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发性心包肿瘤
原发性心包恶性肿瘤罕见,以
间皮瘤占优势,其次为良性局限性纤维间皮瘤、恶性纤维肉瘤、
血管肉瘤、
脂肪瘤和
脂肪肉瘤、良性和原发性恶性畸胎瘤。偶有与先天性疾病,如
结节性硬化症并存。分泌
儿茶酚胺
嗜铬细胞瘤,也是罕见的原发性心包肿瘤。在一些艾滋病患者中,由于卡波济肉瘤和心脏淋巴瘤,引起心包膜和心脏恶性肿瘤病例数增多。感染艾滋病病毒早期可出现
心脏压塞,必须与
化脓性心包炎及心包恶性肿瘤鉴别,以排除这些疾病。
2.心包转移肿瘤
癌肿转移途径有:①纵隔恶性肿瘤扩散和附着到心包。②肿瘤小结由血行或淋巴播散沉积于心包。③肿瘤弥漫性浸润心包。④原发性心包肿瘤,心包膜局部浸润。大多数病例心外膜和心肌不受累。
3.肿瘤性心包积液
肿瘤性心包炎渗液呈现浆液血性,发展迅速,可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脏压塞。心包肿瘤如
肉瘤、间皮瘤和
黑色素瘤,能侵袭心室腔和心包腔内血管,引起急性心包扩张和意外的致死性心脏压塞。心包增厚和心包腔内渗液(渗出-
缩窄性心包炎)或肿瘤生长把整个心脏包裹,形成缩窄性心包炎。
并非均为恶性,纵隔淋巴瘤和霍奇金病常出现无症状性心包渗液,这些暂时性心包渗液,推测可能是淋巴回流障碍的结果。纵隔
胸腺瘤和
原发性心脏肿瘤也可并发暂时性心包积液。
肿瘤性心包炎无特异性症状,有的患者呼吸困难是最突出的症状,还可有胸痛、咳嗽、
肝大等。大多数患者是在出现明显
心脏压塞征,如
颈静脉怒张、
奇脉及低血压时确诊。心脏听诊心音遥远,
心包摩擦音较少听到。
如已知患者有恶性肿瘤而出现心包炎的证据,
心包积液大量且生长迅速或为血性渗液,应怀疑有肿瘤性心包炎的可能。如患者全身无原发性恶性肿瘤而仅发现血性心包渗液,同时又能排除其他病因的心包渗液,病情在数月中迅速恶化及渗液生长迅速,应怀疑
心包间皮瘤。
1.实验室检查
心包液细胞学检查,有绝大多数患者可检测到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而来的癌细胞或
原发性心脏肿瘤细胞,如
间皮瘤细胞。
2.其他辅助检查
(1)胸部X线 绝大多数患者有
胸腔积液、
心脏扩大、
纵隔增宽、肺门肿块或偶见心脏阴影轮廓呈不规则结节状。
(2)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呈非特异性改变。心动过速、ST-T改变、QRS低电压和偶见
心房纤颤。有些患者的心电图呈持续心动过速、
心包炎早期心电图表现。当心电图出现房室传导障碍,暗示
肿瘤已浸润心肌和心脏传导系统。
(3)心脏超声检查 提示
心包积液、可见不规则肿块突入心包。
(4)CT及磁共振 显像心包积液和突入心包腔的局限肿块。
凡快速增长的血性积液伴
心脏压塞,尤其伴
心电图电交替者应高度怀疑肿瘤性心炎可能,
心包积液中寻找肿瘤细胞可明确诊断。如已知患者有恶性肿瘤而出现心包炎的证据,心包积液大量且生长迅速或为血性渗液,应怀疑有肿瘤性心包炎的可能。如患者全身无原发性恶性肿瘤而仅发现血性心包渗液,同时又能排除其他病因的心包渗液,病情在数月中迅速恶化及渗液生长迅速,每隔数天即可抽取800~1000ml(否则即出现心脏压塞),应怀疑
心包间皮瘤。
治疗包括除治疗原发病外,心包穿刺或切开以解除
心脏压塞或心包内注射抗
肿瘤药物等。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如有无心脏压塞的临床表现,有无特异性有效的治疗和恶性肿瘤病程的阶段。终末期衰竭患者,通过治疗改变预后是无希望的,在这种情况下,诊断顺序要简化,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改善最后数天或数周的生活质量。绝大多数肿瘤性心包炎心脏压塞者,采用心包穿刺留置导管方法抽取心包积液,能有效地缓解相关症状,出现并发症风险低。若心脏压塞复发,可在局麻下行剑突下心包切开术,缓解症状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2.经皮球囊心包切开术
对恶性肿瘤心包积液处理是一种有前途的新技术。并发症包括冠状动脉撕裂、发热,
胸腔积液需行胸腔穿刺或放置引流者占少数。虽然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但对
恶性心包积液的处理,尚无循证医学证据证实。经皮球囊心包切开术的效果优于导管
心包穿刺术,或剑突下心包切开术。
3.已接受有效的化疗和激素治疗者
已接受有效的化疗和激素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其无症状性心包积液可用超声心动图动态观察心包积液进展情况。大量心包积液和心脏压塞,除心包穿刺抽液外,可并用药物治疗,如
四环素和其他化学制剂注入心包腔内,目的是使心包膜硬化和心包腔闭合。与导管心包腔穿刺和剑突下心包切开抽液比较,至今没有使人信服的证据证实心包腔内滴注药物能改善预后。
4.放射治疗
对放射治疗敏感的肿瘤,放射治疗是一个重要的选择。有一半的恶性
心包炎是由放射治疗敏感的肿瘤引发,对这种治疗有反应。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