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缩窄

更多功能

主动脉缩窄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以主动脉管腔狭窄为特征的心血管疾病
症状主要为婴儿期气急、多汗、喂养困难,也可到成年后才出现症状
病因包括胎儿发育畸形,大动脉炎、主动脉夹层等疾病
治疗以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为主,药物治疗可起辅助作用
定义
主动脉缩窄是以主动脉管腔狭窄为特征的心血管疾病。
主动脉是体循环的动脉主干,由左心室发出,依次包括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包括胸主动脉、腹主动脉),主动脉弓上方从右至左发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三个分支,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位于主动脉弓的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处之下。
流行病学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患病率约为0.06%,占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5%~8%。
获得性主动脉缩窄的患病率,目前尚无权威的流行病学数据。
男性发病约为女性的2倍。
分型
主动脉缩窄根据病因可分为两类。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较多见,属于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局限型狭窄或闭锁,常发生在原动脉导管开口处附近,根据缩窄部位与动脉导管部位的关系又可分为两类。
导管前型
又称婴儿型、复杂型。
缩窄位于动脉导管之前的主动脉段。
缩窄程度常较重。
常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二尖瓣狭窄等心血管畸形。
导管后型或近导管型
又称成人型、单纯型。
缩窄位于动脉导管之后的主动脉峡部。
缩窄程度常较轻。
动脉导管多闭合,较少合并心血管畸形。
获得性主动脉缩窄
较少见,是与先天因素无关的、继发于某些疾病的主动脉缩窄。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