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解郁等功效
属于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中成药中,川贝母、平贝母、浙贝母、湖北贝母可应用于保健食品中
贝母不宜与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中药介绍
贝母(Fritillary Bulb)取自百合科植物
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瓦布贝母、
浙贝母、新疆贝母、伊犁贝母、
土贝母、
平贝母、
湖北贝母、安徽贝母以及江南贝母(黄山贝母)的干燥鳞茎。
常被制成各种中成药,川贝母用于治疗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等;浙贝母用于治疗风热咳嗽,痰火咳嗽,肺痈等;平贝母用于治疗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等;湖北贝母用于治疗热痰咳嗽,瘰疬痰核,痈肿疮毒。
伊贝母用于治疗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等;土贝母用于治疗乳痈,瘰疬,痰核;皖贝母用于治疗痰热咳嗽,吐痰咳血,
瘿瘤瘰疬等;彭泽贝母用于治疗咳嗽,胸痛,瘰疬等。
主要药性
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
浙贝母味苦、性寒。归肺、心经。
平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
湖北贝母味微苦,性凉。归肺、心经。
伊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
土贝母味苦,性微寒。归肺、脾经。
皖贝母味甘、苦,性微寒。归肺、心经。
彭泽贝母味苦、辛。
产地选材
川贝母
川贝母产自四川者为道地药材,还可以产于青海、甘肃、云南、西藏等地。
川贝母于夏季、秋季或积雪融化后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等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以整齐、色白、粉性足者为佳。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
浙贝母
浙贝母主产于浙江。土贝母主产于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山东。
浙贝母于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大小分开,大者除去芯芽,习惯称为“大贝”;小者不去芯芽,习惯称为“珠贝”。
分别撞擦,除去外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擦出的浆汁,干燥;或取鳞茎,大小分开洗净,除去芯芽,趁鲜切成厚片,干燥,称为“浙贝片”,以切面白色、粉性足者为佳。
平贝母
平贝母主产于黑龙江五常、尚志,吉林、辽宁等地。
平贝母于春季采挖,除去外皮、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湖北贝母
湖北贝母主产于湖北建始、宣恩,湖南,四川等地。
湖北贝母于夏初植株枯萎后采挖,用石灰水或清水浸泡,干燥。
伊贝母
伊贝母主产于伊宁、昭苏、霍城、尼勒克、博乐、精河、新疆等地。
伊贝母于5~7月间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再去须根和外皮。
土贝母
土贝母于秋季采挖,洗净,掰开,煮至无白心,取出,晒干。以半透明、色棕红者为佳。
皖贝母
皖贝母主产于安徽。
皖贝母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植株枯萎后采挖。选晴天挖取鳞茎,除去地上部分、须根,洗净,按大小分档,及时干燥。烘干时温度宜掌握在50℃左右,火过大易烘成僵子,火过小色不白,均影响质量。
有的洗净后搓去外皮,用10%石灰水浸6小时,再干燥。
彭泽贝母
彭泽贝母主产于江西。
彭泽贝母于夏秋采挖,洗去泥土,揩干水,置竹筛内,烘至半干,再晒干。药才以个大、均匀、完整、色白有粉质者为佳。
性状特征
川贝母
松贝
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厘米,直径0.3~0.9厘米。
