咽喉炎、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亦用于疮疡及虫咬肿痛。
咽速康气雾剂
药物组成:人工牛黄、麝香、冰片、蟾酥、珍珠、雄黄。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邪蕴结肺胃所致的急乳蛾(即急性扁桃体炎),症见发热,咽喉红肿疼痛,状如乳蛾或蚕蛾。
喉症丸
药物组成:板蓝根、牛黄、猪胆汁、雄黄、冰片、
硼砂、蟾酥(酒制)、
玄明粉、
青黛、百草霜。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邪蕴结肺胃所致的咽炎、喉炎、扁桃体腺炎及一般疮疡。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蟾酥时,需要关注其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蟾酥与一些药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蟾酥有毒,内服勿过量,孕妇慎用,外用不可入目,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孕妇慎用。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蟾酥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本品有毒,内服勿过量,外用不能入眼。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不良反应
蟾酥主要对心脏有毒性。中毒时刺激迷走神经或直接损害心肌,引起心动过缓伴有心律不齐,最后心脏停搏致死。
蟾酥中毒的主要原因是过量服用。中毒时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呼吸急促,心律不齐,惊厥,最后麻痹而死亡。
鉴别用药
生蟾酥与蟾酥粉
二者为蟾酥的不同炮制品种,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等作用相似。
生蟾酥毒性大,作用强烈,多制成丸散外用,而且生蟾酥质地硬难碎,对操作者有刺激性。经酒制后,便于粉碎,并能减少对操作者的刺激性。
生蟾酥经炮制后成蟾酥粉,毒性降低,常用于感染性炎症性皮肤病,牙痛,咽喉肿痛等症。
蟾酥与冰片
二者均有开窍醒神,止痛的功效,适用神志昏迷,痈肿,咽喉痛等症状。
蟾酥有毒,味辛,性微温,可以麻醉止痛,解毒消肿,清除秽浊之邪,还可用于中暑神志昏迷,腹痛吐泻。
冰片性苦寒,多用于热病所引起的昏迷,并有清热止痛,明目,防腐生肌的功效,还可用于眼睛红肿痛,疮疡久久不能愈合,水火烫伤等。
蟾酥与牛黄
二者均有开窍,解毒之功,适用于神志昏迷,咽痛,痈肿等。
蟾酥味道辛温,可以解毒去浊气,还可用于中暑神昏,腹痛吐泻。
牛黄性凉,并能清心火、祛痰,多用治热病神昏;还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