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癌灶局限于甲状腺被膜内,无远处转移,没有或甚少淋巴结转移
多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颈部肿块或有颈部异物感
可能与放射线,碘摄入,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激活、突变、失活等有关
外科治疗为主,配合内分泌治疗等,多预后良好
定义
早期
甲状腺癌是指病变处于组织学或临床早期阶段,病灶局限于甲状腺被膜内,无远处转移,没有或甚少淋巴结转移。
通常是指TNM分期处于T1~2N0~1M0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或T1~2N0M0的
甲状腺髓样癌患者。
早期甲状腺癌患者经甲状腺部分或全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后,多可获得长期生存。
分型
根据
肿瘤起源及分化差异,甲状腺癌可分为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甲状腺滤泡状癌(FTC)、甲状腺髓样癌(MTC)、甲状腺低分化癌(PDTC)及
甲状腺未分化癌(ATC)。其中,PTC最为常见,而PTC和FTC合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
需要注意的是,PDTC及ATC确诊后临床上分期即为IV期,因此不属于早期甲状腺癌的范畴。
发病情况
疾病分布
甲状腺乳头状癌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90%。常见于中青年女性,以21~40岁的女性最多见,约占成人甲状腺癌总数的70%,儿童甲状腺癌绝大多数也是乳头状癌,但是局部侵犯严重,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远转。此型分化好,生长缓慢,恶性程度较低。
甲状腺滤泡状癌发病率约6%~10%,即每100个人中就有6~10人患甲状腺滤泡状癌。其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15%,多见于50岁左右的妇女。此型发展较快,属于中度恶性,且有侵犯血管的倾向。因此预后不如乳头状癌。
甲状腺髓样癌发病率为2%~3%,分为散发性和家族性。散发性约占全部髓样癌的70%,好发于50~60岁人群;家族性发病年龄轻,约占30%,是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性疾病。
发病率
甲状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地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所有恶性肿瘤的第四位。
甲状腺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放射线接触、遗传因素等有关。
致病原因
放射线
颈部的放射线外照射可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生。
婴儿和儿童对放射线外照射较成年人更敏感。
放射线一方面引起甲状腺细胞的异常分裂,导致癌变;另一方面导致甲状腺腺体破坏,甲状腺功能障碍,
甲状腺素分泌减少,由此引起
促甲状腺激素(TSH)大量分泌,从而促发甲状腺细胞癌变。
碘的影响
无论是缺碘还是过分摄取碘均可使甲状腺功能发生改变,TSH大量分泌可导致甲状腺增生,但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其与癌变的相关性。
甲状腺良性病变
有时在临床上诊断为
甲状腺囊肿或
甲状腺腺瘤的病例,术后病检中发现了癌灶。但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证实。
遗传因素
5%~10%的
甲状腺髓样癌有明显的家族史,属于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性疾病。
基因突变
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激活、突变、失活可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生。
甲状腺癌可能是由多种基因突变所致,如RAS基因突变、RET/PTC基因重排、BRAF基因突变等。在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可以检出28%~83%的BRAF基因突变。
高危因素
具有以下任何一个或多个因素者,发生甲状腺癌的风险较大。
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
家族中有人患有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Ⅱ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
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等。
大多数早期
甲状腺癌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多在体检时通过甲状腺触诊或颈部超声检查发现。
主要症状
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有颈部异物感。
发现甲状腺肿块是最常见的表现,可以是身体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发现。
活动度:初期肿块可随吞咽运动上下移动,后期多不能移动。
压迫症状:肿物增大,压迫周围的神经,如交感神经可引起
霍纳综合征、喉返神经可能出现声音嘶哑。
颈部淋巴结转移:若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可有
颈部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以颈淋巴结肿大为首要表现。
并发症
大部分早期甲状腺癌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生长相对较缓慢,严重并发症少见。可因压迫周围器官引起声音嘶哑、呼吸困难、
咯血等。
发现甲状腺肿块应及时就医。
就医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甲乳外科/普通外科
出现颈前区或颈侧区肿块、颈部不适、吞咽不适或体检发现
甲状腺结节时,应至
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或综合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甲乳外科、普通外科就诊。
急诊科
如出现颈部肿物突然疼痛增大,或呼吸困难等紧急情况,建议立刻急诊就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此种情况少见。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时请空腹,以免需要进行甲状腺功能等检查。
请穿着易穿脱的衣物,方便抽血。
请勿穿高领衣服,方便颈部视诊及触诊。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开始时间、程度、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颈部不适?