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心芽和小鳞叶1~2枚,中心有一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
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味微苦。
青贝
类扁球形,高0.4~1.4厘米,直径0.4~1.6厘米。
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
炉贝
长圆锥形,高0.7~2.5厘米,直径0.5~2.5厘米。
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
栽培品
类扁球形或短圆柱形,高0.5~2厘米,直径1~2.5厘米。
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稍粗糙,有的具浅黄色斑点。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多开裂而较平。
浙贝母
珠贝
为完整的鳞茎,呈扁圆形,高1~1.5厘米,直径1~2.5厘米。
表面类白色,外层两枚鳞叶肥厚,略似肾形,互相抱合,内有小鳞叶2~3枚及残茎。
大贝
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叶,略呈新月形,高1~2厘米,直径2~3.5厘米。
外表面类白色至淡黄白色,内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被有白色粉末。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至黄白色,富粉性。气微,味苦。
浙贝片
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叶切成的片。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1~2厘米。
边缘表面淡黄色,切面平坦,粉白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富粉性。
平贝母
呈扁球形,高0.5~1厘米,直径0.6~2厘米。
表面黄白色至浅棕色,外层鳞叶2瓣,肥厚,大小相近或一片稍大抱合,顶端略平或微凹入,常稍开裂;中央鳞片小。质坚实而脆,断面粉性。
气微,味苦。
湖北贝母
呈扁球形,高0.8~2.2厘米,直径0.8~3.5厘米。表面类白色至淡棕色。外层鳞叶2瓣,肥厚,略呈肾形,或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顶端闭合或开裂。
内有鳞叶2~6枚及干缩的残茎。内表面淡黄色至类白色,基部凹陷呈窝状,残留有淡棕色表皮及少数须根。单瓣鳞叶呈元宝状,长2.5~3.2厘米,直径1.8~2厘米。质脆,断面类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苦。以个完整,质脆,粉性充足,气微,味苦者为佳。
伊贝母
新疆贝母
呈扁球形,高0.5~1.5厘米。
表面类白色,光滑。外层鳞叶2瓣,月牙形,肥厚,大小相近而紧靠。顶端平展而开裂,基部圆钝,内有较大的鳞片和残茎、心芽各1枚。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微苦。
伊犁贝母
呈圆锥形,较大。表面稍粗糙,淡黄白色。外层鳞叶两瓣,心脏形,肥大,一片较大或近等大,抱合。顶端稍尖,少有开裂,基部微凹陷。
土贝母
为不规则的块,大小不等。表面淡红棕色或暗棕色,凹凸不平。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样,气微,味微苦。以质坚实,色淡红棕,半透明,断面角质样者为佳。
皖贝母
本品完整的鳞茎为扁球形、类圆形或心形,直径0.6~2.0厘米,高0.8~1.8厘米。表面类白色或微黄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内有小鳞叶2~3片。
商品多为单瓣,顶端钝圆或突起,基部凹入。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苦。
彭泽贝母
呈卵球形或扁圆球形。顶端钝圆或尖,开口;基部平整或歪斜,高0.8~1.8厘米,直径0.4~1.5厘米。
