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结节异常骨赘凸起,是引起跟痛症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大部分无症状,有症状者可表现为足跟痛、行走困难等
与慢性劳损造成的周围软组织慢性炎症或者足部生物力学改变有关
可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定义
足跟骨刺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跟骨结节骨质异常增生的疾病。
足跟骨刺大多位于跟骨结节内侧,还有部分位于外侧突、跟骨前结节和内外侧突之间。
发病情况
临床中因足部疾患就诊的病人15%为
跟痛症,其中73%是由足跟骨刺引起的。
足跟骨刺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5%,62岁以上个体足跟骨刺患病率为55%。
致病原因
足跟骨刺多由慢性劳损、炎症、足跟骨退变及力学因素变化导致[6-7]。
慢性劳损
多由跖腱膜、趾短屈肌或跟腱的反复牵扯损伤,对足跟反复磨损引起。
多见于高强度、不恰当的运动,或者长期负重。
足跟周围炎症
足跟骨刺可因足跟周围炎症反复发作导致,如足底筋膜炎患者在过度行走时出现反复微小损伤,造成足底筋膜微撕裂,出现炎症反应。长期炎症刺激可致骨刺形成。
足跟骨骼退变
随着机体老化,足跟骨发生退行性变概率增加。
足跟力学改变
足跟力学改变,如足内外翻。异常受力会加速骨骼、软骨的退变,软骨失去弹性、皮质骨增生,进而形成骨刺。
高危因素
以下因素有可导致足跟骨刺的发病风险升高,属于常见的高危因素:
年龄大于45岁。
肥胖,BMI>27.5。
从事重体力劳动。
足踝部畸形。
大部分无症状,因各种原因进行足跟X线检查提示足跟骨刺。部分有症状者典型症状是
足跟痛,可有足底压痛、足弓加深、行走困难等。
足跟疼痛:足跟疼痛程度与骨刺大小无关,与骨刺生长部位及生长方向有关。疼痛呈刺痛,行走时加重。
足底压痛:足跟踩地、按压足跟中央时疼痛明显。
足弓加深:因走路时足跟出现疼痛,刻意拱起足底,足底韧带与腱膜往往过度紧张,患者可呈现出足弓加深表现。
行走困难:早晨起床后足底疼痛明显,踩地疼痛加重,严重者不敢踩地,行走困难。
就医科室
骨科
当出现足跟部疼痛症状,或检查发现足跟骨赘生物时,应及时去骨科就诊。
风湿免疫科
除足跟部疼痛外,还伴有脚趾疼痛、多关节游走性疼痛等症状时,建议去风湿免疫科就诊。
中医科
足底及足跟部疼痛持续不能缓解,或者反复发作,也可在中医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应提前记录自己的病史及治疗史,可以携带既往病历和相关检查结果。
就医前如出现疼痛等不适,不要自行服止痛药物,以免掩盖病情。
行动不便者应由家属陪同,行走困难者可借助拐杖等辅助工具,以免发生摔倒等意外情况。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疼痛部位在哪,疼痛位置是否固定,什么时间疼痛加重,有没有加重因素?
是否出现行走困难,做什么动作时会出现,具体表现是什么?
病史清单
出现足跟部疼痛的时间?
足跟部是否受过外伤?是否发生过骨折?
是否长期从事搬运重物等体力劳动?是否经常爬坡、上下楼梯?