是否可触及颈部肿块?
是否有吞咽困难或吞咽异物感?
是否有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
病史清单
是否有放射线接触史?
是否曾做过放疗?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常规、甲状腺功能、
肿瘤标志物等。
影像学检查:甲状腺超声、颈部淋巴结超声、颈部CT等。
其他:甲状腺肿物穿刺病理结果、电子喉镜等。
用药清单
发病以来的用药情况,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相关病史可辅助医生诊断,比如存在以下情况:
童年放射线接触史或放疗史。
甲状腺癌家族史。
临床表现
症状:部分患者可没有症状。可有颈前区不适,吞咽异物感,或颈前区肿块短期内增大明显。少有呼吸不畅、声音嘶哑等。
查体:可触及甲状腺肿块,随吞咽上下移动或固定。少部分患者可触及颈部肿大的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
血液常规检查:如血常规、生化常规等。
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主要有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TSH受体抗体(TRAb)。抗体的异常增高常见于桥本病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亦可见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等。
影像学检查
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超声
优势:甲状腺超声能清晰地显示结节的边界、形态、大小及内部结构等信息,是甲状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
表现:
甲状腺结节恶性征象中特异性较高的有微小钙化、边缘不规则、纵横比>1;其他恶性征象包括实性低回声结节、晕圈缺如、伴有颈部淋巴结异常超声征象如淋巴结钙化或囊性变等。
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级分为1~6类,1类结节无需处理;2、3类恶性可能极小,无需行结节细针穿刺抽吸活组织检查;4类又分为A、B、C三种,恶性可能分别为2%~10%、10%~50%、50~90%;5类恶性可能>90%;6类为穿刺病理证实为恶性的结节。
颈部淋巴结:异常征象主要包括淋巴结内部出现微钙化、囊性变、高回声、周边血流,此外还包括淋巴结呈圆形、边界不规则或模糊、内部回声不均、淋巴门消失或皮髓质分界不清等。
颈部CT
对评价甲状腺肿瘤的范围,与周围重要结构如气管、食管、颈动脉的关系,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重要价值。
甲状腺核素扫描
大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有吸碘功能,既往是术前主要检查手段,目前随着其他临床检查的发展已很少使用。
其他
颈部磁共振检查、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CT一般较少用于早期甲状腺癌的评估。
病理学检查
临床上,当怀疑结节恶性可能时,多会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细针抽吸活检(FNAB),获取细胞成分,通过细胞学检查明确病灶性质。
分子检测
还可对穿刺标本进行分子标记物检测,如BRAF突变、RAS突变、RET/PTC重排等。
声带功能评估
部分甲状腺癌患者
肿瘤压迫喉返神经,可出现声带活动减弱甚至固定。
分期
临床上,通常早期甲状腺癌是TNM分期处于T1~2N0~1M0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或T1~2N0M0的
甲状腺髓样癌患者。
TNM分期
对于T1~2N0~1M0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和T1~2N0M0的甲状腺髓样癌,它们的T、N、M分期一致。
T分级
T1:肿瘤局限在甲状腺内,最大径≤2cm。
T1a:肿瘤最大径≤1cm。
T1b:肿瘤最大径>1cm,≤2cm。
T2:肿瘤最大径>2cm,≤4cm。
N分级
N0:无淋巴结转移证据。
N1:区域淋巴结转移。
N1a:转移至Ⅵ、Ⅶ区(包括气管旁、气管前、喉前/Delphian或上纵隔)淋巴结,可以为单侧或双侧。
N1b:单侧、双侧或对侧的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包括Ⅰ、Ⅱ、Ⅲ、Ⅳ或Ⅴ区)或咽后淋巴结转移。
M分级
M0:无远处转移。
临床分期
此处仅介绍T1~2N0~1M0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和T1~2N0M0的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分期。
分化型甲状腺癌
年龄<55岁,T1~2N0~1M0均属于I期。
年龄≥55岁,T1~2N0M0属于I期;T1~2N1M0属于II期。
甲状腺髓样癌
所有年龄组:T1N0M0为I期,T2N0M0为II期。
鉴别诊断
甲状腺腺瘤
相似点:都可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或超声检查显示单个甲状腺结节。
不同点:
腺瘤多见于20~30岁年轻人,属于良性病变。多为单结节,边界清,表面光滑,生长缓慢,突然增大常为囊内出血,无颈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结节性甲状腺肿
相似点:都可表现为甲状腺肿块。