表面黄白色,外层两枚鳞叶肥厚,大小相近,其内常见1片鳞叶及茎基。鳞茎盘基部有时可见残存须根。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苦。
储存方法
川贝母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防蛀。
浙贝母储存在干燥的地方,防蛀。
平贝母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防蛀。
湖北贝母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防蛀。
伊贝母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防蛀。
土贝母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皖贝母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防蛀。
彭泽贝母放置在干燥的地方。
古籍记载
《本草纲目拾遗》:“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夹风火有痰者宜此。”
《本草汇言》:“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则虚劳火结之证,贝母专司首剂。”
《本草会编》:“治虚劳咳嗽,吐血
咯血,肺痿肺痈,妇人乳痈,痈疽及诸郁之证。。
治疗功效
皖贝母清热散结,止咳化痰。
彭泽贝母化痰解郁。
主治病证
川贝母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痰中带血,瘰疬,乳痈,肺痈。
浙贝母用于风热咳嗽,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
平贝母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
咳痰带血。
湖北贝母用于热痰咳嗽,瘰疬痰核,痈肿疮毒。
伊贝母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咳痰带血。
土贝母用于乳痈,瘰疬,痰核。
皖贝母用于痰热咳嗽,吐痰咳血,
瘿瘤瘰疬,胸闷郁结。
彭泽贝母用于咳嗽,胸痛,瘰疬,疮痈。
作用分析
川贝母
清热润肺
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主入肺经。能够清肺热,滋补肺阴。
可用于肺热损伤肺中阴液,导致肺燥而造成的咳嗽,还可以见口咽干燥。
还可用于虚劳咳嗽,肺阴液不足不能濡润肺脏而长期咳嗽者。
化痰止咳
川贝母能化痰止咳,因其性质寒凉,可用于治疗痰热内蕴导致的咳嗽,表现为咳嗽痰黄,痰液咳吐不顺畅。
还可以用于治疗痰热引起的咳痰或痰中带血。
散结消痈
川贝母味苦性寒能宣畅气机并通降,有清热,解郁,化痰,散结,消痈的功效。
可用于治疗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疬,表现为颈部结核累累如串珠状,以及火热毒邪壅滞体内所致的体表化脓感染未溃脓者、乳房部化脓性疾病、肺部化脓性疾病等。
浙贝母
清热化痰止咳
浙贝母苦寒,清泄的作用比较强,善于清热化痰,泄降肺气。
擅长治疗外感风热或痰热郁肺引起的咳嗽。
解毒散结消痈
浙贝母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因此能消除痈肿,浙贝母还有化痰开郁的作用,因此能消散结块。
可以治疗火毒或痰热互相结聚引起的瘰疬结核,表现为颈部结核累累如串珠状,相当于
颈部淋巴结结核等疾病。
.还可以治疗火热毒邪壅滞于肌肤、体表、体内所致的皮肤化脓感染性疾病、乳房部化脓性疾病、肺部化脓性疾病等。
平贝母
清热润肺
平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归肺经,有清热润肺的作用,因此可以治疗因肺部有热干燥导致的咳嗽。
平贝母能润肺,因此可以用于治疗肺阴亏虚导致的咳嗽。
化痰止咳
平贝母味苦,擅长化痰止咳,因此可以治疗干咳少痰、咯痰带血等症状。
湖北贝母
清热化痰
湖北贝母味苦,性凉,归肺经。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因此可以治疗痰热邪气侵犯肺部导致的咳嗽。
湖北贝母还可用于治疗火热毒邪壅滞于肌肤体表所致的皮肤化脓感染性疾病。
止咳
湖北贝母有止咳的作用,因此可以治疗热痰咳嗽。
散结
湖北贝母有散结的功效,可以治疗治疗痰火邪气互相结聚引起的瘰疬结核,表现为颈部结核累累如串珠状,相当于颈部淋巴结结核等疾病。