体重是否超重?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足跟部X线检查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高龄、肥胖。
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
体格检查
按压足跟中心时,可出现疼痛加剧。踝关节背屈(脚趾向脚背侧抬起)时,按压足内外侧可有疼痛。
影像学检查
X线:常作为本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X线侧位片表现为鸟嘴样骨刺形成。
CT:在三维重建影像上可显示骨刺的生长部位、大小、方向,有助于治疗的选择。
MRI:可以评估足底软组织、韧带、腱膜、软骨有无形态学改变,有助于明确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跟腱炎
相似点:都有足跟疼痛,影响正常走路和运动。
不同点:
跟腱炎疼痛部位主要是足跟上部跟腱位置,上下楼梯时疼痛明显,常与外伤和运动不当有关;足跟骨刺主要是足跟底部疼痛,行走足跟着地时疼痛,常与年龄和长时间站立有关。可通过查体、影像学检查鉴别。
足底筋膜炎
相似点:都有足底部疼痛,影响正常走路和运动。
不同点:足底筋膜炎往往有明确的诱因,如走路过多、剧烈运动、脚部受凉等,而且常常在运动后加重,并且可在休息时持续疼痛;足跟骨刺可继发于足底筋膜炎,站立时足跟部疼痛,运动后并无明显加重。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鉴别。
痛风性关节炎
相似点:都可有足部疼痛。
不同点:痛风常见的疼痛部位是跖趾、掌指关节等处,往往是多关节疼痛,且伴有红、肿、热、痛等症状;足跟骨刺疼痛只局限于足跟处,且无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
血清尿酸即可明确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
相似点:都可能有足部疼痛。
不同点:类风湿关节炎常见的疼痛部位是手腕、掌指、脚趾、膝、踝、肘关节等多个关节处,且伴有肿胀、
晨僵等症状;足跟骨刺疼痛只局限于足跟处,且无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
类风湿因子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控制或延缓病情发展。
治疗原则:疼痛较轻时保守治疗为主,疼痛严重、时间长且影响正常生活者,可以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疼痛时限制活动,多休息。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
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疼痛的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不良反应:胃肠道症状,如恶心、消化不良,偶见
皮疹等。
禁忌证:有严重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应当避免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封闭治疗
作用:缓解关节疼痛。
不良反应:封闭治疗不当会引起疼痛、肿胀,甚至感染等。
物理治疗
目的:促进跟骨部位的血液循环,消除炎性反应。
常用方法:热疗、超声波、激光、针灸、按摩、针刀、冲击波疗法等。
手术治疗
当伴有持续性跟骨疼痛长时间不缓解,且疼痛较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关节镜微创手术
目的:清除骨刺,解除压迫,缓解疼痛。
适应证
无明显足部外伤史。
X线片显示有明显足跟骨刺,且伴有明显疼痛。
禁忌证:有足外伤者、合并严重身体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足跟骨刺切除术
目的:清除骨刺,解除压迫,缓解疼痛。
适应证
无合并严重足部外伤史。
X线片显示有明显足跟骨刺,且伴有明显疼痛。
禁忌证:有严重足外伤者、合并严重身体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治愈情况
足跟骨刺无症状,不影响日常生活者,不需要处理。
有症状者经过系统治疗后,症状会得到明显缓解,可减缓病情的发展。
预后因素
患者体重偏重、从事负重类工作,足跟部位负重会增加,影响预后。
合并其他疾病或不配合治疗者,预后较差。
后期复发率高。
危害性
跟痛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长期疼痛有可能导致失眠、焦虑情绪。
足跟骨刺没有特殊危害,无疼痛或者轻微疼痛患者可以进行观察。
日常管理
运动管理
以轻度有氧运动为主,如游泳、慢走、太极拳等,避免过度劳累。
超重或肥胖者需要通过有氧运动进行减重,减轻足部负担。
避免长时间站立,避免爬坡、攀岩等容易增加足部负担的活动。
饮食管理
多吃含蛋白质和钙丰富的食物,比如豆腐、鱼虾、牛奶、瘦肉等。
保持营养均衡,每日蔬果摄入不低于400克。
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戒烟戒酒。
生活方式
平时注意足部保暖,避免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或者空调房中。
病情监测
注意观察足跟部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如感觉疼痛加重或者持续时间延长,需及时就诊。
跟骨手术后应监测伤口恢复情况,如果出现肿胀、发红、流脓或者不愈合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
随诊复查
治疗后如没有特殊症状可以自行观察,不需定期复查。
手术患者术后遵医嘱复查。
预防
控制体重:肥胖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故各年龄段患者都应控制体重,防止肥胖。
避免长时间站立、下蹲、爬山、上下楼梯及长距离行走,以免足部负重增加。
坚持适量锻炼,增加肌肉力量,以有氧锻炼为主,包括游泳、慢走等。
注意足部保暖,避免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和空调房中。
中老年人可适度补钙,定期体检,穿舒适软底鞋。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