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硬肿,有多个脓头,轻至剧烈疼痛,破溃后呈蜂窝状
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也可导致
可采用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颜面部痈一般不切开引流
定义
痈是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同时发生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或由多个相邻疖融合而成。
颈部痈俗称“对口疮”,背部痈俗称“搭背”。
发病情况
痈多见于中老年人,身体衰弱者容易患病。
致病原因
痈主要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以由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引起。
高危因素
有以下危险因素者容易患痈。
皮肤不洁,如汗渍过多。
皮肤局部损伤,如擦伤等。
免疫力低下,如患有营养不良、心脏病、糖尿病,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
患有疖或疖病者。
发病机制
炎症常从毛囊底部开始,并向皮下组织蔓延,再沿深筋膜浅层向外周扩散,累及邻近许多脂肪组织,然后向上穿过毛囊群,形成多个脓头。
痈的炎症范围比疖大,病变累及深层皮下结缔组织,表面皮肤可出现血运障碍,甚至坏死。
主要症状
发病部位
常发生于颜面、颈、项、背等厚韧皮肤部位。
病变特点
早期症状
局部皮肤出现稍微隆起的紫红色浸润肿胀区,质地硬或坚韧,界限不清,中央有多个脓头。
疼痛轻,可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症状。
感染进展期症状
随后皮肤硬肿范围加大,可达到手掌大小,周围出现浸润性水肿,区域
淋巴结肿大。
一般在1~2周内痈发生破溃,脓液和坏死组织排出,溃破口呈蜂窝状。
局部红肿热痛明显,疼痛较前加剧,全身症状加重。
并发症
脓毒血症
出现寒战、
高热或低体温、心慌、气促、精神状态改变(如烦躁、焦虑不安、意识不清)等。
颅内感染
发生在上唇和鼻部危险三角区的痈如唇痈,容易引起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可表现为颜面部进行性肿胀,寒战、高热、头痛、呕吐、昏迷,甚至死亡。
就医科室
皮肤性病科
局部出现红色或紫红色水肿、灼热、疼痛,有脓头或破溃出现脓性分泌物,伴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的情况,建议尽快就医。
普通外科
部分患者可能因为局部水肿明显,脓液分泌物较多,而就诊于普通外科。
急诊科
出现寒战、
高热或低体温、心慌、气促、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尽快到急诊科就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皮肤病变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手机保存既往皮肤病变形态,可能会给医生更多参考。
如皮肤病变区域出现脓头,不建议自行挑破。尤其发生在面部鼻唇区域的病变,尤其要注意。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皮肤红肿发现有多长时间?
在什么部位?局部是否伴有疼痛?
皮肤红肿发生前是否曾有外伤史?
皮肤红肿持续多长时间了?能不能自行缓解?
是否伴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的情况?
病史清单
是否有糖尿病、肾病、营养不良等?
是否对药物、食物或其他物质过敏?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肝肾功能
血糖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菌药(口服):头孢、青霉素类等
诊断依据
病史
可能有皮肤损伤史。
可能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
可能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临床表现
颜面、颈、项、背等出现局部硬肿,中央有多个脓头,疼痛轻至剧烈,破溃后呈蜂窝状。
伴或不伴畏寒、发热、恶心、头痛等全身症状。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有发热表现者,需要做
血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计数升高等。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需要抗生素治疗者,需要取脓液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其他检查
有糖尿病等慢病者,需要做血糖、
尿糖、血清
白蛋白等检查。
鉴别诊断
疖和疖病
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为疖,多个疖同时或反复发生称为疖病。
局部出现红、肿、痛的小结节,以后发展成锥形隆起,中央可出现黄白色小脓栓,脓栓脱落,排出脓液,逐渐愈合。
一般无全身症状,但全身抵抗力降低时,可引起畏寒、发热、头痛等症状。
蜂窝织炎
由化脓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感染。
局部呈弥漫性红肿、浸润,境界不清,表面无多个脓头。
寻常型痤疮
痤疮常见于青年男女。
好发于颜面、前胸和背部,临床表现为粉刺,
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多为对称分布,愈后可留有
瘢痕(痘坑)。
一般无全身症状。
早期抗感染治疗可以使病变局限,及时的清理脓液和坏死组织,有助于减轻全身症状。
颜面部痈,与全身其他部位疖痈不同,主张保守处理,切忌用热敷、切开引流等方法。
一般治疗
患者应适当休息,避免搔抓或压挤患处。
抬高感染的肢体,并制动,以免加重疼痛。
调整饮食,少吃辛辣刺激食品,忌饮烈性酒。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局部用药
早期可用3%高渗盐水、50%
硫酸镁、75%酒精或0.5%呋喃西林液湿敷,并外用抗生素软膏(如
莫匹罗星软膏等)。
可用
鱼石脂软膏、金黄散外敷,或蒲公英等鲜草捣烂外敷,促进炎症消退,减轻疼痛。
全身用药
抗菌药物
可先选用
甲氧苄啶、青霉素、红霉素或磺胺
甲硝唑等抗菌药物,随后根据药物敏感试验调整。
其他药物
必要时用镇痛剂,如布洛芬等。
如有糖尿病,根据病情,控制饮食同时给予降糖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切开引流术
痈破溃者,皮下组织感染的蔓延大于皮肤表面的病变区,引流不通畅者,需及时切开引流。
手术切开的时机,以痈病变区域中央有皮下坏死、软化时为宜,不宜过早或过迟。
一般用“+”字或“++”字形切口,切口长度不应超过正常皮肤,超过炎症范围少许,深达筋膜;伤口内填塞纱布条,以利引流。
痈切除术
可直接做痈切除术,待肉芽组织长出后植皮,也能缩短疗程。
其他治疗
如果感染未得到及时控制,痈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脑膜炎、
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需内、外科配合积极治疗。
治愈情况
及时、有效治疗,痈一般预后良好。
如果没有及时控制感染、清理脓液及坏死组织,有可能发生
颅内感染或全身脓毒血症,危及生命。
危害性
痈可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影响工作和生活。
如并发颅内感染或全身脓毒血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饮食宜清淡,加强营养。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蛋奶、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如酒、浓茶、咖啡、辛辣食物等。
皮肤护理
保持痈周围皮肤清洁。
避免挤压,尤其是“危险三角区”的痈,防止感染扩散。
对于大面积痈手术引流者,密切关注伤口情况,保持创面清洁,遵医嘱定期更换敷料。
生活管理
患者发热时注意多饮水。
保持室内清洁,勤更换衣物。床单衣物干燥、柔软,避免对皮肤造成摩擦。
肢体活动正常情况下,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预防
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更换床上用品和衣物。
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受伤。
及时治疗疖和疖病,以防感染扩散,及时治疗糖尿病、心脏病、营养不良等慢性疾病。
避免自行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遵医嘱按治疗疗程使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