伊贝母
清热润肺
伊贝母苦、甘,性微寒,归肺经。有清热润肺的作用,因此可以治疗痰热邪气侵犯肺部导致的咳嗽。
还可以治疗肺阴亏耗导致的咳嗽、咳痰带血。
化痰止咳
伊贝母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因此可以治疗干咳少痰。
土贝母
解毒
土贝母味苦,性微寒。有解毒的作用,因此可以治疗热毒壅盛于体表导致的乳房部化脓性疾病。
散结
土贝母有散结的功效,可以治疗火毒或痰热互相结聚引起的瘰疬结核,表现为颈部结核累累如串珠状。
消肿
土贝母有消肿的功效,可以治疗乳房部化脓性疾病。
皖贝母
清热散结
皖贝母味甘、苦,性微寒,清热散结的功效,可以治疗痰热郁结导致的痰热咳嗽、甲状腺肿瘤、
淋巴结肿大,胸闷不舒等。
止咳化痰
皖贝母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可以治疗痰热郁结于肺部导致的咳嗽,吐痰咳血。
彭泽贝母
化痰解郁
彭泽贝母味苦、辛,有化痰解郁的功效,可以治疗痰郁邪气导致的咳嗽,胸痛,淋巴结肿大,皮肤化脓性疾病。
临床应用
川贝母
热痰、燥痰证
治疗风热犯肺、痰热蕴结于肺部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咳痰不顺畅者,常与
桔梗、
枇杷叶等同用。
治疗阴虚肺热、咳嗽、喘促、口燥咽干者,常与
麦冬、百合、
款冬花等同用。
瘰疬,乳痈,肺痈
治疗痰热内蕴所致的颈部结核累累如串珠状,常与
玄参、牡蛎同用。
治疗火热毒邪蕴结体内所致的体表化脓性疾病、乳房部化脓性疾病,常配蒲公英、
天花粉、
连翘等。
治疗咯吐脓血、胸闷咳嗽为主要表现的肺部化脓性疾病,常与桔梗、
紫菀等同用。
浙贝母
热痰证
治疗痰热邪气侵犯肺部导致的咳嗽,常与
金银花、桔梗、
射干等同用。
治疗外感风热邪气导致的咳嗽,常配伍桑叶、
牛蒡子等同用。
瘰疬疮毒,肺痈乳痈
治疗痰火邪气互相交结导致的颈部结核累累如串珠状,常与玄参、牡蛎同用。
治疗火热毒邪蕴结肌肤表面或体表导致的皮肤化脓性疾病、乳房部化脓性疾病,常配伍连翘、蒲公英同用。
治疗咯吐脓血、胸闷咳嗽为主要表现的肺部化脓性疾病,常配伍鱼腥草、
金荞麦、桃仁同用。
平贝母
肺热燥咳,肺痨咳嗽
可以治疗咳嗽少痰,咯痰不出,或咯痰带血等症状。
可以治疗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咳痰带血等病变见上述证候者。
肺热咳嗽
可以治疗因热邪犯于肺部而导致的肺热咳嗽、痰黄质稠者等病变见上述证候者。
湖北贝母
痰热咳嗽
可以治疗痰热邪气犯于肺部导致的咳嗽及因风热邪气导致的咳嗽。
瘰疬,疮痈
可以治疗痰火邪气互相交结导致的颈部结核累累如串珠状。
伊贝母
肺热咳嗽,阴虚劳嗽
可用于治疗因痰热邪气导致的咳嗽等症。
土贝母
乳痈
治疗乳腺癌,常配伍阳和汤一同使用。
治疗乳腺癌,常配伍金银花、连翘使用。
皖贝母
痰热咳嗽
可以治疗痰热邪气导致的咳嗽。
吐痰咳血
可以用于治疗吐痰咳血。
瘿瘤瘰疬
可以用于治疗甲状腺肿瘤,淋巴结肿大等疾病。
胸闷郁结
可以用于治疗胸闷不舒等症。
彭泽贝母
咳嗽
可以用于治疗咳嗽。
胸痛
可以用于治疗胸痛。
瘰疬
可以用于治疗淋巴结肿大。
疮痈
可以用于治疗皮肤化脓性疾病。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川贝母具有祛痰、镇咳、平喘等药理作用。
浙贝母具有祛痰、镇咳、平喘、抗炎、抗菌、镇痛、镇静等药理作用。
平贝母有抗炎的药理作用。
湖北贝母有镇咳、祛痰、平喘、耐缺氧等药理作用。
伊贝母有镇咳、化痰、平喘等药理作用。
土贝母能够抑制免疫功能。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贝母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川贝母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3~10克。
浙贝母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5~10克。
湖北贝母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3~9克。
土贝母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5~10克。
皖贝母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3~9克。