不同点:结节性甲状腺肿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常见两侧腺叶多发结节,大小不一,可有囊性变。肿物巨大者可压迫气管,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肿物压迫食管,可出现吞咽困难。
手术治疗
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
原发灶的处理
早期甲状腺癌多局限于一侧腺叶,建议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部分患者,如多发癌灶、家族史、幼年电离辐射接触史等人群可行全甲状腺切除。
低风险的微小乳头状癌,即病灶小于1cm者。由于其进展相对缓慢,致死率较低,除外科治疗外,也可考虑保守疗法,即采取主动监测、密切随访的措施。一般每6个月重新评估一次,发现进展,考虑手术治疗。
区域淋巴结的处理
主要是中央区和侧颈部的淋巴结清扫。可根据患者的疾病风险程度选择个体化处理。
早期甲状腺髓样癌
建议行全甲状腺切除。大部分
髓样癌患者就诊时已伴有淋巴结转移,因此,在切除原发灶同时还需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清扫范围除临床评估外,还需参考
血清降钙素的水平。
围手术期治疗
甲状腺癌术后除常规补液之外,为减轻神经水肿,可给予
地塞米松、神经营养类药物辅助治疗。
全甲状腺切除的患者术后注意复查甲状旁腺素、血钙水平。有低钙症状者注意补充
钙剂,能进食后及时给予口服维生素D及钙制剂。
颈清扫的患者,尤其是左侧术后需要清淡饮食,以防止乳糜漏发生。
放射性核素治疗
部分甲状腺癌患者需行术后131I治疗。具体治疗指征由医生评估复发风险,高危者推荐131I治疗,中危者可考虑不需要131I治疗,而低危者,不推荐行131I治疗。
内分泌治疗
主要为促
甲状腺素(TSH)抑制治疗,常用药物为左甲状腺素钠片等。
具体TSH目标值根据患者复发风险及治疗情况有所不同。
放射治疗
甲状腺癌对放射治疗敏感性差,原则上应配合手术使用,主要为术后放射治疗。具体实施应根据手术切除情况、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病变范围、年龄等因素而定。
全身治疗
大部分早期甲状腺癌患者通常外科治疗后无需全身治疗,部分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
治愈情况
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和
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经外科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
预后因素
早期甲状腺癌,
肿瘤多局限于腺体内,无远处转移,主要预后因素有:
组织类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预后总体较好,特别是肿瘤局限于甲状腺内、直径小于1cm、没有淋巴结转移或淋巴结微转移的患者。
基因突变:很多研究发现,BRAF突变与乳头状甲状腺癌不良预后有很大相关性,但也有观点认为不影响预后。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推荐低脂高优质蛋白、清淡、易消化食物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
纤维素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
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建议根据血钙情况酌情补充口服维生素D及钙制剂。
生活管理
部分患者甲状腺切除术后会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可能出现乏力、手脚麻木等症状影响生活,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多可恢复日常生活。
心理支持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紧张、激动。
适当进行读书、听音乐等活动调节情绪。
病情监测
伤口:术后患者可关注伤口恢复情况,出现红肿、流脓等应及时就医。
后续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多需进行促
甲状腺素(TSH)抑制治疗,需要定期检测血
甲状腺激素水平,医生会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左甲状腺素的用量。
情绪:可日常关注自身情绪,是否有烦躁不安、易怒等情况。
症状监测:可注意是否有颈部肿物、声音音调的变化等。
随诊复查
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的患者应在术后第6~12个月行颈部超声检查评估甲状腺床及颈部淋巴结情况,之后需结合患者复发风险分层及血清
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周期性复查。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的患者推荐术后第6~12个月行颈部超声检查,之后每2~3年定期检查。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Tg变化是判别是否出现
肿瘤复发的重要手段,可用于监测术后复发和转移风险。
预防
建议存在本病高危因素或家族史的人群,定期进行甲状腺超声、颈部淋巴结超声及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降钙素、
肿瘤标志物等检查。
日常应规律作息,均衡膳食,维持健康体重和良好心情。
避免接触放射线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