彭泽贝母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1.5~9克。
川贝母研粉冲服,一次1~2克。可入丸剂;浙贝母可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外敷患处。平贝母研末冲服,一次1~2克。湖北贝母研粉冲服,一次3~9克。土贝母外用适量,捣敷或研磨调敷。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川贝母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或研末。
浙贝母取原材料,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或打成碎块。
平贝母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湖北贝母洗净,干燥。
伊贝母取原材料,除去杂质,洗净,取出,润软,切薄片。
土贝母净制。
皖贝母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或用时捣碎。
彭泽贝母取原药,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打碎。
常见配伍
川贝母配苦杏仁
川贝母味苦能泄热,味甘能润燥,性微寒能清热,善于润肺化痰,又能清泄胸中郁结的火热;
苦杏仁味苦性温,能宣散壅滞邪气,畅通肺气,降气平喘止咳。
两者同用,性凉的川贝母与性温的苦杏仁互补,川贝母濡润,肺脏降气,合用能宣畅气机、消痰止咳平喘,用于肺虚久咳、痰少咽燥等;又能用于治疗外感风寒、痰热郁肺、咳嗽咯吐黄痰。
川贝母配知母
两者皆能清肺润燥,其中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质润,善于润肺止咳,清肺化痰;
知母味苦、甘,性寒质润,擅长泻肺热,润肺燥,生津养阴。
两药配伍使用,能增强清肺润燥,化燥痰,养肺阴的功效,适用于燥热犯肺或阴虚生燥所致的干咳无痰、痰少质黏、咯吐不顺畅。
土贝母配夏枯草
土贝母味苦性寒,擅长清热解毒;
夏枯草辛散苦泄,擅长散结消肿。
二药配伍,更能清肝火,散郁结,适用于乳腺增生疼痛、颈部结核累累如串珠状、甲状腺肿瘤、皮下肿起如核的结块。
浙贝母配玄参
浙贝母苦泄清热解毒,化痰开郁散结;
玄参苦咸寒,有泻火解毒,软坚散结的功效。
两药同用,清痰火、解热毒、散郁结,能增强消瘰散结的力量,适用于痰火郁结导致的颈部结核累累如串珠状、甲状腺肿瘤、皮下肿起如核的结块。
浙贝母配海藻
浙贝母苦寒,长于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海藻咸寒,专能消痰软坚散结。
两药同用,可增强化痰软坚散结的力量,适用于痰火郁结导致的颈部结核累累如串珠状、甲状腺肿瘤、皮下肿起如核的结块。
组成方剂
贝母汤
功能与主治:化痰止咳。适用于咳嗽日久不止。
贝母瓜蒌散
功能与主治:润肺清热,理气化痰。适用于肺燥咳嗽,表现为咳嗽呛急、咯痰不顺畅,痰干难咳、咽喉干燥,阻塞感伴疼痛、苔白而干。
贝母散
功能与主治:清热润肺,凉血止血。适用于热病鼻出血不止。
和乳汤
药物组成:浙贝母、天花粉、
当归、蒲公英、生
甘草、穿山甲。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治疗乳房部化脓性疾病。
消瘰丸
药物组成:贝母、玄参、牡蛎。
功能与主治:化痰散结。适用于治疗颈部结核累累如串珠状、皮下肿起如核的结块、颈项或肌表局部结核,伴有咽干、舌红等表现。
制成中成药
川贝枇杷糖浆
功能与主治: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热内阻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吐痰不畅快、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咳嗽及
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参贝北瓜膏
功能与主治:益气健脾,润肺止咳,化痰平喘。用于气阴两虚,痰浊阻肺所致的咳嗽气喘,痰多津少。
乳癖清胶囊
药物组成:土贝母、柴胡、
青皮、蒲公英、
重楼、五气朝阳草、瓜蒌皮、青木香、
山慈菇、
鹿角霜、当归、夏枯草、冬虫夏草。
功能与主治:理气活血,软坚散结。用于乳腺增生、经期乳腺胀痛等疾病。
金振口服液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用于小儿痰热蕴肺所致的发热、咳嗽、咳吐黄痰、咳吐不爽、舌质红、苔黄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紫前膏
药物组成:党参、
紫苏叶、伊贝母、
葛根、
前胡、
厚朴(姜炙)、橘红、天花粉、苦杏仁(去皮炒)、桔梗、法半夏、黄芩。
功能与主治:散寒解表,止咳化痰。用于风寒感冒,头痛无汗,鼻塞流涕,咳嗽,舌苔薄白。
药膳食疗
肺热燥咳、肺虚久咳
款冬花、百合、麦门冬、川贝母各30克,秋梨1000克,冰糖50克,蜂蜜100克。
将款冬花、百合、麦门冬、川贝母放入煲中加水煎成浓汁,去渣留汁。秋梨洗净,去皮去核榨汁,将梨汁与冰糖一同放入药汁内,文火煎至梨浆浓稠后调入蜂蜜拌匀,再次沸腾时熄火,冷却后装瓶备用。
每次食膏15克,日服2次,温开水冲服。
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
平贝母适量。
用适量的平贝母研成粉末状,用蜂蜜冲服。
燥热伤肺,或热病后期,肺阴损伤,干咳无痰等
桑叶10克,杏仁、沙参各5克,浙贝母3克,梨皮15克。
以上几味药物,煎取汤汁,再用冰糖10克调味。搅拌均匀,代茶饮用。
肺热咳嗽
梨1个(去皮挖核),贝母3克,冰糖适量。
将贝母、冰糖捣碎后装入梨中,蒸20分钟,食梨饮汤汁。
阴虚肺热,咳嗽无痰,或痰少黏稠等
秋梨3200克,麦门冬32克,款冬花24克,百合32克,贝母32克,冰糖640克。
将梨切碎,榨取汁液,梨渣加清水再煎煮1次,过滤后取汁,二汁合并备用。
麦门冬、款冬花、百合、贝母加10倍量的水煮沸1小时,滤出药液,再加6倍量的水煮沸30分钟,滤出药汁,二液混合。
将药液兑入梨汁,用小而缓和的火焰将其浓缩至稀流膏时,加入捣碎后的冰糖粉末,搅拌使其溶解,再煮一会儿。
每服10~15毫升,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
适用于肺阴亏虚导致的阴虚肺热,咳嗽无痰,或痰少黏稠,甚则胸闷喘促,口干咽燥,心烦音哑等症。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贝母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贝母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贝母不宜与
川乌、制川乌、
草乌、制草乌、
附子同用,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贝母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川贝母对脾胃虚寒及寒痰、湿痰的患者慎服;
浙贝母对风寒或寒痰咳嗽的患者禁止使用,湿痰、脾胃虚寒的患者慎服。
贝母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属于中药“十八反”的范畴,不宜同用。如果您正在服用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或其他药物,请务必提前告知医生。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川贝母与浙贝母
二者功效基本相同,均能清热化痰,散结消肿。
川贝母味甘、苦,性微寒,擅长润肺止咳,可用于治疗肺热燥咳、正气虚损所致的咳嗽。
浙贝母味苦,性寒,擅长清肺化痰,可用于治疗风热犯肺或痰热郁肺所致的咳嗽痰黄。且浙贝母清热散结的功效较浙贝母更强。
川贝母与瓜蒌
二者均能清热化痰,润肺,散结,用于治疗痰热、燥热咳嗽、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以红而肿痛为主要表现的体表感染性疾病。
但川贝母润肺化痰的功效更为明显,多用于肺热燥咳及肺虚久咳。
瓜蒌擅长清肺化痰,主要用于肺热咳喘;又能调畅胸中气机,消散胸中结聚之痰,润滑肠道通便,用于治疗胸部闷痛,甚则胸痛连及背部,喘息不得卧、邪气阻结于胸膈脘腹所致的疼痛拒按、肠燥便秘等。
土贝母与浙贝母
土贝母与浙贝母二者均为苦寒之品,都有散结消肿的功效,均可用于乳房化脓性疾病、颈部结核累累如串珠状、甲状腺肿瘤、皮下肿起如核的结块等症状。
二者为不同科属植物,功用有差别。土贝母擅长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常用于热毒疮痈。浙贝母擅长清热化痰止咳,多用于风热或痰热咳嗽。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